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7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86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344篇
内科学   92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158篇
综合类   665篇
预防医学   265篇
药学   290篇
  1篇
中国医学   196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朱晓静  周梁 《海峡药学》2020,32(1):99-102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AF)患者CYP2C9、VKORC1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药物敏感度的关系。方法根据华法林给药累计剂量,将27例AF患者分为低起效剂量组和高起效剂量组;根据达标时间,分为短起效时间组和长起效时间组。比较高、低起效剂量组和长、短起效时间组CYP2C9、VKORC1不同基因型华法林的起效剂量和起效时间。结果高、低起效剂量组rs1057910(CYP2C9*3)及长、短起效时间组VKORC1 rs9923231基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A基因型比较,CYP2C9 rs1057910 AC基因型华法林起效剂量降低,VKORC1 rs9923231 GA基因型华法林起效时间缩短(P<0.05)。华法林药物敏感度可分为低度敏感、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3种。结论应结合临床实际对口服华法林行抗凝治疗的AF患者进行CYP2C9、VKORC1基因多态性检测,以便从基因类型角度合理分配华法林剂量。  相似文献   
62.
刘超  朱立军 《安徽医药》2020,24(10):2028-2029
目的介绍一种穿刺引流治疗甲下血肿方法,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5年 3月至 2018年 3月苏州明基医院甲下血肿病人 51例,用 5 mL无菌注射器针头,于病指(趾)尖末端进针,挤压,穿刺引流,观察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51例疼痛及肿胀即刻缓解,术后随访 1周,无感染及复发。结论甲下穿刺治疗甲下血肿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和分析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18例疑似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以及109例妇科及皮肤性病科健康体检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支原体培养方法及药敏试剂盒进行检测,并对其抗菌药物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检测的样本中124例女性患者样品检测为阳性,其阳性率为56.88%,对照组患者检测样品中10例为阳性,阳性率为9.1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女性支原体感染患者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多的药物有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和交沙霉素,而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的耐药性较高。结论女性泌尿生殖系统中支原体感染的概率较高,且其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临床上应高度重视支原体感染的检测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并根据其相应结果合理选取抗菌药物,以便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火针结合梅花针放血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采用火针点刺疱疹处及相应节段华佗夹脊穴结合梅花针放血拔罐治疗。结果:经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31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火针为主结合梅花针放血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及其神经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5.
66.
67.
68.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DD组和D组各25例。全身麻醉诱导前15 min,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5 mg/kg,D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5 mg/kg+地塞米松10 mg,术后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记录两组诱导前(T1)、插管时(T2)、拔管时(T3)、拔管后5 min(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观察术后6 h、12 h、24 h、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术前(T1)、术后12h(T2)、术后24h(T3)两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 DD组T3、T4时MAP、HR明显低于D组(P0.05)。DD组术后12 h、24 h、48h VAS评分显著低于D组(P0.05)。DD组T2、T3时P(A-a)DO2明显低于D组(P0.05),而PaO2/FiO2显著高于D组(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用于肺癌根治术,明显减轻拔管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改善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