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群体干预和社区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频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就诊或出院回家后到社区接受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群体干预和社区管理,对比两组患者mMRC分级量表评分、肺功能检测结果及1年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频率。结果干预管理1年后,观察组mMRC评分和肺功能好于对照组,同时1年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病住院次数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群体干预和社区管理能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频率。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学生人际容纳状况的差异性。方法采用自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一般资料调查表和Fey编制的容纳他人量表和被他人容纳量表对336名学生进行调查,按照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际容纳首期评价(71.72±2.9)分、后期评价(79.37±2.4)分。容纳他人、被他人容纳、人际容纳总分,三校生均高于普高生(P0.05),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P0.05),学习成绩优秀者高于成绩一般者(P0.05)。与首期评价相比,各类型学生经过专业后期教育与临床实习,人际容纳总分明显提高(P0.05),普高生与三校生比较已无差异,而非独生子女仍高于独生子女(P0.05),学习成绩优秀者仍高于成绩一般者(P0.05)。三校生、非独生子女、学习成绩优秀者容纳他人与被他人容纳呈正相关(r=0.298~0.419,P0.01)。普高生、三校生、单亲家庭、独生子女与学习成绩优秀者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后期教育对提高学生人际容纳起积极作用,同时高职教育应针对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携带长段骨间后动脉的游离骨间后动脉皮瓣桥接修复手指掌侧皮肤,以及双侧指动脉同时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携带长段骨间后动脉的游离骨间后动脉皮瓣,桥接修复了6例手指掌侧皮肤及双侧指动脉同时缺损的患者.皮瓣的切取面积为3.5 cm×2.0 cm~6.5 cm ×3.0 cm.供瓣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6例移植的皮瓣术后均未发生血管危象,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均一期愈合;6例桥接修复指动脉缺损的手指血供和回流良好.4例获得1 ~12个月(平均7个月)的随访,移植的皮瓣色泽、质地较好,皮瓣厚度略显臃肿;桥接修复指动脉缺损的手指成活良好;大部分患者供、受区的外形及功能恢复较为满意.结论 携带长段骨间后动脉的游离骨间后动脉皮瓣桥接移植,可收到覆盖创面和改善或重建血供的双重功效,为手指掌侧皮肤及双侧指动脉同时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本文测定了64例糖尿病患者24小时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及其同功酶NAG-B含量。结果表明:在糖尿病早期即有尿NAG活性增高。在糖尿病伴肾损害者,尿NAG、NAG-B活性均明显上升。同时还讨论了血清NAG活性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影响髋臼及骨盆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87例髋臼及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前DVT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术前DVT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287例手术患者术前37例检出DVT,发生率为12.89%。DVT组年龄40岁以上各组比例明显高于非血栓患者(P<0.05),术前卧床时间30d以上比例最高(P<0.05),合并高凝状态疾病组、合并其他创伤组、高能创伤组、吸烟组比例明显高于非血栓患者(P<0.05),D-D二聚体<500μg/L、术前抗凝预防措施组比例明显低于非血栓患者(P<0.05)。年龄、合并高凝状态、合并其他创伤、D-D二聚体水平是术前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前抗凝预防措施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髋臼及骨盆骨折患者术前存在较高DVT形成风险,并与年龄增长、D-D二聚体水平升高、高凝状态及合并其他创伤密切相关,应加强重点人群的预防和筛查,术前低分子肝素抗凝预防治疗能有效降低DVT发生,但应结合出血风险,制定合理预防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踝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的踝部骨折患者22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采取随机对症护理,干预组在围术期着重实施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①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观察:制定健康教育干预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肢的体位摆放、患肢血液循环、牵引和固定的注意事项、术前准备事项、伤口的观察及下肢关节和肌肉收缩功能的锻炼、出院后注意事项等内容,满分100分,80分以上优,60-80分良,60分以下差。②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操作技术、工作责任心、语言沟通技巧、入院宣教、文明礼仪、基础护理等,满分100分,≥90分满意,80-89分较满意,不满意〈80分。③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SAS进行评定。SAS评分〈7分为无焦虑,7-13分为轻度焦虑,14-20分为中度焦虑,〉20分为重度焦虑。结果干预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轻度焦虑率占54.5%、无焦虑率27.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的优良率达90.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90.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踝部骨折的围术期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比较局部漫润麻醉及静脉推注异丙酚麻醉两种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行人流术的早孕孕妇随机分为局麻组和静脉麻醉组,每组80例。局麻组采用2%利多卡因5mL。在宫颈旁3、9点处局部注射;静脉麻醉组采用先推注1%利多卡因3mL,随后1.5-2.0mL异丙酚诱导。半分钟内静脉注入异丙酚2.0mg/kg,直到麻醉起效,术中必要时加异丙酚30-50mg,以维持麻醉深度。结果:两组麻醉方法均能满足手术要求。局麻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静脉麻醉组(P〈0.05)。静脉麻醉组生命体征变化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中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麻醉行人工流产手术安全、无痛,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逆心静脉穿刺方法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将2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0例,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向心静脉穿刺方法,观察组采用逆心静脉穿刺方法.将两组的评估指标:穿刺成功率、针头固定、影响手活动度、重穿刺、输液速度影响,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穿刺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头固定、影响手活动度、重穿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对输液速度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逆心静脉穿刺方法在对手背近指关节附近的浅、小静脉中效果优于向心静脉穿刺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臭氧消融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基础护理、泌尿系统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等措施,规范护理接受臭氧消融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男45例,女27例。年龄19~61岁,中位数32岁。病变节段,L3~412例,L4~526例,L5S115例,L3~4、L4~56例,L4~5、L5S17例,L3~4、L4~5、L5S16例。病程6个月至17年,中位数9个月。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及腰椎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住院时间3~5 d,中位数4 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中位数8个月。均未出现压疮、泌尿系统感染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采用Mac Nab标准评定疗效,优64例、良4例、可2例、差2例。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消融联合射频热凝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