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ghrelin对大鼠小肠转运和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肌电活动(MMC)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禁食24 h,观察静脉给予不同剂量ghrelin对小肠转运的影响,及静脉给予ghrelin受体拮抗剂(D-Lys3)GHRP-6对ghrelin作用的影响.采用多道生理记录仪在大鼠清醒、禁食状态下监测消化间期MMC,观察静脉给予ghrelin对胃肠MMC的影响.分别给予阿托品、酚妥拉明、普萘洛尔、L-精氨酸及(D-Lys3)GHRP-6,探讨ghrelin对MMC的作用机制.结果 静脉给予ghrelin剂量依赖性地促进小肠转运,此作用可被(D-Lys3)GHRP-6阻断.静脉给予ghrelin促进胃肠MMC.阿托,品、L-精氨酸和(D-Lys3)GHRP-6不同程度地抑制ghrelin的促动力效应;酚妥拉明和普萘洛尔对ghrelin的促动力作用无显著影响.结论 Ghrelin可促进胃肠运动,这可能是通过胆碱能通路起作用,与NO通路关系密切,ghrelin受体GHS-R参与其促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02.
曹名波  苌新明  董蕾  任莉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6):1357-1359
目的:观察荆花胃康胶丸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的促愈合作用。方法:100只SD大鼠建立胃溃疡模型,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给予生理氯化钠溶液)组、雷尼替丁30 mg·kg~(-1)·d~(-1)组、荆花胃康胶丸10,15和20 mg·kg~(-1)·d~(-1)组,每组20只,另取2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在造模后d 5各组开始灌胃给药或生理氯化钠溶液,bid,连续14 d。用游标卡尺测量溃疡指数(ulcer index,UI),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胃黏膜NO含量,用ELISA法检测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用SABC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荆花胃康胶丸组UI值剂量依赖性的降低,血清和组织NO和EGF含量剂量依赖性的升高。荆花胃康胶丸组溃疡边缘组织EGFR阳性表达的细胞较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增多(P<0.01)。结论:荆花胃康胶丸可能通过促进胃黏膜NO和EGF分泌,维持胃黏膜结构完整;通过上调上皮细胞EGFR表达,加速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03.
厉英超  董蕾  贾皑  苌新明  薛挥 《中药材》2006,29(5):483-485
目的:通过两种不同方法制备中药汉防己甲素(TET)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并对TET-SLN的主要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超声法和高压乳匀法制备TET-SLN。在电镜下观察其形态,用Mastersizer 2000粒度分析仪和Zetasizer Nano电位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用葡萄糖凝胶柱层析法和HPLC测定其包封率,并在室温下放置4周,观察TET-SLN的稳定性。结果:超声法制备的TET-SLN在透射电镜下呈片状,形态不规则,平均粒径为92±6 nm,Zeta电位为-21.11±2.12 mv,包封率为95.27%±1.26%;高压乳匀法制备的TET-SLN呈片状,粒径较小,平均粒径为47±3 nm,Zeta电位为-32.99±2.54 mv,包封率为97.82±1.45%。两种方法制备的TET-SLN室温下放置4周,粒径略有增加(P>0.05),显示了较好的稳定性。结论:超声法和高压乳匀法均适于制备TET-SLN,但高压乳匀法制备TET-SLN具有粒径小、稳定性和包封率高的特点,优于超声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甲基莲心碱对肝星状细胞Collagen-I,TIMP-1及MMP-2 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组、甲基莲心碱低、中、高剂量组(2,6,10 μmol·L-1)。分别加入各组药物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提取总RNA,采用RT-PCR检测Collagen-I,TIMP-1及MMP-2 mRNA表达,并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ELISA检测3个因子的蛋白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DGF可明显增加肝星状细胞Collagen-I,TMIP-1及MMP2 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与PDGF组相比,甲基莲心碱中、高剂量组Collagen-I及TMIP-1 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明显减少,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减少更明显,而甲基莲心碱低剂量组Collagen-I及TMIP-1 表达及分泌无明显变化。与PDGF组相比,甲基莲心碱3个剂量组的MMP-2 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 甲基莲心碱可抑制PDGF诱导的HSC的Collagen-I和TIMP-1的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且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但对MMP-2的表达及分泌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5.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1年4月~2011年9月10年间共诊治的6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并食管狭窄患者的病历资料,对6例患者全部采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对于药物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的3例患者实施了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结果显示,6例患者的食管狭窄均逐渐改善,且无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因此,我们认为,口服糖皮质激素并辅助以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并食管狭窄简便易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病情况,同时评价GerdQ量表对GERD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消化内科门诊老年患者894例,非老年患者1 010例,应用标准方法诊断GERD,比较老年与非老年GERD的症状、发生率及食管酸暴程度;所有GERD患者均进行GerdQ评分。结果 (1)老年患者GERD检出率高于非老年患者(P<0.025);(2)老年糜烂性食管炎(EE)中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及非老年男性(P<0.05),老年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中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及非老年女性(P<0.025);老年患者DeMeester评分高于非老年患者(P<0.001);(3)应用GerdQ量表与标准方法比较,GERD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老年GERD患者的GerdQ评分低于非老年患者(P<0.001)。结论 GERD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老年GERD患者的非典型症状及食管外症状较突出、食管黏膜损害较非老年患者加重;GerdQ量表对GERD的初步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VEGF-460C/T基因多态性与非贲门胃癌的关系。方法研究人群为胃癌(包括胃体癌及胃窦癌)患者159例,对照组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162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VEGF-460C/T基因位点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VEGF-460位点CC、CT和TT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频率分别为3.2%、35.2%、61.6%,在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8.0%、48.2%、43.8%,基因型在两组分布显著不同(χ2=11.454,P=0.003)。TT纯合子在胃癌组分布较对照组明显增高,TT型患胃癌风险是CC型的3.58倍[OR=0.279,95%可信区间(CI):0.095~0.817],是CT型的1.9倍[OR=0.52,95%CI:0.329~0.824]。进一步分析表明携带T等位基因患胃癌的相对危险度是携带C等位基因的1.8倍[OR=0.55,95%CI:0.387~0.792]。基因型分布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 VEGF-460C/T基因多态性T等位基因可作为胃癌易感性的预测指标,但不能作为预后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观察柴胡皂甙d(SSd)对肝癌SMMC-7721细胞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和细胞内Ca2+变化的影响,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方法 肝癌SMMC-7721细胞株经不同终浓度的SSd(2.5、5.0、10.0和20.0 mg/L)作用48 h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荧光染色法观察其凋亡状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COX-2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前列腺素E2含量,免疫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 SSd对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凋亡.同时,SSd可以降低肝癌细胞COX-2蛋白表达和前列腺素E2含量水平,提高胞内钙离子浓度.在2.5~10.0 mg/L作用终浓度范围内,上述作用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可能是SSd抑制COX-2活性,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表达及意义,以及Hp感染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及上述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8例慢性胃炎胃窦及胃体组织中TGF-β1、Smad3、CTGF的表达情况。幽门螺杆菌经13C呼气试验及快速尿素酶法检测。结果 TGF-β1和CTGF在萎缩性胃窦炎中Hp阳性及阴性患者间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非萎缩与萎缩性胃炎患者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CTGF随着萎缩程度的加重阳性细胞数增多。Smad3在非萎缩与萎缩组间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胃体部,TGF-β1、Smad3、CTGF主要表达于固有腺细胞中,在萎缩性胃体炎中可见间质中CTGF,TGF-β1及Smad3表达增多。结论 TGF-β1和CTGF可能在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Hp感染促进及加剧了萎缩性胃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0.
两种方法制备水飞蓟宾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厉英超  董蕾  贾皑  苌新明  薛挥 《医学争鸣》2006,27(23):2150-2152
目的:探索将中药水飞蓟宾(SIL)制备成固体脂质纳米粒(SLN)的方法,并探讨SIL-SLN的主要性质. 方法:分别采用超声法和高压乳匀法制备SIL-SLN. 在电镜下观察其形态,以Mastersizer 2000粒度分析仪和Zetasizer Nano电位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以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和HPLC测定其包封率,并观察SLN的稳定性. 结果:超声法制备的SIL-SLN在透射电镜下呈片状存在,形态不规则,高压乳匀法制备的SIL-SLN呈球状,形态规则. 超声法和高压乳匀法制备的SIL-SLN粒径分别为(165±7) nm和(157±6) nm (P<0.05); Zeta电位分别为(-28.35±2.72) mv和(-35.36±2.68) mv (P<0.001); 包封率分别为(90.59±0.89)%和(95.64±1.33)% (P<0.001). 高压乳匀法制备的SIL-SLN室温放置4 wk后,粒径无明显增加(P>0.05). 结论:高压乳匀法制备SIL-SLN具有粒径小、稳定性和包封率高的特点,优于超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