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9篇
  免费   681篇
  国内免费   230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1797篇
妇产科学   74篇
基础医学   275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889篇
内科学   92篇
皮肤病学   80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110篇
外科学   179篇
综合类   2165篇
预防医学   273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517篇
  39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315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321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408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477篇
  2011年   485篇
  2010年   504篇
  2009年   456篇
  2008年   376篇
  2007年   366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维生素A复合其他微量营养素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重庆市近郊7所幼儿园中随机选取3所,将所有3~6岁、符合纳入标准的350名学龄前儿童作为受试对象。按分层随机的方法,将350名受试儿童随机分成单独补维生素A组(A组)、补维生素A加锌组(AZ组)及补维生素A与多种微量营养素复合物组(AMM组)。3组受试儿童同时连续补充6个月。干预前后分别测量儿童身高、体质量,计算儿童体格发育Z评分,评价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检测血清维生素A、锌、铁、钙和血红蛋白水平;在营养素干预前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儿童的一般情况、家庭状况及饮食习惯等;在营养素干预期间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调查受试儿童膳食营养素摄取情况。结果 24h膳食回顾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3~6岁儿童膳食中维生素A、锌和钙摄入不足。营养素干预6个月后,3组儿童血清锌和铁水平较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Z组血清锌水平的升高幅度高于AMM组(P<0.05)。AZ组及AMM组干预后血清维生素A水平分别升高了(0.05±0.23)μmol/L及(0.09±0.28)μmol/L(P<0.05,P<0.01);单独补充维生素A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升高了(0.03±0.27)μ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M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升高幅度高于A组和AZ组(P均<0.05);AMM组儿童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幅度高于A组(P<0.05)。A组、AZ组及AMM组中儿童营养不良的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3组间变化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复合多种微量营养素的补充对3~6岁儿童营养状况的作用较两种微量营养素的补充未见显著性差异,儿童微量营养素的补充应根据其存在的主要营养问题选择最优营养素组合,以改善儿童营养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s)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住院时间>48 h的220例VLBWIs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院感组88例发生医院感染125例次,医院感染率40.0%,与住院时间相关的医院感染率19.5%.医院感染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66.4%),消化道感染(15.2%)和败血症(12.0%).97株G-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88.3% ~97.9%,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30%.院感组、非院感组抗生素使用强度分别为3.76,2.32;人均抗生素消耗量(1.67±1.21) g/DDD值规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0.62±0.50) g/DD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院感组住院时间(44.38±25.98)d较非院感组(19.05±15.29)d长(P<0.01).Logistic回归表明:住院时间>28 d、机械通气时间>72 h和脂肪乳使用>14 d是VLBWIs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VLBWIs医院感染率高,使住院时间延长,抗生素使用强度和消耗量增加.缩短机械通气、脂肪乳使用和住院时间,可能使VLBWIs医院感染减少.  相似文献   
993.
中国儿童青少年性发育现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性发育现状,比较不同地区性早熟情况。方法: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选择有地域代表的北京、天津、杭州、上海、重庆和南宁六地区6~18岁中小学生共18 707名(男9 812名和女8 895名),按标准化方法测定各年龄组儿童身高、体重、臀围和腰围等数据。采用女性乳房和男性睾丸容积Tanner分期指标衡量青春期发育。采用概率分析法测算男女第二性征出现的年龄中位数及95%可信区间。用精确概率法分析不同地区性早熟发生率,用t检验比较组间不同BMI、腰围计量资料。结果:女孩8岁组以前出现乳房发育的比例为2.91%,男孩9岁以前出现睾丸发育的比例为1.74%。女孩呈现乳房发育B2的中位年龄是9.69(95%CI:9.63~9.75)岁,男孩睾丸达G2期的中位年龄为11.25(95%CI:11.19~11.30)岁。共有80例儿童诊断为性早熟,女孩43例,男孩37例,其患病率为0.43%。北部地区较西南地区发病率高(0.736%vs 0.282%,P<0.05)。三个地区女孩性早熟的发病年龄没有差异,男孩性早熟华东地区发病年龄较早(7.4±0.28)岁。性早熟儿童其BMI的SD值及腰臀比(W/H)较正常同龄儿童高,不同地区性早熟儿童BMI、腰围、腰臀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的性早熟诊断标准适合于评估调查地区的儿童性早熟状况。性早熟发病率及发病年龄在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肥胖与性早熟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早产的严重并发症,不同国家其致盲率不同。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随着新生儿护理及NICU医疗水平的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逐渐升高,ROP发病率也随之升高[1]。许多发达国家已建立了ROP筛查标准,并对ROP患儿予以及时治疗(20世纪80年代的冷冻治疗,20世纪90年代后的激光光凝术)。冷冻治疗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操作复杂,并发症多(如新生儿心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建立重庆地区9~15岁青春发育期男性儿童血清抑制素B的参考范围。方法:收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200例9~15岁男性儿童血清标本,测定其血清抑制素B的水平,按年龄分组进行分析,制定各年龄段参考范围。结果:9~15岁正常男性儿童各年龄段的血清抑制素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后血清抑制素B水平为(339.61±121.69)pg/mL。结论:重庆地区9~15岁青春发育期男性儿童血清抑制素B参考范围为(339.61±121.69)pg/mL。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各实验室需建立自己的血清抑制素B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996.
近半个世纪以来,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的化学疗法取得了巨大进展,许多患者经过治疗获得了长期无病生存。但在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过程中,缓解后复发仍是该病根治的重要难题。多数临床及实验研究将白血病的复发归因于微小残留病及多药耐药,但急性白血病复发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这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也说明白血病"复发"可能还有其他更复杂的机制。本文就急性白血病复发的其他相关机制及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7.
范可尼贫血(Fanconi anemia,FA)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表现为多样化先天畸形、进行性骨髓衰竭、色素沉着症、恶性血液系统肿瘤及实体瘤倾向。该病最典型的特征是对DNA交联剂具有高度敏感性,可产生DNA链间交联(Interstrand Cross-Links,ICL)。目前已发现至少15种FA基因,其编码的蛋白参与特有的DNA修复途径—FA途径,任何FA基因突变或缺失均可导致发病,与此同时DNA链间交联修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难治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疗效、毒副作用。方法:(1)总结2例难治性AIHA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前后的情况。(2)对2例患儿选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每次375 mg/m2,每周1次,共4次),随访利妥昔单抗使用后CD20+细胞、血红蛋白等的变化情况,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AIHA的疗效;同时观察发热、皮疹、感染等毒副作用。结果:2例患儿诊断AIHA后均首先选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初期都能显效,但不能长期维持,需长期依赖激素及输血。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后,2例患儿均能显效,其中1例治愈,1例病情反复,最终死于严重贫血。结论:尽管糖皮质激素是治疗AIHA的一线药物,但激素依赖或难治性病例较常见,因此利妥昔单抗已逐渐成为儿童难治性AIHA安全有效的二线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999.
痰培养是指提取痰液中的细菌进行培养,寻找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在临床工作中,痰培养的应用相当广泛,尤其有利于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诊断[1],培养出的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对临床医师用药有良好的指导意义[2]。但临床实践中,相当一部分痰培养的结果为正常菌群,难以指导临床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000.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并侵犯泌尿道粘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寄生虫等均可引起尿路感染。由于儿童的自身发育特点,其患病率较成人高。尿路感染主要采用抗感染治疗。随着抗感染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给临床尿路感染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就儿童尿路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