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2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AIB1(amplified in breast cancer 1)是核激素受体转录共激活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又称作SRC-3、ACTR、TRAM-1、RAC3、NCOA3、P/CIP等。作为新定义的一个原癌基因,它是由anzick SL等在寻找乳腺癌中频繁扩增的基因时最早发现的。大量研究表明,AIB1基因的扩增和过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以在乳腺癌中的研究最多最深入。本文就AIB1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2.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是与果蝇Toll蛋白具有同源性的表达于细胞膜上与免疫系统识别微生物有关的一类受体家族[1].TLR4是其中一种跨膜受体,髓样分化分子88 (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Myd88)为TLR4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主要接头蛋白,TLR4和Myd88相互作用最终介导炎性因子的释放.本实验通过检测TLR4、Myd88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相互关系,探讨TLR4信号转导通路在U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同时为UC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判定提供可靠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浸润性宫颈癌(ICC)组织中KAI1和上皮性钙黏蛋白(epithelia-cadherin,E-cad)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检测76例ICC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NCE)组织中KAI1和E-cad的表达情况。结果:在ICC、CIN和NCE组织中KAI1和E-cad的阳性率分别为42.1%、70.0%、100.0%和40.8%、63.3%、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CC组织的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及不同临床分期KAI1和E-cad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KAI1的表达与E-cad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KAI1和E-cad的低表达或缺表达参与了ICC的发展、侵袭和转移;联合检测KAI1和E-cad对ICC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患者,男,70岁。因左侧腹部疼痛不适1个月,大便不成形,呈黏液血便,无明显消瘦来我院就诊。CT示横结肠脾曲肠管内见一低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局部管壁呈不典型套叠样改变。  相似文献   
75.
目的:检测自噬基因Beclin 1和MAP1LC3在皮肤黑色素瘤中的表达,探讨自噬与黑色素瘤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5例标本(包括正常表皮、表皮痣、放射性生长阶段的黑色素瘤、垂直生长阶段的黑色素瘤和转移性黑色素瘤)中Beclin 1和MAP1LC3的表达。结果随着肿瘤的进展,瘤细胞胞质中 Beclin 1和 MAPLC3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 P <0.05)。正常表皮、表皮痣、放射性黑色素瘤、垂直性黑色素瘤和转移性黑色素瘤中Beclin 1、MAP1LC3的阳性率分别为100%、85%、58%、49.5%、17%,100%、95%、50%、44.4%、17%(P<0.05)。结论黑色素瘤中Beclin 1和MAP1LC3表达与肿瘤的进展呈负相关,且二者表达与预后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 报道1例TFEB易位肾细胞癌并进行文献复习,探讨TFEB易位肾细胞癌的临床及影像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TFEB易位肾细胞癌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PubMed 等为数据来源,通过“TFEB易位肾细胞癌”、“MiT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6p21 translocation renal cell carcinoma”以及“t (6;11)(p21;q12)”等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筛选出从2010年1月以来公开发表的且有影像学资料的中英文文献,分析TFEB易位肾细胞癌的临床及影像特点。结果 本例为男性,54岁,腰痛伴肉眼血尿,CT平扫表现为边界清楚、囊实性肿块,伴出血及钙化,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无远处转移。文献报道的13例确诊病例:男女比例为8∶5;平均年龄为37.8岁;肿块平均最大径约7.7 cm;均进行了手术切除,其中1例术前出现双肺转移,其余12例均无转移。影像学方面,肿块多边界清楚, 以囊实性混杂密度为主,强化方式以持续的轻中度强化为主。结论 TFEB易位肾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非侵袭性低度恶性肿瘤,发生于年轻患者、表现为边界清楚、轻中度强化的囊实性肿块,需要考虑到TFEB易位肾细胞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胆囊肉瘤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6 例胆囊肉瘤样癌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胆囊肉瘤样癌组织病理学上以梭形细胞为主,免疫组织化学提示上皮标记及间叶标记阳性。结论:胆囊肉瘤样癌可以通过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明确诊断。目前治疗手段以根治性切除为主,但是由于该恶性肿瘤发生率较低,仍需搜集相关病例并长期随访跟踪,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或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