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波蓓 《浙江医学》2004,26(1):21-22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发病及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PCR产物斑点杂交技术,检测33例患者42份NIP石蜡和新鲜标本,以及20份正常鼻黏膜组织HPV6、11、16、18、33五个型别的HPV-DNA.结果 NIP组织HPV总阳性率为54 7%(23/42),其中HPV6为19.0%(8/42),HPV11为21.4%(9/42);HPV16为7.1%(3/42);HPV11 16为7.1%(3/42);HPV18 33均为阴性.对照组各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HPV感染在NIP的发病和复发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良性NIP发病与HPV6、11型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2.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眼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近年来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简述眼部致炎机制以及非甾体抗炎药在眼科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范围。介绍几种新型的治疗眼科疾病的非甾体抗炎药滴眼剂,并对眼部疾病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Repose舌骨舌根悬吊术联合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对28例重度OSAHS患者经鼻咽通气管、上气道CT、头颅定位侧位片、电子鼻咽喉镜结合Muller试验确定存在腭咽及舌咽平面阻塞。行R e p o s e系统舌骨和(或)舌根悬吊术+U P P P。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复查上气道CT、多道睡眠图(PSG)监测,手术前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owest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LSaO2)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HI从术前(56.32±15.70)次/h下降至术后(18.67±8.56)次/h,LSaO2从术前(56.37±4.35)%上升至术后(86.03±11.24)%。按杭州会议标准,治愈6例,显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5.7%。术后除1例发生大出血外,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同时存在腭咽及舌咽平面阻塞的重度OSAHS患者,Repose系统舌骨和(或)舌根悬吊术联合UPPP是目前一种有效的外科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母系遗传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分析,进一步探讨线粒体12S rRNA基因对母系遗传药物性耳聋的影响.方法 收集5个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家系,提取基因组DNA,然后进行线粒体DNA全序列和间隙连接蛋白β2(gap junction protein beta 2,GJB2)基因扩增并测序分析.结果 5个家系内和家系间的母系成员在听力损失、发病年龄和听力曲线上存在较大差异.5个家系耳聋发生的外显率分别为17.6%、50.0%、66.7%、31.3%和23.1%,平均外显率是37.7%.线粒体全序列显示家系间存在已知的1555A>G突变和不同的多态性位点,分别属于东亚人群D4b2b、B4c1b1、F3、C1、D5a单倍型.这5个家系没有携带已知的线粒体DNA继发突变,但发现了2个保守性较高的ND1L89T和CO3 A200T突变.而且,GJB2基因上未发现与耳聋相关的突变.结论 这5个母系遗传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中,线粒体DNA继发突变、GJB2基因可能没有影响1555A>G的表型表达.然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线粒体DNA多态性及其他核修饰基因可能对这5个耳聋家系的表型表达起到修饰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普遍开展及人工耳蜗技术的发展,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人工耳蜗及相关手术费用较高,正确的术前评估对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植入耳的选择、手术方案的制定、术后康复效果提高、不必要风险的避免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5].人工耳蜗植入术前颞骨CT、MRI检查是术前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CT、MRI检查及三维重建技术评估内耳及内听道的形态结构、听觉神经发育有无异常,可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科常见多发病,也是小儿致聋的重要原因之一。声导抗检查是反映中耳功能变化,尤其是鼓膜、听骨链对声音的传导情况,能早期反映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耳损害情况[1]。我科自1996年11月~1999年3月用HortmannType87声导抗仪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鼓室压图。静态声顺和声反射进行测试,以探讨其对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意义,现予报告。1 资料和方法1.1 受试对象 临床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132例(213耳),男73例(134耳),女59例(79耳),年龄4~62岁,其中4~8岁85例(16…  相似文献   
17.
人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常表现为皮肤疣、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湿疣等,HPV还与诸如宫颈癌等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HPV型别多,且不同型的HPV引起的疣部位不同,其临床意义也不同。为研究某一病变组织的HPV型别分布,经常要对同一组织标本进行多型别HPV分析,但有时标本量少,或病毒基因拷贝低,使分型无法进行或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为寻求一种更为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我们对41份喉乳头瘤组织和喉息肉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合核酸探针杂交技术进行HPV6型分析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  相似文献   
18.
糖皮质激素鼓室给药治疗突发性聋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鼓室给药(intratympanic glucocorticoids,IT-G)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以IT-G为干预措施治疗突发性聋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IT-G治疗常规治疗无效或未痊愈突发性聋疗效:符合标准的文献5篇,总样本数211,其中鼓室给药组118例,安慰剂组93例,Meta分析示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OR合并=12.41,95%CI=4.32~35.64,P〈0.00001);②IT-G联合全身应用一线治疗突发性聋疗效:符合标准的文献2篇,总样本数154,其中联合给药组76例,全身应用组78例,Meta分析示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合并=3.12,95%CI=0.35~27.60,P=0.31);③IT-G一线治疗突发性聋疗效:符合标准的文献2篇,总样本数119,其中鼓室给药组59例,全身应用组60例,Meta分析示鼓室给药组疗效优于全身应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合并=2.57,95%CI=1.14~5.83,P=0.02);5篇文献对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报道。结论从现有的临床证据来看,尚缺乏证据表明IT-G联合全身应用一线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优于单纯全身应用,IT-G治疗常规治疗无效或未愈突发性聋有效,作为一线治疗突发性聋疗效优于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安全性可能较高,但尚需更多严格设计的、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期打鼾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2月在笔者医院产科门诊建卡登记并分娩的孕妇601例,在妊娠第13周、28周及分娩前调查孕妇睡眠打鼾情况、测量孕妇生理生化指标、监测各孕期胎儿生长发育,并追踪至产后记录新生儿资料。根据孕妇打鼾情况,分为孕早期打鼾组、孕中期打鼾组、孕晚期打鼾组和非打鼾组。结果与非打鼾组比较,打鼾组孕妇BMI、腹围在孕早、中、晚期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收缩压在孕早期无变化,孕中、晚期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在孕早、中期无变化(P>0.05)。孕晚期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打鼾组间孕妇不同孕期BMI、腹围、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化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孕早、中期打鼾组早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打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打鼾组与非打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打鼾组间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中期打鼾组剖宫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打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打鼾组和非打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和孕中期打鼾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均高于孕晚期打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R分析,孕早期、中期打鼾是早产和剖宫产的危险因素。胎儿生长发育及新生儿相关疾病发生率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打鼾使孕妇BMI、腹围增加,血压升高,增加胎儿早产、剖宫产的发生率,应加强打鼾孕妇的围生期保健,早期干预、预防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慢性间歇低氧对幼鼠认知及相关脑区CREB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慢性间歇低氧(CIH)对幼鼠认知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取八臂迷宫训练成功的SPF级健康雄性SD幼鼠40只,随机分为:间歇低氧2周(2IH)、4周组(4IH),对照2周(2C)、4周组(4C),建立IH幼鼠模型,低氧结束后进行八臂迷宫测试,观察海马和前额叶皮层超微结构变化及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mRNA和磷酸化CREB蛋白的表达。结果:4组幼鼠的记忆错误次数比较均有显著差别(均P0.05);IH各组海马及前额叶皮层神经元均出现早期凋亡和变性,尤以4IH组最为明显,对照组则基本正常;与相应对照组相比,2IH、4IH组幼鼠海马和前额叶皮层CREB mRNA和p-CREB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且以4IH组最低(均P0.01),差异显著,两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间歇低氧诱导海马和前额叶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还下调CREB的基因转录和抑制CREB蛋白磷酸化,抑制记忆相关蛋白的合成,这可能是引起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