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4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200篇
预防医学   9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18篇
中国医学   121篇
肿瘤学   1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余洪  余国峰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90-92+9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脑血管痉挛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对患者TE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脑血管痉挛患者36例,采取常规治疗,在入院第二天采用芳香开窍药嗅吸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是30例健康志愿者。观察患者的内皮素含量与正常值之间的差异,两组患者之间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患者的TES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内皮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研究组T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脑出血管痉挛患者内皮素含量以及血液流变学显著改变,加大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需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析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的改变,血脂相关参数的改变,加深对高脂血症引起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病机制的认识.方法 30例高脂血症患者为观察组,30 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红细胞表面超微结构,比较两者的差异,并对血脂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总胆固醇分别为:(6.85±1.37)mmol / L、(4.19±0.64)mmol / L(P<0.01);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为:(4.26±1.46)mmol / L、(1.54±0.38)mmol / L(P<0.01);扫描电镜下,呈圆拱形锅盖状异常形态红细胞明显增多,部分红细胞互相粘连呈串状或簇状,对照组红细胞形态多呈双凹圆盘状.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红细胞表面超微结构显著改变,可能是导致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红细胞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普通外科老年病人手术前后营养风险筛查和病人营养状况恢复情况以及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对684例符合条件的普通外科老年手术病人于入院后24小时和术后进行NRS2002评分,并通过对病人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的变化,观察病人手术前后机体营养恢复情况,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术前NRS2002评分≥3分者173例(25.3%),<3分者511例(74.7%);术后NRS2002评分≥3分和<3分者分别为316例(46.2%)和368例(45.7%).在术前NRS2002≥3分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在NRS2002<3分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9%.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P<0.05).术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的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 普外科老年病人存在的营养风险较高,术前NRS2002≥3分的病人营养状况恢复慢,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在胆系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照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1/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6/20)(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腹胀、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具有可靠的疗效,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儿童、青少年近视与调节幅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志刚 《临床医学》2008,28(3):86-87
目的 研究儿童、青少年近视与调节幅度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来我院就诊的7~18岁近视儿童、青少年56例,用负镜片法测量其调节幅度,然后行"晶体操"训练一个月后重复测量.结果 近视组训练前调节幅度为(5.5±1.0)D,训练后为(9.2±1.6)D,与正常组的调节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晶体操训练前后调节幅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的调节表现相对低下,可通过训练提高眼的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手术患者呼吸抑制的半数靶浓度。方法择期拟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50例,年龄23~67岁,体质量45~73 kg,ASA分级1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瑞芬太尼组( R组)和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组( RD组),每组25例。 R组和RD组切皮前分别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和右美托咪啶0.8μg/kg,输注时间10 min,同时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设为2μg/mL,12 min后开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R组和RD组初始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2.5μg/L和3.0μg/L,待血浆靶浓度达峰后切开颈部皮肤,30 min内观察呼吸抑制情况,无呼吸抑制下一例患者采用高一级浓度,有呼吸抑制则下一例患者采用第一浓度。计算瑞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半数靶浓度(EC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RD组瑞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EC50为1.7μg/L,95%可信区间为1.5~1.9μg/L;R组瑞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EC50为2.5μg/L,95%可信区间为2.2~2.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P<0.01)。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2.0 mg/L)下,微泵输注右美托咪啶0.8μg/kg可降低瑞芬太尼引起甲状腺手术患者呼吸抑制的EC50。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徒手锥颅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对徒手锥颅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结果头皮出血10例;硬膜外出血4例;穿刺通路出血9例;再出血24例;颅内感染1例;低颅压3例;气颅5例;死亡2例。结论徒手锥颅微创引流术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50例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芬太尼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组采用右美托咪定0.2~0.6μg/(kg·h)持续泵入。咪达唑仑组采用0.08~0.10 mg/(kg·h)咪达唑仑持续泵入。采用Ramsay分级标准对两组患者镇静效果进行分级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详细记录两组患者芬太尼用量、达到理想镇静所需的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镇静期间呼吸及循环系统功能的变化及其他不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镇静满意率为97.33%,咪达唑仑组镇静满意率为96.00%,两组镇静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P<0.05),达到理想镇静所需时间及停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咪达唑仑组(P<0.05)。两组患者呼吸抑制、平均动脉压下降、SpO2下降及恶心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右美托咪定组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用于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治疗,镇静效果满意,可以达到理想镇静时间及易唤醒时间短,谵妄发生率低,可减少芬太尼用量,而且对患者呼吸及循环系统影响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ICU镇静剂。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得宝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应用玻璃酸钠联合得宝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以往单纯应用玻璃酸钠和得宝松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对比分析三种用药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及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玻璃酸钠组和得宝松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值明显高于玻璃酸钠组和得宝松组(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平均值明显低于玻璃酸钠组和得宝松组(P<0.05或P<0.01);全部病例未见全身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三组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和得宝松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在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和比较胃镜下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喷洒与注射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该院收治的92例ANVUGIB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胃镜下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的临床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胃镜下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喷洒的临床药物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显效率57.45%(27/47)和总有效率91.49%(43/47)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8.51%(4/47)则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91.49%(43/47)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再出血率6.38%(3/47)和急诊手术率2.13%(1/47)则均有所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部不适、大便频繁、胀气和血压不稳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65%(5/47)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胃镜下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治疗ANVUGIB较喷洒给药疗效更为确切,且预后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