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9篇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上,常需要获取自体的髂骨骨质修复骨缺损,如唇腭裂并发的齿槽骨缺损,骨肿瘤手术后的骨缺损等。虽然有术者进行了不少改进,但仍会造成髂骨供区较大的损伤。我们采用简单的配套器械以最小的切口和最小的创伤获取髂骨松质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前已有多种不同游离骨瓣或骨肌(皮)瓣成功应用于颌骨重建,如髂骨肌(皮)瓣、肋骨瓣、肩胛骨瓣等,但均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或一定的局限性。1989年Hidalgo[1]首次应用腓骨肌瓣重建下颌骨缺损。腓骨肌(皮)瓣应用于颌骨重建能较好地恢复面部外形及口腔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Proplan虚拟软件构建正颌外科虚拟教学平台,以探索高效的正颌外科教学模式。方法: 选择福建医科大学普通本科口腔医学四年级学生100名,随机分为2组,每组50名。利用传统正颌外科教学法和Proplan虚拟软件教学法,分别对2组学生进行教学;设计正颌外科相关试卷测验2组学生,评估2组学生对正颌外科的了解程度;然后2组学生交换教学方法,对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生对2种教学方法的接受度。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测验得分为47.26±4.44,对照组为43.92±3.18,两组得分具有显著差异(P<0.01)。2组学生对正颌外科虚拟教学方法的接收程度也高于传统教学方法,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Proplan虚拟软件教学提高了正颌外科教学效率,学生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髁突骨折与外耳道骨折的关系及同期手术的必要性。方法: 230例320侧髁突骨折根据骨折线位置不同分为矢状(Ⅰ型)、头部 (Ⅱ型)、颈部 (Ⅲ型)、髁突下(Ⅳ型)4种类型, 随访髁突与外耳道骨折同期手术与否的预后差异。采用SPSS 20.0软件包中的χ2检验,比较不同类别髁突骨折伴同侧外耳道骨折之间的差异。结果: 230例320侧髁突骨折伴外耳道骨折34例46侧,Ⅰ~Ⅳ型分别为12侧、16侧、7侧、5侧,另有6侧外耳道骨折无髁突骨折。Ⅲ型髁突骨折伴同侧外耳道骨折发生率显著低于另外3型(P<0.05);Ⅰ型髁突骨折伴外耳道骨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Ⅳ型(P<0.05),其他各型之间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22例30侧随访至受伤后6个月,5例8侧在排除外耳道脑脊液漏的情况下,同期行髁突及外耳道骨折治疗,术后6个月外耳道无狭窄,听力无下降;另17例22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外耳道狭窄,其中4例5侧出现严重听力障碍(均为外耳道粉碎性骨折)。结论: 髁突颈部骨折伴外耳道骨折的概率较低,而髁突矢状骨折较基底部骨折更易导致外耳道骨折。治疗颌面部骨折,应早期发现、治疗外耳道骨折,积极预防外耳道狭窄、听力下降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用于舌癌术后全舌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18年7月应用游离DIEP修复13例舌癌患者,手术缺损部位均为全舌或近全舌缺损。术中将腹壁下动脉与甲状腺上动脉或面动脉吻合,伴行静脉与颈外静脉或颈内静脉属支吻合。结果: l3例DIEP皮瓣均修复成功,皮瓣外观满意。术后随访舌形态良好,功能满意。供区直接闭合,其中1例患者皮瓣供区出现感染,经换药后愈合。所有腹部伤口均为线性瘢痕,腹直肌功能未受明显影响,未发现腹壁疝和腹壁隆起等手术并发症。结论: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组织量丰富、血供可靠、质地柔软,再造舌外形及功能良好,且供区保留了腹直肌和前鞘,损伤小,将供区并发症降到最低限度,是舌癌术后全舌缺损修复新的可靠技术。  相似文献   
6.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与年龄的增加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生率急剧上升。同时,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人占全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老年患者显著增多,因此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老龄口腔癌患者。对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目前认为除早期及未分化癌外,均应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或采用以外科手术为主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眼球三维空间定位测量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能满足临床需要的眼球三维空间定位测量法,以精确测定眶病患者眼球的位置。方法螺旋CT扫描眶区,层厚1mm;进行三维重建,并以左右外耳道中点、健侧眶下缘和犁骨基底为基点建立三个互相垂直的参考平面:轴向Pa、冠状Pc和矢状Ps,以角膜顶点和眼球中心到参考平面的距离确定眼球的空间位置。选20例眶眼正常患者分别用该法和传统临床方法(Hertel突度计等)对眼球突度、瞳距等进行测量,作配对t检验。结果三维CT测量法和Hertel突度计测量两侧眼球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测量瞳距结果与临床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三维CT法较Hertel突度计所测绝对突度值偏大[3DCT(13.90±2.40)mm,Hertel(12.4±2.4)mm,P<0.01]。结论本测量法能精确测量正常眼球的三维空间位置,弥补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亦适用于单侧眶颧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8.
涎腺癌的病理类型十分复杂 ,自然病史长 ,患者多为老年 ,且病例数量有限 ,这些使得涎腺癌预后的预测复杂化 ,至今未发现较理想的预测涎腺癌预后的标志[1] 。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 ,就细胞本身而言肿瘤的发生发展是由于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而造成的。这提示这些基因或其产物有可能成为判断肿瘤预后的标志。本文从基因标志角度综述近几年预测涎腺癌预后的研究进展。1 肿瘤标志 (tumor marker)肿瘤组织和细胞由于癌基因及其产物的异常表达而产生的抗原和生物活性物质 ,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疾病中几乎不产生或产量其微 ,这些物质可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初步阐述紫杉醇对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的辐射增敏作用机制。方法 用克隆形成法检测不同时间-浓度条件紫杉醇和/或放射作用后的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细胞存活分数,计算辐射增敏率(SER)。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时间-浓度条件下紫杉醇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10100,1000nmol紫杉醇作用24h后SER分别为1.29,1.66和1.23。紫杉醇作用时问和浓度越高,ACC-2细胞G2/M期的比率也越高。100,1000nmol紫杉醇作用24h后,G2/M期比率明显升高。10nmol紫杉醇作用24h细胞凋亡百分率20.7%。结论 紫杉醇的辐射增敏作用可能是一个多因素事件,紫杉醇的G2/M期阻滞作用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降低因口腔颌面部创伤入院行急诊手术患者创口感染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创伤、入院后行急诊清创或骨折固定术的1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精心治疗及实施个性化的护理,171例患者中,9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5.3%,效果良好。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分类和个性化的护理有利于降低口腔颌面部创伤行急诊手术入院患者的创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