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149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153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甲状腺未分化癌(AT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病迅速,预后差,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分子靶向治疗为ATC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乐伐替尼在治疗ATC患者临床试验中疗效良好;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BRAF)基因抑制剂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治疗BRAFV600E阳性ATC患者的有效性已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2021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甲状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提出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可作为治疗BRAFV600E阳性ATC患者治疗的首选方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应用于高肿瘤突变负荷甲状腺癌治疗,可作为程序性死亡蛋白1高表达ATC患者的首选方式;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抑制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靶向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及新型血管阻断剂康布瑞汀磷酸二钠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本文综述了目前ATC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2.
慢性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给患者和社会都带来较大的负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因此,慢性疼痛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之一。三磷酸腺苷(ATP)是一种重要的疼痛信号物质,ATP可作用于P2X受体产生效应。近年来研究发现,P2X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炎性痛、癌痛及内脏痛等慢性疼痛的痛觉形成、传导和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慢性疼痛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P2X介导慢性疼痛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肝硬化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36例肝硬化伴SIR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病情转归分为死亡组(52例)与存活组(8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肝硬化伴SIRS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的白蛋白、胆碱酯酶水平分别为(27.68±4.84)g/L和(2647.12±1 057.18)U/L,均低于存活组(t=0.007,P<0.01;t=0.017,P<0.05);死亡组血肌酐(Cr)、空腹血糖水平、白细胞总数、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175.40 μmol/L、5.43 mmol/L、8.10×109/L、24.00 mg/L和1.20 μg/L,均高于存活组(Z=0.000、0.000、0.009、0.012和0.013,P均<0.05);此外,死亡组的中性粒细性百分比、肝性脑病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Child-pugh C级比例、败血症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和多部位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6.73±14.02)%、28.85%、34.62%、44.23%、34.62%、73.08%和90.38%,均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009、x2=28.950、42.810、18.260、16.680、41.177和78.440,P均<0.05).成组Logistic逐步回归筛选结果有意义的因素为:Cr>165 μmol/L (OR=6.590,95%CI:1.907~22.778)、消化道出血(OR=29.207,95%CI:4.506~189.290)、CRP>25 mg/L (OR=9.757,95%CI:1.732~54.969)、PCT>1 μg/L(OR=20.350,95%CI:2.617~158.264)和多部位感染(OR=30.760,95%CI:2.934~322.572).结论 Cr>165 μmol/L、消化道出血、CRP>25 mg/L、PCT>1 μg/L和多部位感染是肝硬化伴SIR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及消毒供应中心(CSSD)质量追溯系统平台建立的外来器械追溯信息化模块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1-31日应用外来器械追溯信息化模块前单个外来器械回收时间及护理人员使用满意度数据,与2019年5月1-31日应用外来器械追溯信息化模块后的各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外来器械追溯信息化模块应用后,单个外来器械回收时间较应用前缩短(P0.001);护理人员使用满意度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外来器械追溯信息化模块的建立规范了对外来器械的处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来管控操作质量,实现严谨的追溯闭环管理,有效缩短了单个外来器械回收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使用满意度,为外来器械的使用提供了更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85.
陈浩  王瑶  赵璐 《浙江临床医学》2023,(11):1632-1634
目的 观察睾丸微石症患者睾丸钙化程度变化情况。方法 对37例睾丸微石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睾丸钙化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弥漫性睾丸微石症患者20例,12例钙化程度增加,4例钙化程度减少,4例无明显变化;局灶性睾丸微石症患者17例,其中6例钙化程度增加,11例无明显变化;有16例未成年患者在随诊期间发生了睾丸发育,其中11例钙化程度增加,2例钙化程度减少,3例无明显变化。结论 弥漫性睾丸微石症患者的睾丸钙化程度会增加,患有睾丸微石症的未成年人在睾丸发育过程中有钙化程度增加的风险,对这两类患者应注重随访。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2年11月至2020年4月145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生活行为因素、基础疾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BMI、生活行为因素、基础疾病与前列腺癌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PSA与前列腺癌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以截断值23.725 ng/mL为界做K-M分析,绘制生存曲线,结果提示PSA值影响生存时间。COX回归分析提示PSA≥23.725 ng/mL的患者死亡风险是PSA<23.725 ng/mL患者的2.895倍。结论 本研究对指导临床诊断和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7.
<正>巨噬细胞作为机体固有免疫细胞,具有杀灭外来微生物、呈递抗原并激活淋巴细胞、清除细胞碎片、促进修复和新血管生成的功能,在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1-2]。在炎症和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可分化为两种不同的亚型:经典激活型(M1)和交替激活型(M2)[2]。M1通过释放炎症细胞因子促进Th1反应;M2参与炎症缓解过程、组织重塑以及纤维化的形成[3]。CD163作为M2活化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88.
自1994年AbumiK 等^[1]和JeanneretB等^[2]。分别报道应用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以来,它以其独特的三柱稳定优势,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由于相关解剖结构复杂,毗邻有重要血管神经,技术难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艾司氯胺酮在顽固性失眠伴抑郁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顽固性失眠伴抑郁症患者68例,男26例,女42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艾司氯胺酮组(DE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生理盐水组(DS组),每组34例。两组分别用麻醉诱导睡眠平衡术治疗3个疗程,分别给予微泵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持续10 min以诱导睡眠,继以右美托咪定0.2~1.5μg·kg-1·h-1维持睡眠。DE组同时泵注艾司氯胺酮0.5 mg/kg, DS组同时泵注生理盐水。分别在首次治疗前(T0)、第1疗程治疗后(T1)、第2疗程治疗后(T2)和第3疗程治疗后(T3)采取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估睡眠状况,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视觉模拟抑郁量表(VAS-D)评估抑郁状况,分析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血清皮质醇浓度的变化。记录...  相似文献   
90.
癥积是由于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而致的病理产物,原指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