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局部麻醉药主要包括酯类和酰胺类。在局部麻醉药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主要有两大类,神经毒性和心血管毒性。所以,局部麻醉药在应用过程中,要严格注意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以提高局部麻醉药的应用效果。局部麻醉在临床应用广泛,而  相似文献   
62.
肿瘤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6,自引:2,他引:86  
目的 对135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置管成功率、延长导管留王时间.方法 2003年5月至2006年12月,对我科室135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5例中,发生机械性静脉炎者占17.0%,导管相关性感染者占7.4%,导管堵塞者占3.7%,血栓形成者占1.5%,导管破损者占5.2%.经统计学分析,穿刺时静脉的选择、不同的护理方式与并发症的发生丰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穿刺时应选择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并注意采用正确的护理方式,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3.
施贝德  唐婷婷  潘红斌 《新中医》2021,53(11):117-119
目的:观察润便汤治疗癌症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出杭州市下城区中医院和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诊治的78例癌症便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成A组与B组各39例,A组予以酚酞治疗,B组予以润便汤治疗,对比2组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便秘改善情况(开始排便时间、大便形态复常时间、1周排便次数)及初次排便不良发生率(用力排便、大便干结、有不尽感、有阻塞感)。结果: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前下降,B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低于A组(P0.05)。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开始排便时间及大便形态复常时间均短于A组,且1周排便次数多于A组(P0.05)。B组初次排便不良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润便汤治疗癌症便秘的疗效理想,可快速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便秘情况。  相似文献   
64.
子宫肉瘤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少见,病理类型多种,常见的有子宫平滑肌肉瘤(LMS)、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和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MMT),少见类型有横纹肌肉瘤、血管内肉瘤、淋巴管内肉瘤等。子宫肉瘤早期术前诊断困难,常易被误诊为子官平滑肌瘤,而延误病情或施以不彻底的手术,影响其预后。回顾性分析51例子宫肉瘤患中的36例误诊情况,以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65.
目的评价应用无线镇痛系统微控皮下吗啡给药对难治性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2~10月在本院接受无线镇痛系统及终端电子泵持续皮下泵注吗啡治疗的19例难治性癌痛患者以代替其口服吗啡药物,观察疼痛缓解时间、程度及缓解率与给药调整完成时间和不良反应,并记录比较治疗前后3 d疼痛评分(VAS)及24 h吗啡总用量。结果使用镇痛泵后平均疼痛缓解时间35 min;应用镇痛泵前后VAS评分分别为7(1)分和1(1)分(P<0.01),治疗前后吗啡日用量分别为(92.6±21.3)mg(口服剂量)和(31.0±9.34)mg(皮下给药)(P<0.01);治疗后各观察点间VAS评分与吗啡用药量比较无显著差异;疼痛缓解率为94.7%(18/19),平均给药量调整完成时间38.4 h;不良反应发生主要为便秘、恶心呕吐、尿潴留和精神症状。结论无线镇痛系统皮下吗啡给药可有效控制难治性癌痛,具有安全、高效、方便、稳定持久的优点,并降低难治性癌痛患者的吗啡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66.
目的调查跨院联合基地培养的肿瘤专科护士专科领域护理实践现状,为合理设置专科护理岗位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肿瘤专科护士护理实践情况调查问卷,选取2010年至2012年浙江省肿瘤专科护理培训基地获得肿瘤专科护士合格证书的49名浙江省学员进行调查。结果医疗机构可提供专科护理案例基本足够;专科护士岗位基本分布在临床,34名专科护士的专业领域实践时间占2/3以上;专业领域实践主要涉及9个方面的护理职能,以化疗护理为主(占93.88%);专科工作团队以科室同事为主。结论肿瘤专科护士岗位分布基本合理,临床护理实践涵盖面广,团队工作模式基本形成,但工作职责需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67.
目的了解浙江省男护士就读在职研究生的学习障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订干预措施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参与障碍普适量表对167名在职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护士就读在职研究生学习障碍得分为(79.91±28.09)分,脱离接触维度得分最高,为(17.89±8.59)分;职称、学历、工作年限是影响男护士就读在职研究生学习障碍的主要因素。结论浙江省男护士就读在职研究生学习障碍处于中等水平,最大障碍为脱离接触。建议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督促在职男护士保持持续学习状态,增强其学习信心。  相似文献   
68.
背景与目的:妊娠黄体瘤(pregnancy luteoma,PL)是罕见的卵巢瘤样病变,易误诊,长期以来未被重视,且国内外文献多为个例报道,本文主要探讨PL的生物学行为,临床病理特征和组织学起源及其鉴别诊断.方法:观察5例P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网状纤维染色的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PL患者均为初产妇,无妊娠史,2例有声音低沉的临床表现.HE染色见瘤细胞均呈多角或不规则形,细胞质丰富,充盈嗜酸性细颗粒,散在分布含伊红色胶质样物的滤泡洋结构,间质由薄壁小血管和纤细的纤维组织构成.1例行网状纤维染色,阳性着色位置为瘤细胞巢周围而非单个肿瘤细胞周围.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Vimentin、α-inhibin、calretinin、WT-1、CD99和AE1/AE3呈阳性表达,EMA不表达.结论:PL为妊娠后期卵巢黄素化细胞的结节状增生,并非真性肿瘤,于产后可自行消退,孕妇或女婴可能会有男性化表现.妊娠期出现卵巢明显增大,无论伴或不伴有男性化体征时,均应首先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必要时术中可做活检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以避免误诊致切除卵巢或过早终止妊娠等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69.
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宫颈癌患者中HPV感染率及型别分布进行研究,探讨宫颈癌患者HPV多重感染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09年4月浙江省肿瘤医院因宫颈癌就诊且有临床病理确诊的患者171例,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HPV感染进行基因诊断和分型,并进一步比较HPV多重感染、单一感染、无感染者在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上的差异.结果:171例宫颈癌患者中HPV感染者为122例(71.35%),其中单一感染者103例(60.2%)、多重感染者19例(11.1%);HPV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最常见(15例)、三重感染及四重感染各2例.单一感染主要是HPV16、18、58,多重感染主要是HPV16+58/52.无论是单一感染还是多重感染,均以含HPV16为主要的感染型别.年龄≥52岁宫颈癌患者中HPV多重感染的比例明显高于<52岁患者,且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淋巴结转移上,HPV多重感染与单一感染或无感染者之间均无差异.结论: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癌患者年龄有关,但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等预后因子均无关系,可能是独立的预后预测因子.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适合临床筛查HPV感染及对HPV进行基因分型.  相似文献   
70.
背景与目的阿米福汀(Amifostine)是否影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 NSCLC)放疗疗效并降低放疗相关副反应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阿米福汀在局部晚期NSCLC放疗近期疗效及预防放疗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检索Medline、CENTRAL(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欧洲肿瘤协会(EMSO)官方网等,检索公开发表的有关局部晚期NSCLC放疗期间应用阿米福汀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应用Stata11.0统计软件分析阿米福汀对放疗近期疗效及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最终纳入9项研究,阿米福汀组患者381例,对照组388例。涉及近期疗效的研究8项,阿米福汀组患者328例,对照组333例。结果显示放疗期间接受阿米福汀治疗的患者完全缓解(complete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response,PR)和客观缓解(objectiveresponse,OR)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risk,RR)分别为1.16(95%CI:0.90-1.50,Z=1.07,P=0.29)、1.02(95%CI:0.87-1.19,Z=0.21,P=0.83)和1.06(95%CI:0.97-1.17,Z=1.31,P=0.20)。涉及放疗副反应研究7项,阿米福汀组患者367例,对照组371例,放疗期间接受阿米福汀治疗的患者3级-4级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的RR分别为0.51(95%CI:0.37-0.72,Z=3.88,P<0.001)和0.51(95%CI:0.26-0.99,Z=1.98,P=0.04)。结论阿米福汀可以降低NSCLC放疗中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但不降低放疗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