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7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噪音反转是目前起搏器的一种特殊功能,使起搏器在误感知肌电位、电磁信号等时,也能确保心室起搏,不至于发生刺激脉冲发放受到抑制的情况[1]。本文就2009~2012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起搏器植入的两例患者和一例院外  相似文献   
32.
患者男,76岁,1997年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AAI起搏器植入术(起搏器为BIOTRONIK,型号PLKOS E01,电极型号TIJ53-UP).术后12年,因起搏器耗竭于2009年行起搏器更换术,术中测试原心房电极阈值0.5 V,阻抗760 Ω,感知5.0 MV,电极各项参数正常,故未更换电极,将原电极与起搏器(Medtron-ic,E2SR01)相连接.程控仪(Medtronic,2090)测试起搏器各参数正常,起搏模式设置为AAIR,起搏频率60次min,输出电压2.5 V/0.4 ms.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估伴或不伴扩张的梗死相关动脉(EIRA)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方法纳入2013年10月至2017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526例STEMI患者,分为非EIRA组和EIR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血管造影特点及介入手术数据、住院期间和出院后随访的临床心血管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EIRA组与非EIRA组基线特征基本相似(均为P>0.05)。与非EIRA组相比,EIRA组大血栓负荷发生率更高(60.5%比23.6%,P<0.001),围术期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的使用率更高(65.1%比29.2%,P<0.001),单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的使用百分比更高(11.6%比4.1%,P=0.027)。平均随访(20.2±10.5)个月,EIRA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23.3%比10.1%,P=0.009),但两组患者的住院和长期死亡率相似(均为P>0.05)。结论与非EIRA患者比较,伴有EIRA的STEMI患者的长期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34.
目的 了解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健康管理相关知识、信念、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8年3月-2019年2月就诊于北京两所三甲医院起搏器门诊的122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健康管理知识总分为(65.7±17.3)分,信念总分为(29.3±4.4)分,行为总分为(18.3±2.9)分.影响知识情况的因素有年龄、是否接受随访;影响信念和行为执行情况的因素为起搏器安装时长.结论 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健康管理信念水平较高,知识水平和行为依从性有待提高.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特点,采取视频、图片等宣教载体,降低起搏器相关健康知识难度,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信念,从而促使其形成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35.
36.
心血管病临床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采用集传统教学模式、过程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探究式教学模式为一体的“三维式”教学,其目的是通过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问题为引导的对临床病例的剖析、探究、归纳和总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临床技能和临床逻辑思维,提高临床创新能力。以“三维式”教学方法作为理论知识学习与临床实践的桥梁,无疑可促使医学生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的挑战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回顾我院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资料,探讨此类手术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的时机选择.方法 总结6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其中31例术前应用了主动脉球囊反搏术;3例死亡,62例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危重冠心病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应用IABP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体外循环的建立,增加动脉移植血管的使用比例.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评估外科主动脉生物瓣环内径中多平面曲线瓣环测量法及三维重建法测量间的差异以及基于CT结果指导外科生物瓣毁损患者使用Venus-A瓣膜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9年10月连续10例在外科毁损生物瓣中采用Venus-A瓣膜行...  相似文献   
39.
对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3个月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PTCA实施部位出现中等度(AHA分类狭窄度50%~75%)狭窄的病例继续追踪一年,观察狭窄病变进展与否,对有关CAG所见及临床上诸因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PTCA后3个月追踪CAG的257例病人中,PTCA部位出现中等度再狭窄82例,占全部PTCA病例的31.9%;其中一年后病变进展的11例(A组),病变未进展的71例(B组)。经t检验,伴有溃疡病变和钙化病变的病人在PTCA前A组明显高于B组(P<0.05)。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TCA术后6个月内不稳定性心绞痛和血清总胆固醇增高等临床危险因素与PTCA前病变形态的AHA分类为C型病变、钙化、病变血管弯曲度大、冠脉入口病变、PTCA后3个月再狭窄程度、PTCA后冠脉夹层等冠脉造影所见与狭窄病变后期进展有密切关系。而追踪期药物治疗、诸多心血管系统药物对PTCA后慢性期狭窄的进展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0.
李东宝  陈文明  华琦  刘志 《心脏杂志》2012,24(6):719-722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患者中年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连续入选1995年4月~2005年5月入院的1 137名STEMI患者,根据年龄分为3组:21~40岁(n=55)、41~60岁(n=364)以及61~90岁(n=718),收集其心血管危险因素、人口统计学特点以及血管影像学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连续10年内入住本院的STEMI患者只有4.84%的患者年龄小于40岁,这些患者男性居多,多具有吸烟史、饮酒史(P<0.01);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在年轻患者中相对较少;血脂分析显示年轻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值均相对较高(P<0.01);血管造影结果示年轻患者多为单支血管病变(P<0.01);院内及5年全因病死率相对年老患者均较低(P<0.01)。结论: 年轻患者具有明显不同的危险因素组成和血管影像学结果,不过,这些患者具有相对较好的短期和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