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7篇
  免费   387篇
  国内免费   327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495篇
口腔科学   114篇
临床医学   641篇
内科学   250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11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253篇
综合类   1928篇
预防医学   503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504篇
  11篇
中国医学   574篇
肿瘤学   10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316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376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361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302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儿利司培酮治疗前后血清瘦素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观察组31例精神分裂症患儿,利司培酮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测量身高、体质量以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空腹血清瘦素和IL-1β。选取31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MI、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血清IL-1β水平在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儿血清IL-1β水平明显升高,利司培酮治疗后易出现药源性肥胖,低IL-1β水平可能是瘦素抵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2.
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 aeon ia suff ruticosaA ndr.的干燥根皮,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1]。丹皮酚是丹皮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血小板凝聚抑制等药理活性[2],一直作为丹皮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研究表明,丹皮中还有多种丹皮酚的结构类似物,这些苯乙酮类成分显示出强大的抗菌、抗炎、抗凝血活性及增加巨噬细胞吞噬细胞的活性[3]。笔者在对湖南邵东产丹皮进行系统化学成分研究时得到几个苯乙酮类成分,其中去甲丹皮酚的收率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0.003%[4],达到0.15%。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丹皮药材中…  相似文献   
73.
中药在防治食道癌前病变、口腔癌前病变、鼻咽癌前病变、胃癌前病变、肝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前病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逆转癌前病变主要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调控基因及相关蛋白基因,细胞凋亡基因,转录因子等表达来发挥作用,另外中药还可对端粒酶活性、DNA水平等进行调整,也可能通过改善免疫相关基因如细胞黏附分子来提高机体的抗癌变能力。  相似文献   
74.
408名社区吸毒人员操守保持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正确推断社区吸毒解教人员操守保持的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戒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408名长沙市芙蓉区登记在册的操守保持者为研究对象,96名复吸者为对照,比较两组吸毒解教人员的人口学、吸毒和社区帮教相关情况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操守保持者与复吸组比较,平均年龄、首次吸毒年龄相对较大,吸毒时间相对较短,曾经使用过毒品的种类和方式相对较少,戒毒次数相对较少;而操守保持者的社会帮教率(95·6%)明显高于复吸者(53·1%),平均每年尿液毒品检测次数相对较多,低保申请率和就业安置率相对较高。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劳教戒毒次数、就业安置和年尿液检测次数是影响操守成败的主要因素。结论:社区帮教措施能够促进社区吸毒解教人员保持操守,是戒毒所戒毒工作的延续和宏观戒毒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5.
不同产地白术多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分析测定平江、怀化、浙江三地白术的多糖含量.方法:用水回流煮沸和乙醇回流提取三地白术多糖,于493.6 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溶性糖和还原性糖的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2.5%,RSD为2.1%.平江与浙江白术含糖量相当,怀化次之,其中水溶性糖含量平江白术高于浙江白术,还原性糖含量浙江白术高于平江白术.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不同产地白术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6.
为了解中医医院膝关节骨关节炎住院患者的治疗现状,对湖南省12家中医医院5年膝关节骨关节炎住院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调查,摘录其相关治疗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显示892例中,78.8%者内服中药汤剂,19.4%外用中药,所用中药性味多为辛温,内服药以祛风湿、补虚类药物居多,外用药以祛风湿、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主.25.1%采用针灸治疗,常用穴位有膝眼、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血海、梁丘等.13.1%接受推拿按摩治疗,但大多数病案未记载具体手法.46.2%内服NSAIDs,19.5%使用抗生素,15.4%使用激素类药物.表明中医医院对膝关节骨关节炎住院患者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医治疗多为各种方法组合的综合疗法,中药多选择性味辛温之品,祛风湿药、补虚药和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临床常用中药.  相似文献   
77.
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病证诊疗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骨关节疾病。中医药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有丰富的治疗手段和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诊疗方面存在着疾病名称不规范、证候分型无标准、治疗方案不优化、缺乏一种公认的疗效判定标准等问题[1]。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中医病证诊疗方案进行研究,有深刻的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意义。为此,挖掘整理对膝关节骨关节炎古今医籍、期刊文献资料[2~5],回顾分析既往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住院病历诊疗记录[6、7],现场调查对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证候学特点[8、9]。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拟定出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病证诊疗方案初稿,在…  相似文献   
7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31例上皮性卵巢癌、17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及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VEGF蛋白质及核酸表达水平。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VEGF和VEGF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16/31)和48.4%(15/31),与良性肿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皮性卵巢癌中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与淋巴结转移及腹水量密切相关(P〈0.05),而在不同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中无明显差异(P〉0.05)。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状况与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亦无相关性(P〉0.05)。结论VEGF蛋白质及其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水平表达,且其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及腹水量密切相关,可作为卵巢癌侵袭性评估的指标之一,为VEGF及其受体作为卵巢癌的治疗靶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9.
E-cadherin和α-catenin及β-caten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上皮性钙黏素(E-cd)及α-连接素(cat)、β-cat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结果:60例乳腺癌组织中E-cd、α-cat、β-cat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1.7%、61.7%和70%,E-cd的表达与乳腺癌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05~0.0005,α-cat、β-cat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如果将E-cd、α-cat和β-cat作为一类蛋白分析,这类蛋白分子的异常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E-cd表达下调在乳腺癌浸润、转移中有重要作用,E-cd单独表达下调足以破坏E-cd/cat复合物的功能,导致癌细胞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80.
目的实验观察异氟醚对去内皮肾动脉血管平滑肌收缩增强的作用,并观察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异氟醚的作用下细胞内MAPK通路的激活状态,以探讨异氟醚引发肾动脉血管平滑肌收缩增强的可能信号通路。方法①去内皮肾动脉条,3%皂苷处理使膜通透,咖啡因诱除内质网内贮钙,利用10-6钙离子浓度EGTA缓冲液平衡后,应用接近最大的钙离子浓度的EGTA缓冲液使肾动脉条压缩达平衡,加入不同浓度异氟醚EGTA缓冲溶液,观察动脉条张力变化。②1%、3%、5%异氟醚分别作用于培养的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提取细胞内蛋白,Westenblot检测ERK磷酸化的变化。结果异氟醚能使压缩达平衡的肾动脉环张力进一步增强,且与异氟醚浓度呈剂量依赖性。随异氟醚浓度的增加,培养的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ERK1/2(p44/42)磷酸化逐步增强,并随时间增强,在15min后,逐渐下降。结论异氟醚引起的肾动脉血管条收缩增强可能与异氟醚引起MAPK系统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