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8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是利用食管与左心房解剖密切的关系,经食管间接起搏心房来进行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心房是此项检查的首要参与者,如果期前刺激无法激动心房,而以起搏心房为根本的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就失去了有效起搏心脏的基础,无法得到正确的电生理结果。本文报道2例房室结双径路患者,由于其有效不应期短于心房,在房室结双径路进入有效不应期前,心房已进入有效不应期,使得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现象被掩盖,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SD大鼠甲状腺组织的激素分泌、信号蛋白表达及形态结构等影响。方法:通过对胺碘酮低剂量组(50mg.kg-1.d-1)及高剂量组(200mg.kg-1.d-1)的SD大鼠14周的饲养,取静脉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取甲状腺组织观察Bcl-2蛋白的表达及Caspase-3蛋白活性高低,并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用药后SD大鼠外观出现脱毛、行动迟缓、体重下降,血清总蛋白下降;FT3随胺碘酮剂量的增大而下降,FT4在低剂量组略有增高,而在高剂量组则下降;Bcl-2蛋白表达在用药组均增强,而凋亡效应因Caspase-3活性无差异。结论:胺碘酮对SD大鼠甲状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甲状腺激素代谢受抑制,且随剂量的增大而明显,此时甲状腺组织Bcl-2蛋白表达增强,而Caspase-3细胞凋亡效应因子尚未启动。  相似文献   
13.
胸闷胸痛是临床常见症状,既可以是冠心病的多见表现,也可以是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的常见症状。有研究显示,在胸痛患者中,有近60%为非心源性胸痛[1],在非心源性胸痛患者中,14%为惊恐障碍,14%为躯体化障碍,5%为重度抑郁[2]。笔者采用乌灵胶囊治疗临床表现胸痛,但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且合并情绪障碍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心房颤动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非瓣膜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患者发生栓塞风险是健康人群的5~6倍。抗栓药物治疗能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目前国内心房颤动患者总体抗栓治疗率不高。本文旨在观察通过持续质量管理提高心房颤动抗栓治疗率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心肌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的表达及亚细胞分布的影响。方法18只SHR随机分为对照组(n=6),低剂量缬沙坦组[SHRL组,10mg/(kg·d),n=6]和高剂量缬沙坦组[SHRH组,30mg/(kg·d),n=6],由6月龄喂养至8月龄,处死后分离心脏,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Werstern blot方法,观察左心室心肌细胞GRK2的表达及亚细胞分布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HRL组及SHRH组左心室心肌组织总蛋白、浆蛋白及膜蛋白GRK2表达水平有明显减少(P<0.05),SHRH组较SHRL组减少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 SHRL组及SHRH组GRK2在心肌细胞膜上分布减少,SHRH组较SHRL组进一步减少。结论缬沙坦能减少SHR左心室心肌细胞GRK2的表达及在细胞膜上的分布,这可能是逆转心肌肥大及心室重塑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郑继锋 《临床医学》2007,27(3):64-65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动态血压变化。方法CHF患者48例,依心功能分为A组(心功能Ⅱ级)、B组(心功能Ⅲ、Ⅳ级)和C组(晚期心力衰竭)作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各组的动态血压变化规律。结果伴随心功能的变差,收缩压均值呈下降趋势(C组〈B组〈A组),但三组之间24h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平均收缩压A组较B组低,C组较B组低,A、B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在A组有10例(占53%),B组有15例占(88%),C组有7例(占58%),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血压的发生率在三组中呈升高趋势,A、B组低血压负荷接近,但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HF时,血压的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并与CHF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晚期心力衰竭容易发生低血压,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可有效监测晚期CHF患者治疗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及血压降低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RNA干扰(RNAi)介导的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基因沉默对高脂肥胖大鼠瘦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用5周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下丘脑注射SOCS3基因RNA干扰慢病毒(LV-shSOCS3),高脂饲料喂养;阴性组:下丘脑注射阴性序列慢病毒(LV-negtive),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下丘脑注射生理盐水,高脂饲料喂养。饲养8周末,检测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瘦素,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各组下丘脑内SOCS3和瘦素受体(OB-Rb)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体重、瘦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阴性组和对照组(P<0.05)。实验组下丘脑的SOCS3mRNA水平低于阴性组和对照组(P<0.05)。实验组下丘脑的OB-RbmRNA水平高于阴性组和对照组(P<0.05)。而阴性组和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下调SOCS3基因可以减轻高脂肥胖大鼠瘦素抵抗,对肥胖症可能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4 8岁。反复心悸、胸闷2年,发现血小板减少5个月入院。患者2年前无诱因下出现心悸、胸闷,查心电图示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 ,当时体检无特殊阳性体征,由他院转入我院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但仍有胸闷、心悸发作。患者术后2年来院检查起搏器功能时发现血小板(2 8×10 9/L)显著减少。体检:发育正常,左锁骨下及左颈部扪及多枚黄豆大小淋巴结,无压痛,活动度可心肺、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伴Ⅲ度AVB ,房室顺序起搏心律,起搏感识功能良好,室性早搏。心电监护及动态心电图提示部分窦性激动能通过…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 1例具有双向性传导的房室结内双径路伴逆向慢径路文氏现象的心电图表现 ,阐述了顺向性、逆向性房室结内双径路传导的诊断线索  相似文献   
20.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是一种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左心室流出道(ieft ventricular outflow-tract gradient,LVOT)梗阻为特点的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难治性心绞痛、晕厥,甚至猝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