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9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97篇
  1篇
中国医学   67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5 毫秒
21.
制剂工艺对独活寄生汤抗炎镇痛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制备的独活寄生汤的抗炎、镇痛药效.方法:用Freund`s 佐剂、醋酸扭体与热板法模型进行抗炎、镇痛作用评价.结果:独活寄生汤具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传统煎剂的药效明显优于原川标合剂制备方法与部标合剂制备方法,尤以后者作用为弱.结论:原川标工艺较合理,现部标工艺制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2.
当归补血汤实验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归补血汤始载于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由当归、黄芪组成,具有补气生血、扶正固本的功效。临床上用于贫血、冠心病、崩漏等疾病的治疗。现将近几年来对该方有关的药学实验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3.
内毒素血症中医病机及治法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蒲晓东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2):1190-1191
内毒素血症是导致重症革兰阴性菌感染转危的重要病理变化,与中医学"温病"、"瘟疫"过程中的一些重症相似.笔者根据文献学习及中医学基本理论提出热毒内盛、瘀血阻滞、气阴两虚是内毒素血症的重要病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是内毒素血症防治的根本治法,并对该治法的作用进行了阐述,以冀对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4.
川芎嗪对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对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排染法测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计数,MTT法测定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对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结果:川芎嗪直接作用于ECV304细胞,其细胞计数、吸光度(A)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川芎嗪作用于VEGF诱导的ECV304细胞,其A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川芎嗪能直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对VEGF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5.
腧穴"空间构筑共振假说"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针灸学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对腧穴的认识和应用更加深入、系统,其中最突出的是依据全息理论发现的诸多微针穴位如眼、耳、鼻、舌、口、手、足、第二掌骨等等;其次,自古以来临床医家总结出的经外奇穴,以其确切的疗效而一直得到应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针灸腧穴现象;再次,一些现代针灸学者创立了除上述微针系统之外,不同于传统腧穴理论的腧穴,且行之有效,如郭效宗的"针灸有效点"(<针灸有效点图解>).受这些医家学者的启发,笔者在临床应用一些非阿是穴、非奇穴的非固定穴位治疗疾病,也能取得很好疗效.显然,上述腧穴理论已超越了传统"以经统穴"理论体系范围,使腧穴学更博大精深.故对之加以系统研究,总结其规律,更好完善腧穴理论,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26.
《艾灸通说》的灸疗观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日本江户时代名医后藤省所著之<艾灸通说>的灸疗观点.方法:通过对日本宝历十三年之日本中立斋刻本之学术思想进行研究,辨其渊源,明其旨归.结论:<艾灸通说>在艾叶的加工、艾绒的制作、艾炷的大小都有一定的技术标准.其学术思想如小炷多灸,中病即止;艾火性质并非燥热,而是温润和平,不但寒证可灸,热证亦可施灸;灸治于外,神应于中等观点,今天在临床上仍然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7.
疫病是由感受疫疠之气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疾病。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内经》就对疫病的发病机制、针刺治疗、预防措施等有详细论述。这些认识对现代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至今仍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8.
川芎嗪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杨丽蓉  徐晓玉  陈刚 《中国药房》2004,15(12):765-766
目的 :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细胞DNA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3H -TdR掺入法 ,测定经川芎嗪注射液作用后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放射性强度 (CPM )值。结果 :川芎嗪注射液可显著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CPM值 ,且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DNA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29.
非典型肺炎温热挟湿证与湿温病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非典型肺炎温热挟湿证与湿温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证候特点、治疗法则进行了辨析,认为非典型肺炎应属中医"风温"、"伏暑"、"春温"等范畴.虽其发病过程的某些阶段可出现类似湿温病的湿热症候,但不属于"湿温",应辨为温热挟湿证,而辨证不准将影响非典型肺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30.
探讨丹参酮Ⅱ_A磺酸钠(tanshinoneⅡ_Asulfonate)对深低温保存大鼠坐骨神经活性以及同种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功能恢复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将SPF级标准雄性SD大鼠坐骨神经片段15 mm,分别在含有不同浓度丹参酮Ⅱ_A磺酸钠(A 0 mg·L~(-1),B 80 mg·L~(-1),C 160 mg·L~(-1),D 480 mg·L~(-1))中低温(-80℃)保存24周,另设有新鲜对照组,通过电镜观察保存后神经超微结构,calcein-AM/PI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活细胞、死细胞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的蛋白表达变化;冻存后神经体外培养7 d,PCR,Western blot法检测NGF,GDNF的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用保存24周的SD大鼠坐骨神经,修复对应的Wistar雄性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A',B',C',D'组),术后16周,电生理检测肌肉复合动作电位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甲苯胺蓝染色分析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和髓鞘厚度,电镜观察再生神经超微结构。结果显示,大鼠坐骨神经保存24周,与A,B组相比,C,D组脱髓鞘、空泡化程度较弱,活细胞数量较多,Bax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与此同时,保存24周后的坐骨神经NGF,GDNF mRNA及蛋白表达,C,D组均显著高于A,B组。同种异体移植16周后,与A',B'组相比,C',D'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量较多,分布广泛、髓鞘较厚,肌肉复合动作电位潜伏期缩短,神经传导速度升高。这表明丹参酮Ⅱ_A磺酸钠对-80℃长期保存的大鼠坐骨神经具有保护作用,能维持保存后神经的生物活性,促进同种异体移植后受体神经再生,其中以中、高浓度(C,D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