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2篇
  免费   488篇
  国内免费   576篇
耳鼻咽喉   32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477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490篇
内科学   776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99篇
特种医学   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68篇
综合类   1813篇
预防医学   505篇
眼科学   136篇
药学   531篇
  7篇
中国医学   124篇
肿瘤学   25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386篇
  2012年   562篇
  2011年   687篇
  2010年   415篇
  2009年   410篇
  2008年   379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中枢性性早熟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性发育异常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暂不明确。环指蛋白3基因的功能丧失性突变是中枢性性早熟的重要致病因素。在目前已证实的中枢性性早熟相关致病基因中,环指蛋白3基因所致性早熟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本文综述了环指蛋白3基因的结构,突变,以及对于青春期时间可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对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SSc患者皮损组织及20例健康成人皮肤组织中β-catenin、Snail1、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情况。采用不同质量浓度Wnt10b〔0(空白对照)、2、4 ng/mL〕处理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 48 h,免疫荧光实验检测β-catenin在HaCaT细胞中的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aCaT细胞中Snail1、Snail2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HaCaT细胞中β-catenin、波形蛋白(Vimentin)、神经性钙黏附蛋白(N-cadherin)、E-cadherin蛋白表达。  结果  β-catenin、Snail1、E-cadherin阳性率在SSc患者皮损组织中依次为100%、88.89%和2.22%,在健康成人皮肤组织中依次为0%、10.00%和9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质量浓度Wnt10b(2、4 ng/mL)处理可诱导HaCaT细胞中β-catenin表达上调并促进β-catenin由细胞质向细胞核中转位,同时还可以提高HaCaT细胞中Snail1和Snail2 mRNA表达(P < 0.05),并上调Vimentin、N-cadherin蛋白表达和下调E-cadherin蛋白表达(P < 0.05)。  结论  SSc皮损中存在异常活化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异常表达的EMT相关蛋白,且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促进HaCaT细胞EMT的发生。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热量限制(CR)对成年单眼形觉剥夺(MD)弱视小鼠视皮质突触可塑性的调控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研究。将54只新生健康昆明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MD+自由进食(AL)组、MD+CR组,每组18 只。小鼠21 日龄时构建MD模型,35 日龄时去除剥夺因素,63 日龄时通过行为学检测视敏度及电生理检测视功能;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皮质组织中可塑性相关蛋白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突触素(SYP)、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等的表达;RT-PCR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采用重复测量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数据差异。结果:最终正常组、MD+AL组、MD+CR组分别有14、18、18 只小鼠完成研究。从第1 周开始,MD+CR组小鼠体质量百分比的增加明显低于MD+AL组(P<0.05)。MD+AL组小鼠视敏度明显低于正常组和MD+CR组小鼠的视敏度(P<0.05)。MD+AL组小鼠PSD95、GAP-43、SYP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和MD+CR组小鼠(P<0.05)。MD+AL组小鼠视皮质中IGF-1 mRNA水平较正常组和MD+CR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CR能改善成年MD弱视小鼠视觉功能,增加视皮质中可塑性相关蛋白的表达,重新激活视皮质可塑性,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IGF-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4.
张平  戴利 《护理学杂志》2013,28(8):19-21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管理者与在校护理硕士生对护理专业硕士生(护理硕士生)在医院就业优劣势认知状况及差异。方法采用便利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26名三甲医院护理管理者、53名在校护理硕士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就业优势4个问题的轮廓分析:平行检验、重合检验均P>0.05;水平轮廓检验,P<0.01;对就业劣势5个问题的轮廓分析:平行检验P>0.05,重合检验P<0.01。结论对护理硕士生就业优势认知上,护理硕士生和护理管理者没有差别,但在就业劣势上认知有差别。护理院校应注重硕士生的临床实践培养,医院护理管理者应给护理硕士生提供可靠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85.
86.
羊明智  彭立军  胡文凯 《现代医药卫生》2013,(15):2287-2288,2290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选择性病椎置钉内固定术治疗相邻多个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选择性病椎置钉内固定同期植骨融合术的胸腰椎结核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18-62岁,平均37.5岁。选择钛合金为内固定材料,术前后凸成角10°-65°,平均26°。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显示所有患者病灶有明显的偏侧骨质破坏和不同程度脓肿形成,无巨大脓肿。随访时间1~4年,平均1.5年。结果 1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均未引起炎症扩散,植骨块和内固定物均无松动、移位和脱出,植骨全部骨性愈合,无复发和后凸畸形形成。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选择性病椎置钉内固定术治疗相邻多个胸腰椎结核能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在病椎局部植入钛质内固定材料对疗效无明显影响,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RAW264.7巨噬细胞中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ipophilin)调控中性胆固醇酯水解酶(nCEH)表达进而介导脂质积蓄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已成功构建的沉默与高表达Adipophilin的逆转录病毒质粒载体转染包装细胞PA317,继而收集病毒液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筛选出Adipophilin沉默细胞株和高表达细胞株。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技术(Western blot)分别检测nCEH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液体闪烁计数仪、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及胆固醇酯含量。结果 (1)高表达Adipophilin的细胞组胆固醇、胆固醇酯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沉默Adipophilin表达的细胞组则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Adipophilin可抑制nCEH mRNA和蛋白的表达。(2)用100 nmol/L蛋白激酶Cδ(PKCδ)激动剂佛波酯(PMA)孵育高表达Adipophilin的RAW264.7细胞30 min后,nCEH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用100 nmol/L PKCδ抑制剂卡马拉素(Rottlerin)同样孵育30 min后,nCEH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 Adipophilin促进巨噬细胞内脂质积蓄可能通过抑制nCEH表达来实现,在这一调控机制中PKCδ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酮替芬(Ket)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A组[高脂+维生素D_3(VitD_3)]、B组[高脂+VitD_3+Ket]、C组[高脂+VitD_3+卵蛋白(OVA)]和D组(高脂+VitD_3+OVA+Ket)。A组常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C组在常规高脂的基础上加用OVA激活肥大细胞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B、D两组分别在A、C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给予Ket干预。实验完毕后,分别对A、B组以及C、D组斑块病理形态及斑块中肥大细胞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A、C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分别较B、D组为重,可见典型AS及不稳定AS改变;B、D组Ket药物干预达到预期效果;(2)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肥大细胞分布密度A组比B组:5.00±1.41比2.88±1.25,P<0.05;C组比D组:8.00±1.29比5.86±2.0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结束时测定大鼠血清白介素(IL)-6水平,A组比B组:(60.18±8.15)ng/L比(41.52±6.71)ng/L,P<0.05;C组比D组:(90.66±8.18)ng/L比(68.32±5.92)ng/L,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脂+VitD_3+OVA能够建立较为成熟、更符合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形态的大鼠模型;肥大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有着重要作用,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炎症细胞;全身性的肥大细胞活化对斑块形成有促进作用;Ket有抑制炎症因子活化的作用,对斑块形成及失稳定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析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应用显微技术修复对降低伤残率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27例应用显微技术修复,对照组24例应用传统方法修复,比较两种方法患者皮肤存活面积和存活率,随访术后2年患者手部外观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皮肤存活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在存活面积和存活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术后2年手部外观及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手部外观恢复良好;对照组手部外观恢复一般。结论显微技术是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较为理想的修复方式,对于提高皮肤存活率、降低伤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同时可以显著减少抗癌药物对人体自身的损伤,因此备受关注。本研究利用噬菌体体内展示技术筛选及鉴定宫颈癌特异性结合肽,将有可能成为化疗药物的靶向载体,为宫颈癌靶向药物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接种裸鼠,建立肿瘤动物模型。将随机肽库尾静脉注入裸鼠体内,循环15 min,心脏灌注后回收肿瘤组织噬菌体扩增、纯化并以此作为起始物进行第2轮的筛选,如此进行3轮体内筛选后挑取噬菌体克隆,进行免疫组化及ELISA实验,初步鉴定噬菌体克隆对宫颈癌细胞的亲和力及特异性,并将具有强亲和力的克隆进行测序。结果:ELISA结果显示,随机挑选10个噬菌体单克隆中8个克隆对HeLa细胞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将这8个克隆进行测序,获得相同短肽序列LLRSTGF。结论: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与宫颈癌细胞HeLa特异性结合的短肽,进一步与化疗药物结合,为宫颈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