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119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4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近年来,对右旋糖酐抗血栓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即右旋糖酐在体内通过干扰Ⅷ因子中Ristocetin辅助因子而抑制血小板粘附、凝聚功能,使血栓不容易形成或形成易溶解的松散血栓,这种作用只有体内输注后才能发生。另一方面主要通过右旋糖酐体内输注或体外直接加入血中加速凝块溶解的研究认为其抗血栓作用不是血小板因素,而是在右旋糖酐存在下形成粗糙的  相似文献   
3.
国产“万古霉素”主要成分的结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大奎  周玉  陈苏 《药学学报》1986,21(3):208-212
国产“万古霉素”华北制药厂自投产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与国外万古霉素相比,显示的生物效价与色谱行为不完全相同。经核磁共振(1HNMR和13CNMR)、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S)及其水解产物的分析测定,表明国产“万古霉素”分子中不含N-甲基亮氨酸而只含亮氨酸。分子的其余结构部分与万古霉素完全相同。从而证明国产“万古霉素”实际上是N-去甲基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4.
活卡介苗效期短,需冷藏,不能面向农村。死卡介苗不存在这些问题,但关于它的免疫效果,争论颇多。近年来越南民主共和国采用43℃杀死卡介苗接种,已取得了成效。因此,我们开始了死卡介苗与活卡介苗的对此研究,同时对杀死方法以及不同卡介菌株制造的死卡介苗的免疫力进行试验,初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用酶斑免疫结合技术(Dot-Immuno-Binding Technique,DIBT)建立敏感的脑脊液中检测结核杆菌抗原方法,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1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不同期42份脑脊液中38份呈阳性反应.此法可测最低抗原量为10ng/ml.并用结核杆菌A60为抗原检测脑脊液中相应抗体作对照。1例患者于发病5天即发现抗原。此法不需特殊仪器,适合早期、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6.
本文测试了不同菌种的致敏强度,牛种菌>猪种菌>羊种菌,提出皮试阳性标准应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正> 一九六八年初,根据国内外贸易需要,对冷库中存放的八份冻猪肉和四份市售的鲜猪肉进行了卫生质量的调查:其中包括感官、理化及微生物的检验。样品是在经紫外线消毒的无菌室内(室温12~17℃)存放一周,共检验三次,观察猪肉从新鲜到腐败的整个过程,对比各种指标的变化,以便找出更敏感确切的方法,同时得到了在不同腐败的情况下,多种方法的数值变化情况,为评价猪肉的卫生质量,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8.
乙酰螺旋霉素是螺旋霉素的乙酰化衍生物,有B,C两种组分,每种组分又有单乙酰物和双乙酰物,因此,商品乙酰螺旋霉素至少含有四种以上组份和一些降解物,用微生物法难于区别测定。用高压液相层析方法分离乙酰螺旋霉素未见文献报道。研究了用μ-Bandapak-C18柱反相高压液相层析法分离乙酰螺旋霉素并比较了国内外样品的相对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9.
Vi抗原是伤寒杆菌、丙型副伤寒杆菌和枸橼酸菌属某些血清型的表面抗原.自从1934年Felix首先发现Vi抗原以来,迄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Vi抗原的理化及生物学性质Vi抗原是一种高度聚合的酸性多糖,由N-乙酰-氨己糖醛酸组成,分子量为10~6左右.用超声波处理弗劳地枸橼酸杆菌Vi抗原后,其比粘和相对粘滞度均降低.经处理的Vi抗原糖苷键断裂,发生部分解聚,分子量从10~6降到10~4.用温和的酸碱处理Vi抗原,  相似文献   
10.
国内及WHO均将本品列为基本药物之一。本类有关化合物详见表1。目前国内多用POL,国外也有PAL或PAL-P商品片剂供应。稳定性 POL对γ-射线或光均不稳定 (一) r-射线因辐照剂量、药物浓度与剂型、pH与保护剂种类、温度等而异。国内某部报导,在低剂量辐照下所得结果为:POL·HCl原料及注射液(25mg/ml)以~(60)Co的r-射线和以14Mev快中子辐照(中子通量1.1×10~8中子/cm~2·Sec),施以<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