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气管插管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因气管插管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116例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后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42例患者(占总数的36.2%)设为观察组,与随机抽取42例气管插管后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病例设为对照组,对2组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4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平均插管时间较对照组长,肺部疾病所占比例较对照组大,年龄、治疗方法等比较均有差异,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2例患者气管内分泌物培养显示,其中单一细菌感染者14例,占33.33%;各类细菌混合感染者28例,占66.67%;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感染,本组42例感染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治愈或好转32例,死亡10例,病死率23.81%。结论气管插管通气时间、慢性肺部疾病、年龄大小、安置鼻胃管是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且以革兰阴性杆菌混合感染为主;采取抗菌治疗可改善预后;同时在使用气管插管时应针对上述原因应采取多种预防措施,防止和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2.
总结了5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合并MODS患者的救治与护理体会,包括积极有效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各项指标,监测各器官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遵医嘱做好对症处理,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情绪评估及心理护理,加强管道护理及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认为通过以上积极救治及护理,能够大大提高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合并MODS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内镜下非密集套扎疗法对肝功能B级(Child-Pugh B级)、肝功能C级(Child-Pugh C级)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治疗效果的判断,分析肝功能分级差的患者经套扎治疗后的预后效果是否劣于肝功能分级好的患者。方法 选取2007年至2013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76例,男47例,女29例,平均年龄55岁。试验组:肝功能B级,40例;对照组;肝功能C级,36例,均采用六连发套扎器行内镜下治疗,套扎圈≤6个为非密集套扎。结果 试验组、对照组首次平均套扎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1,P=0.125);两组套扎首次治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5,P>0.05);两组首次套扎总有效率、半年后复查总有效率、1年后复查总有效率、2年后复查总有效率、3年后复查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功能分级的轻重可影响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患者手术治疗后的预后情况。长远看来肝功能B级患者预后较肝功能C级患者好,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静脉曲张套扎治疗前需认真评估肝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5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3):169-171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及对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入住贵州省人民医院ICU的需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共100例,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治疗组在相同的基础治疗外给予每日黄芪注射液20 ml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对照组在同时间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滴。两组患者在入ICU第1、3、5天时分别抽血检测血气分析、血TNF-α、IL-1水平,通过Picco监测EVLWI、PVPI水平,取肺泡灌洗液检测总蛋白含量,记录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90天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入ICU时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3天与第5天时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氧合指数显著增加(P0.05),血TNF-α、IL-1水平,EVLWI、PVPI水平,肺泡灌洗液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黄芪注射液可以降低ARDS患者肺血管通透性,该作用可能与其减轻炎症反应有关,并且可以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55.
氧疗成为接受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支持护理的关键,充足的氧气治疗既可以预防缺氧,改善主要器官因缺氧引起的相关症状,又可造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可见高氧血症与机械通气治疗导致VAP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这篇综述中,通过分析高氧血症的定义、高氧血症与VAP的关系、高氧血症引发VAP的可能机制及潜在的干预措施,为改善接受氧疗的危重患者的预后,降低VAP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分离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BASMCs)的方法.方法 采用木瓜蛋白酶、二硫赤藓糖醇(DTE)、胶原酶(Ⅺ型)两步法急性分离兔SAH后BASMCs.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数量及形态,台盼蓝法测定BASMCs成活率.结果 分离出BASMCs的数量(40.33±10.18)个/200倍视野,镜下观察绝大多数平滑肌细胞呈长梭形,包膜完整光滑,细胞成活率为80%.结论 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分离BASMCs,并获得足够数量的细胞,为SAH后脑血管痉挛(CVS) BASMCs上离子通道的膜片钳研究创建了条件.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CVC)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VC-RBI)的危险因素及预防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5例中心静脉穿刺患者发生导管性感染的资料,并通过导管末端培养与血培养,或通过导管出口部位分泌物培养,分析患者病原菌种类和特点.[结果]25例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中,导管尖端部位感染4例,出口部位感染3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8例.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与感染率无关( P >0.05).置管时间与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R=0.32 ).置管时间<1周,感染发生率为0;≤1周且<1个月感染发生率为24%;≤1个月感染发生率为76%,各时间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CVC-RBI 发生率随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时间延长而增加,并与各种操作、患者自身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系统分析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院内真菌感染特征及相关药物因素,为制定其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检索CBM、CNKI、Pub Med及Embase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按照NOS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Meta分析提取数据。结果:纳入10个研究,1 289例患者,真菌感染505例。纳入3个研究,596例患者,患者死亡构成比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04);纳入5个研究,770例患者,使用三代头孢及碳青霉烯类的患者构成比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44和2.05);纳入8个研究,1 217例患者,联合使用2种或3种抗生素的患者构成比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36和21.40)。纳入7个研究,914例患者,抗生素与激素的平均使用时间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9.23和5.43)。结论:院内真菌感染为COPD患者的重要死亡因素,使用三代头孢、碳青霉烯及2种以上抗生素,抗生素及激素使用时间均为重要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9.
孙琳 《中国医药科学》2012,(20):135-136
目的通过使用中药清胰汤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36例患者的护理,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能有效的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死亡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5月使用中药清胰汤进行辅助治疗的36例患者制定了详细的护理方案,认真落实护理措施,全面记录治疗与护理过程,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6例患者非手术治疗11例,结合手术治疗25例,其中4例死亡,放弃治疗2例,治愈或好转共30例。结论对于使用清胰汤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通过加强对病程变化的监测,制定护理方案,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获得满意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患者小气道通气功能指标,为探讨该病的发病提供依据.方法:住院治疗达到稳定期的单纯COPD患者70例(单纯COPD组),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COPD患者39例(扩张试验阳性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体重指数(BMI)及使用沙丁胺醇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1秒率(FEV/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FEF 50%)、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FEF 25%)肺功能指标.结果:扩张试验阳性组年龄<单纯COPD组(P<0.05),吸入沙丁胺醇前扩张实验阳性COPD组MMEF、FEF50%、FEF 25%较单纯COPD组低(P<0.05);吸入沙丁胺醇后这些指标和单纯COP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发病年龄相对较小,小气道功能较单纯COPD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