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匹配是观察性研究中选择研究对象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控制混杂因素、提高统计效率等作用,但其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在不同观察性研究中并不一致,匹配在队列研究中能够消除匹配变量的混杂偏倚,但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本身并不能消除混杂偏倚。在匹配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匹配变量时,研究者可能并不能准确判断该变量是否为混杂变量,若误将真实情况为非混杂因素的变量进行匹配,则会形成过度匹配,造成统计效率下降或引入难以避免的偏倚或增加工作量等;若将真实情况为混杂因素的变量遗漏不予匹配,则会造成混杂偏倚。有向无环图是一种直观的展示不同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变量间复杂因果关系的可视化图形语言。本文从有向无环图视角分析匹配在不同观察性研究设计中的作用、匹配性病例对照研究中欲匹配变量的选择标准制定,为今后流行病学研究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西农村地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1998-2003年广西农村地区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的状况,并探讨影响住院分娩服务利用的因素.方法 以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为分析框架,资料来源于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广西数据库.以其中1998-2003年有活产史的广西农村地区妇女为研究对象,描述住院分娩服务的状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拟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全部407名有活产史的妇女中,39.80%的妇女是住院分娩;1998-2003年的住院分娩率呈逐年升高(P<0.0001),在乡镇卫生院分娩的产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家分娩的产妇比例则逐年减少(P<0.0001).经综合考虑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孕产妇的分娩史、教育状况、家庭的饮水类型、以最快方式去最近医院的时间、产前检查情况,以及是否被动员住院分娩等因素是影响广西农村地区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利用的重要因素,其OR值分别为:经产妇1.749、以最快方式去最近医院的时间少于10 min者1.995、家庭饮用自来水者3.011、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5.435、接受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者29.149与被动员过住院分娩者37.822.结论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孕期保健状况、分娩史等是影响广西农村妇女选择住院分娩,接受专业人员助产服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应用边际回归模型研究原发性肝癌的家庭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泰兴市原发性肝癌的家庭聚集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家系设计收集家系资料,应用边际回归模型方法分析亲属间肝癌的家庭相关大小和模式。结果肝癌病例的亲属比对照亲属有更高的疾病风险。调整了乙肝表面抗原后,亲属间的相关不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边际回归模型可用于家系资料,研究表明肝癌存在家庭聚集性,HBV感染在肝癌的家庭聚集性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长期经口暴露铜绿对大鼠健康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80只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铜绿染毒剂量分别为0、7.3、24.4和73.2mg/kg。每周大鼠经口灌胃染毒6天,第7天称重,连续13周,记录动物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等。13周末处死动物,观察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和尿液指标;取脑、心、肝、肾、胃和脾等脏器称重并对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同时测定组织匀浆中的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大鼠的行为活动、摄食饮水、粪便尿液、组织超微结构正常,动物体重增加。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雄性大鼠体重显著增加(P<0.05);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大鼠肝脏、脑、心脏SOD活力增加,心脏GSH-Px活性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大鼠胃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增高(P<0.05)。结论在一定的暴露剂量下,铜绿可明显增加大鼠体重,提高大鼠肝、心和脑的抗氧化酶的活性,但是过量的铜绿会对胃组织产生一定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核心家系资料中删失性状的遗传方差分量模型,评价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对删失性状的影响。方法应用多变量脆弱模型研究删失性状的遗传方差分量,基础模型选用Cox比例危险模型,MCMC方法用于参数估计,原发性肝癌核心家系发病年龄资料的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结果实例分析结果符合专业解释,该模型对生存时间分布没有要求因而有更广泛的适用性。结论基于Cox回归模型的遗传方差分量模型可用于家系资料,研究生存时间资料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北京社区超重及肥胖人群血脂异常患病及知晓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北京社区超重及肥胖人群血脂异常患病及知晓情况.方法 对9786例"首都社区居民胆固醇教育及控制"项目受调查者资料进行分析.按体质指数将受调查者分为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3类人群.根据晨起空腹血浆化验结果,评价3类人群各型血脂指标水平及血脂异常患病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评价血脂异常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结果 (1)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与体质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7、0.18、-0.26和0.35(P均<0.01).(2)随体质指数增加,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逐渐上升.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人群标准化后,血脂异常患病率男性分别为23.9%、43.3%和65.4%,女性分别为17.9%、29.2%和42.3%.血脂异常患病率肥胖男性高于肥胖女性(65.4%比42.3%,P<0.01).患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以及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风险男性肥胖者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1.6、2.9、2.4及2.7倍,而女性肥胖者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1.3、1.9、1.7及2.1倍.(3)血脂异常患病知晓率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男性分别为20.8%、27.8%和25.2%(P>0.05),女性分别为34.6%、34.5%及29.4%(P>0.05).结论 肥胖者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正常体重人群,但其患病知晓率仍然较低.应将肥胖人群,尤其是年轻男性肥胖者作为降脂干预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7.
研究设计时混杂控制策略的结构分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混杂影响着人群因果关系的发生。依据混杂因素是否已知、可测量及已测量,可将其分为4类情形。基于有向无环图,对混杂的控制策略分为两类:①混杂路径打断法,又可分为单路径和双路径打断法,分别对应于暴露完全干预法、限制法和分层法;②混杂路径保留法,分别对应于暴露不完全干预法(工具变量设计或不完美的随机对照试验)、中间变量法和匹配法。其中,随机对照试验、工具变量设计或孟德尔随机化设计、中间变量分析可满足4类混杂的控制,而限制法、分层法和匹配法仅适用于已知、可测量并已测量的混杂。识别不同类型混杂的控制机制,有助于在研究设计阶段提出应对措施,是获得正确因果效应估计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遥感数据在钉螺生态学和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遥感技术 (RemoteSensing ,RS)兴起于 2 0世纪 60年代 ,是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 ,运用各种传感器 (如摄影仪、扫描仪和雷达等 )获取地表的信息 ,通过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从而实现研究地面物体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现代化应用技术科学 ,目前已进入一个能够快速、及时提供多种对地面观测数据的新阶段 ,并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农业、林业、地质、地理、海洋、水文、气象、测绘、环保、灾害监测、考古和旅游等许多领域〔1〕。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各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渗透也不断加深 ,近年来我国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北京社区超重及肥胖人群血脂异常患病及知晓情况.方法 对9786例"首都社区居民胆固醇教育及控制"项目受调查者资料进行分析.按体质指数将受调查者分为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3类人群.根据晨起空腹血浆化验结果,评价3类人群各型血脂指标水平及血脂异常患病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评价血脂异常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结果 (1)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与体质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7、0.18、-0.26和0.35(P均<0.01).(2)随体质指数增加,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逐渐上升.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人群标准化后,血脂异常患病率男性分别为23.9%、43.3%和65.4%,女性分别为17.9%、29.2%和42.3%.血脂异常患病率肥胖男性高于肥胖女性(65.4%比42.3%,P<0.01).患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以及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风险男性肥胖者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1.6、2.9、2.4及2.7倍,而女性肥胖者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1.3、1.9、1.7及2.1倍.(3)血脂异常患病知晓率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男性分别为20.8%、27.8%和25.2%(P>0.05),女性分别为34.6%、34.5%及29.4%(P>0.05).结论 肥胖者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正常体重人群,但其患病知晓率仍然较低.应将肥胖人群,尤其是年轻男性肥胖者作为降脂干预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0.
Mao Y  Yu JM  Hu DY  Jiang QW  Zhang F  Zhan YQ  Dong Y  Kong QY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2):2985-2989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高危和很高危心血管病(CVD)危险度与踝臂指数(ABI)异常的关联性,探讨根据CVD危险度防治下肢动脉疾病的措施.方法 2008年12月至2009年5月,现况调查我国18个研究中心入选的2674例40岁以上无冠心病、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动脉硬化临床症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ABI异常(ABI <0.90)情况,并收集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分析有效例数为2615例.高危与很高危组高血压患者的ABI异常率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P<0.001).与高危组相比,很高危组的60~岁(1.3%比5.1%)和70~岁年龄组(4.1%比10.5%)的ABI异常率较高(P<0.05).校正一定因素(研究中心、靶器官损害、CVD危险因素和人口学因素),拟合CVD危险度与ABI异常关系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表明,二者间有正相关关系(OR=1.874,95% CI 1.153 ~3.045,P=0.0112),很高危高血压患者发生ABI异常的可能性是高危者的1.874倍.结论 高危高血压患者的CVD危险度越高,发生ABI异常的可能性越大.该正相关效应在60~岁和70~岁年龄段的高危高血压患者中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