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8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5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86篇
  1篇
中国医学   44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半枝莲饮片中木犀草素、芹菜素、汉黄芩素、半枝莲生物碱A和半枝莲生物碱B的HPLC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on C18柱(250 mm×4.60 mm,5 μm),以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木犀草素、芹菜素检测波长为355 nm,汉黄芩素、半枝莲生物碱A和生物碱B检测波长为264 nm。结果 木犀草素、芹菜素、汉黄芩素、半枝莲生物碱A和生物碱B分别在0.0374~2.40 μg、0.0312~2.00 μg、0.0312~2.00 μg、0.0062~0.40 μg和0.0062~0.40 μg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及加样回收均符合要求。结论 此方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半枝莲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绿原酸、连翘酯苷A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血浆样品用混合溶剂提取(甲醇∶乙酸乙酯∶三氟乙酸=49∶48∶3),Hedera ODS 2(4.6 mm×250 mm,5 μm)分离,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流速为1.0 mL/min,电喷雾离子源(ESI),SIM模式.检测离子:绿原酸,[M-H]-,m/z 353;黄芩苷,[M-H]-,m/z 445;连翘酯苷A,[M-H]-,m/z 623;灯盏乙素,[M-H]-,m/z 461.大鼠单剂量口服给药后,采用LC-MS法测定血浆中绿原酸、黄芩苷、连翘酯苷A浓度,Winnonlin 5.2软件对药-时曲线进行拟合,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绿原酸在5~500 ng/mL,黄芩苷在10~2 000 ng/mL,连翘酯苷A在5~5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1);批内、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5%;稳定性均在90.9%~103.1%范围内.方法学均已达到FDA生物药品分析要求.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双黄连口服液体内药代动力学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建立威麦宁胶囊中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的含量,其标准曲线、精密度、重复性、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要求。色谱柱:Zorbax SB-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04%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的标准曲线分别为A原花青素B2=7047.3C-1066(r=0.9998),A表儿茶素=7321.9C-601.43(r=0.999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3.56%(RSD 4.36%)、99.34%(RSD 4.14%),3个批次威麦宁胶囊中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4mg/粒、0.96mg/粒。结论:威麦宁胶囊3个批次中2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相近。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为威麦宁胶囊提供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4.
毛春芹  季德  陈强  陆兔林 《中草药》2014,45(1):55-58
目的 优选醋制紫硇砂最佳炮制工艺。方法 以小鼠耳肿胀抑制率、半数致死量(LD50)和氯化钠质量分数作为指标,选择加水量、醋用量、粒度及析晶时间4个因素,用L9(34) 正交设计表,采用方差分析,对紫硇砂醋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醋制紫硇砂最佳炮制工艺为选择过40目筛的紫硇砂,加5倍量水,加饮片总量50%的醋,控制析晶时间为60 min。结论 该工艺设计合理,稳定可靠,为醋制紫硇砂的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5.
蒋俊  崔莉  孙娥  李杰  成旭东  丁淑敏  封亮  贾晓斌 《中草药》2014,45(5):721-729
全面系统阐述了淫羊藿饮片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宝藿苷I、淫羊藿苷5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过程,整理了5种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产物与代谢途径;基于5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体内代谢产物,总结其共性代谢规律和共有代谢产物,并结合淫羊藿总黄酮、淫羊藿苷、宝藿苷I、淫羊藿素的抗骨质疏松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初步推断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中的次糖苷和苷元是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体内代谢产物,次糖苷和苷元也可能是淫羊藿总黄酮抗骨质疏松重要药效物质基础。为淫羊藿饮片及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抗骨质疏松药效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和抗骨质疏松有效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异丙嗪(PMZ)对清开灵注射液(QKL)所致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① 豚鼠在体心脏实验:按照QKL 3.1→15.5→31→93 ml·kg-1的顺序累加静脉推注,每组持续5 min,于处理后5 min记录心电图;按照QKL 31 ml·kg-1→PMZ 7.67 mg·kg-1→PMZ 38.35 mg·kg-1的顺序累加静脉推注,每组持续5 min,于处理后5 min记录心电图。② 豚鼠离体心电图实验:按照QKL 3.3→33→66→99 ml·L-1的顺序灌流,每一组灌流持续5 min,分别记录各浓度组给药5 min后的心电图;按照QKL 33 ml·L-1→QKL 33 ml·L-1+PMZ 1 μmol·L-1→QKL 33 ml·L-1+PMZ 10 μmol·L-1→QKL 33 ml·L-1+PMZ 30 μmol·L-1→QKL 33 ml·L-1+PMZ 50 μmol·L-1→QKL 33 ml·L-1,每一组灌流持续5 min,分别记录各浓度组给药5 min后的心电图。③ 记录左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实验:按照QKL 3.3→33→66→99→165 ml·L-1→洗脱的顺序灌流,分别记录每个浓度组的动作电位图形。按照QKL 99 ml·L-1→QKL 99 ml·L-1+PMZ 1 μmol·L-1→QKL 99 ml·L-1+PMZ 10 μmol·L-1→洗脱顺序,分别记录每个浓度组的动作电位图形。结果 ① QKL 31 ml·kg-1明显延长豚鼠在体心电图QRS及QTc间期。合用PMZ 38.35 mg·kg-1进一步延长P-R, QRS间期及QTc间期,并能显著减慢心率(P<0.05)。② QKL 33 ml·L-1延长豚鼠离体心电图QRS间期。合用PMZ 1, 10, 30或50 μmol·L-1呈浓度依赖性延长P-R, QRS间期及QTc间期,并能显著减慢心率(P<0.05)。③ QKL 99 ml·L-1合用PMZ 10 μmol·L-1使豚鼠左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部分消失。结论 PMZ能加重QKL诱发的豚鼠心律失常,临床上应该谨慎使用PMZ抢救QKL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HSC加入丹皮酚1.66~49.8 mg·L-1作用48 h后,MTT比色法和锥虫蓝染色法检测HSC的存活率。HSC与丹皮酚33.2 mg·L-1分别作用6,12,24,36和48 h,锥虫蓝染色法检测HSC的存活率。HSC与丹皮酚1.66~69.7 mg·L-1作用48 h用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中LDH活性。丹皮酚1.66~49.8 mg·L-1与HSC作用24 h分别用光学显微镜、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SC细胞形态、细胞凋亡和凋亡率;丹皮酚1.66~49.8 mg·L-1作用48 h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MTT实验结果表明,丹皮酚16.6~49.8 mg·L-1对HSC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效应关系(r=0.955,P<0.05),作用48 h时IC50值为105.4 mg·L-1。锥虫蓝染色实验结果表明,丹皮酚对HSC存活率的抑制作用不仅具有浓度效应关系(r=-0.936,P<0.05),浓度为33.2 mg·L-1时还具有时间效应关系(r=-0.965,P<0.05)。丹皮酚16.6~69.7 mg·L-1作用48 h无明显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丹皮酚8.3~49.8 mg·L-1作用24 h能显著促进HSC细胞凋亡(P<0.05),且具有浓度效应关系(r=0.920,P<0.05)。丹皮酚33.2和49.8 mg·L-1作用48 h可调节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增加(P<0.01),S期细胞减少(P<0.01),具有浓度依赖性(r=0.980,P<0.05)。结论丹皮酚具有促进HSC凋亡和抑制HSC增殖的作用,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8.
Toll样受体4(TLR4)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能与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脂多糖结合,启动天然免疫反应和获得性免疫反应,有效对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肝中所有实质细胞和非实质细胞都能表达TLR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肝中的一些细胞如肝星状细胞、枯否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能通过各自表面的脂多糖/TLR4信号转导途径,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共同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本文就对脂多糖/Toll样受体4信号转导与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9.
肿瘤休眠中断引起的转移复发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休眠是肿瘤细胞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又没有明显生长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的打破最终引起肿瘤转移复发。肿瘤休眠使得在无法根除肿瘤细胞的情况下,允许通过诱导其休眠防止肿瘤复发或通过靶定存活机制、耐药机制来诱导残留休眠细胞死亡;休眠标志物的发现还有助于判断预后。因此肿瘤休眠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目前肿瘤休眠疗法在临床抗癌治疗中已获得明显的进展。中医药在肿瘤患者术后或放化疗后的无病阶段使用极为普遍,中医药有可能通过诱导或维持肿瘤休眠状态,从而防止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10.
肿瘤转移的复杂机制在于肿瘤细胞与各种宿主细胞之间发生的广泛作用,而肿瘤能否建立转移则取决于肿瘤细胞诱导并利用宿主细胞协助自身发展的能力。其中肿瘤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支持肿瘤血行转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丹参对这一过程具有多成分、多环节的抑制作用,为以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为靶点的抗肿瘤候选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