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特发性面肌痉挛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51例面肌痉挛的临床资料,术中确认责任血管并减压.结果 本组均能见到面神经出脑干处有动脉血管压迫,其中AICA26例(51.0%),PICA16例(31.3%),VA4例(7.8%),复合型5例(9.8%).43例(84.4%)术后症状完全缓解,8例术后减轻(15.6%).其中4例(7.8%)3周内停止抽搐,3例(5.8%)3月后抽搐停止,1例(2%)一直未完全缓解.随访1年以上,复发1例(2.0%).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是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术中确认责任血管,充分减压和防止副损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2.
目的建立脑穿刺损伤并局部注药大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成熟的wistar雌性大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脑穿刺损伤组,每组10只。脑穿刺损伤组大鼠麻醉后,微型钻钻孔、将针刺入颅内,经顶叶皮层插入脑组织中4 mm,伤及皮层,刺入位置为中线旁开3 mm,额状缝前3 mm,留针2 min,并用X线侧位片和正位片检查刺入位置和深度后退出。正常对照组仅开颅,不致伤。Wistar大鼠脑穿刺后,消毒断头取大鼠皮层细胞原代培养,经纯化后星形细胞传代培养,取第3代星形胶质细胞进行GFPA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鉴定细胞形态,观察脑穿刺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星形胶质细胞的光密度OD值、数密度值。结果经原代及传代培养,获得大量几乎为单一种类细胞,其特点为胞体较大,形状不规则,胞质较丰富,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常偏于胞体一侧,细胞突起较多较长,符合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检测显示GFAP阳性细胞为97%,脑穿刺损伤组原代培养细胞数量增多,脑穿刺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星形胶质细胞的数密度分别为73.41±6.53和51.37±5.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穿刺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星形胶质细胞的光密度值分...  相似文献   
63.
患儿,男,2岁.因多饮多尿、青春发育、生长加速8个月入院.患儿为早产儿,孕31 w,出生体重为2.2kg.出生时阴茎、睾丸较大,入院前8个月出现多饮、多尿.每天饮水约6 000ml,伴外生殖器发育、有勃起,如14岁男孩生殖器大小,身高增长加速,体质量增加,如7岁儿童身高,故来就诊.入院查体:体形较同龄儿童明显偏大,身高110cm,体重20 kg,面部油脂较多,发音低沉,构音欠清晰,唇上有小胡须,喉结突出.阴毛处于青春期Ⅱ期,双侧睾丸长度均为4cm.  相似文献   
64.
HIF-1α对人肝癌 HepG2 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址忠  林菊生  蔡晓坤  李孝生  黄文英 《肿瘤防治研究》2005,32(6):344-345,363,F002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体内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HIF-1α转入人肝癌细胞HepG2中,建立人肝癌裸鼠模型,观察其生长.切除瘤灶、称瘤重.标本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HepG2细胞对HIF-1α敏感,细胞生长速度加快.结论 HIF-1α体内可促进肝癌HepG2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miR-205-5p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以及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调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18 年6 月至2019 年12 月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58 例新发神经胶质瘤患者的胶质瘤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将miR-205-5p mimic转染至U251和T98G细胞,构建过表达细胞模型。采用RT-qPCR检测胶质瘤组织及细胞模型中miR-205-5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miR-205-5p对Runt相关因子2(runt-related gene 2,Runx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05-5p与Runx2的靶向关系。结果 miR-205-5p在胶质瘤组织和胶质瘤细胞U251和T98G中低表达(均P<0.01),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和病理分级有关(均P<0.05)。过表达miR-205-5p可以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Runx2基因是miR-205-5p的潜在靶基因。过表达miR-205-5p可明显下调胶质瘤细胞中Runx2蛋白的表达水平(P<0.001)。结论 miR-205-5p在胶质瘤中低表达,过表达miR-205-5p可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Runx2有关。  相似文献   
66.
《临床医学工程》2015,(4):447-448
目的分析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手术后针对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行早期颅骨修补术(3个月内),对照组患者行晚期颅骨修补术(3个月后)。按GOS评分标准评估患者预后,并观察术后2个月患者的KPS得分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KPS评分为(82.06±13.8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6±13.9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OS预后优良率分别为36.00%和2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00%和14.00%;观察组重度残疾和植物生存发生率分别为34.00%和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00%和9.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2例感染,2例脑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出现4例感染,6例分流管堵塞和2例脑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术可较为明显地改善颅骨缺损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意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发症较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自 1995年 3月以来 ,我科对 156例中重型颅脑疾患病人施行了气管切开术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6例 ,男 95例 ,女 61例 ,年龄 3~ 75a ;其中脑血管意外 39例 ,中重型颅脑外伤 86例 ,颅脑肿瘤 11例 ,其它 2 0例。并发肺部感染 4 5例 (大肠杆菌感染 1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16例、绿脓杆菌感染 4例 ,其它细菌感染 7例 ) ,感染发生率 2 8.8%。置管时间 7~ 62d ,10天内拔管 10 8例 ,30天以内拔管 4 5例 ,30天以上拔管 3例。带管自动出院 4例 ,死亡 14例 ,其余堵管 2 4~ 72小时后拔管。2 护理体会2 .1 妥善…  相似文献   
68.
患者 男,33岁.因1年前无诱因出现头痛、视力下降,无小便增多,尤性功能改变.于2006年12月在本院就诊.查体:左眼视力0.8、右眼视力0.6,无其他神经阳体体征.行头部CT检查示:鞍内偏右见一不规则钙化灶,大小约10.7mm×8mm,蝶窦顶壁变薄,考虑肿瘤钙化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累及鼻窦的面部复杂缺损创面的修复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0年1月—2022年5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5例、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累及鼻窦的面部复杂缺损创面患者, 其中男6例、女3例, 年龄35~69岁, 包括4例钛网外露伴鼻窦损伤患者及5例肿瘤累及鼻窦患者。多学科团队合作充分评估损伤情况后, 对钛网外露患者行钛网去除、鼻窦清创、鼻窦黏膜去除, 对肿瘤患者行肿瘤根治性切除, 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5.0 cm×2.5 cm~18.0 cm×7.0 cm、鼻窦前壁缺损/缺如面积为3 cm×2 cm~6 cm×4 cm、窦腔深1~4 cm。根据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穿支走行情况, 移植股前外侧嵌合皮瓣或股前外侧肌皮瓣(皮瓣面积9 cm×4 cm~19 cm×8 cm、肌肉大小5 cm×3 cm×3 cm~11 cm×6 cm×3 cm)修复缺损, 将供区创面直接缝合。观察术中移植组织瓣类型、受区血管、血管吻合方式以及术后供受区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 随访受区外观与血运以及溃疡、肿瘤复发情况。结果对6例患者行股前...  相似文献   
70.
目的评估颅骨钛夹固定外伤性颅骨骨折片的效果。方法对87例行开颅手术且回置骨瓣的外伤性颅骨骨折患者应用颅骨钛夹回置固定颅骨骨折片,分析其术中操作,术后头部伤口康复及影像学检查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颅骨骨折片固定牢固、平整,头皮切口外观良好,术后影像学检查示回置颅骨骨瓣复位良好。结论用颅骨钛夹固定颅骨骨折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