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51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4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2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诱导的耐受对小鼠骨吸收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骨保护素(OPG)/NF-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表达水平,以及牙槽骨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1×10~9CFU P.gingivalis口内涂布给菌5 d,磷酸盐缓冲液(PBS)洗脱后,再次口内涂布P.gingivalis给菌2 d,构建Balb/c小鼠牙周组织耐受模型。10 d后收集新鲜牙龈组织,采用western bolt检测牙龈组织中IL-1β、OPG和RANKL表达水平的变化。6周后,收集上颌骨,采用亚甲基蓝染色法检测牙槽骨吸收水平的改变。结果:耐受组小鼠牙龈组织中IL-1β表达水平较非耐受组降低,OPG/RANKL比值较非耐受组升高。亚甲基蓝染色结果显示,耐受组小鼠釉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ABC-CEJ)的距离小于非耐受组(P<0.01),说明耐受组小鼠牙槽骨吸收较非耐受组降低。结论:P.gingivalis诱导小鼠牙周组织耐受后,小鼠牙龈组织中骨吸收相关因子IL-1β分泌降低,OPG/RANKL比值升高,抑制了牙槽骨吸收。  相似文献   
22.
23.
随着真菌感染发生率的逐年上升,真菌耐药性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在研究新型抗真菌药物的同时,抗真菌药物的增效剂也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对目前常用的抗真菌药增效剂及其增效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4.
尹颖  周芷萱  陈宁  苗登顺 《口腔医学》2015,35(6):421-424
目的明确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7在小鼠下颌骨发育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影像学、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比较分析了2周龄p27基因敲除(p27-/-)小鼠与同窝野生型(WT)小鼠下颌牙槽骨的表型差异。取下颌骨提取蛋白,利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了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同窝2周龄WT小鼠相比,p27-/-小鼠下颌骨体积增大,矿化显著增强;下颌牙槽骨碱性磷酸酶(ALP)阳性面积和I型胶原(Col-Ⅰ)阳性面积的增加,表明p27-/-小鼠成骨细胞活性和功能显著增加。同时发现Sh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Shh、Patched、Smoothened、Gli2的表达水平在p27-/-小鼠均显著上调。结论结果说明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7能够通过抑制Shh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增殖,发挥负性调控小鼠颌骨生长发育的作用。本研究不仅揭示了p27在调控小鼠颌骨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制,而且为p27作为调节颌骨生长发育的新靶标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5.
近年研究发现骨皮质切开术可以有效加速正畸治疗,该技术以局部加速修复现象为理论基础发展而来,术式在其发展的百年间几经改良。在骨皮质切开的基础上发展出牙周快速成骨正畸,使用这种技术可使正畸治疗时间减少到传统正畸治疗时间的1/3到1/4,增强牙周组织支持,增加骨覆盖,减少牙根吸收,降低复发率。该文综合概述了骨皮质切开发展史,骨皮质切开后牙齿移动的机理与传统正畸的不同之处,以及相关临床、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6.
《口腔医学》2015,(7):550-552
目的研究对接式和凹面肩台式边缘设计在椅旁CAD/CAM中的应用。方法将144颗临床根管治疗术后的患牙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对接式CAD/CAM高嵌体修复,B组行凹面肩台式CAD/CAM高嵌体修复,分析其边缘密合性,牙体、修复体折裂和脱落情况。结果对接式边缘垂直间隙为(80.90±15.99)μm,凹面肩台式垂直间隙为(82.21±15.39)μm,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6~12个月内随访,对接式和凹面肩台式高嵌体的修复体折裂率分别为0%和4.17%;两组牙体折裂率和修复体脱落率均为0%。结论对接式和凹面肩台式边缘在临床上均为高嵌体的可适设计形式,而对接式设计既利于牙体保存又更为简便、易用。  相似文献   
27.
《口腔医学》2015,(9):730-733
目的研究不同光源强度对双固化树脂粘结纤维桩固位力的影响。方法 30颗离体前磨牙,截冠,预备根管,根管充填,BISCO Duo-link双固化粘结剂将BISCO DT light post纤维桩粘固。按纤维桩粘结时使用的固化光源强度不同分成3组:空白组不使用固化光源;低强度组使用600 MW/cm2LED强度固化光源;高强度组使用1 200 MW/cm2LED强度固化光源。沿垂直纤维桩长轴方向将牙根切成1 mm薄片,行薄片推出实验,记录推出力量,计算粘结强度。结果粘结强度:空白组<低强度组<高强度组。空白组、高强度组各自不同深度粘结强度无差别;低强度组粘结强度:根尖<根中<根颈。结论使用双固化树脂粘结剂粘结纤维桩时,固化光源强度增加,有利于增强不同深度粘结剂与桩的粘结强度,增加树脂粘结纤维桩的固位力。  相似文献   
28.
《口腔医学》2015,(7):596-600
钛具有骨整合特性,被认为是最适合的口腔种植材料。然而钛作为一种惰性金属,缺乏足够的生物活性。为了获得更快更好的骨结合,学者们通过各种表面改性技术改变钛表面微形貌,提高其生物活性,增强成骨能力。而对于钛表面改性促进骨结合的内部分子机制,国内外学者已进行大量研究。本文针对钛表面微形貌影响成骨细胞行为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9.
目的:比较不同工作参数下铒激光处理后牙本质小管封闭的效果,探求铒激光即刻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最佳参数。方法:制备54个牙本质盘,0.5 mol/L EDTA脱矿形成敏感牙本质模型。以铒激光的输出功率、照射时间、照射距离为实验指标,设计正交优化实验表,样本随机分成9组,每组6个样本,铒激光照射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评估各组牙本质小管封闭情况。结果:脱矿组牙本质小管口开放,清晰可见,激光照射组牙本质小管表面有明显熔融物沉积,各组牙本质小管封闭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铒激光照射对牙本质小管有一定封闭作用,且受工作参数影响。本实验条件下,照射距离影响最大,最佳工作参数组合是:距离2.0 cm,照射功率0.2 W,照射时间30 s。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制备辛伐他汀温敏性凝胶缓释系统,初步探索辛伐他汀促进牙髓修复的作用。方法:制备辛伐他汀壳聚糖温敏性缓释凝胶,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缓释效果并绘制释放曲线。大鼠磨牙行活髓切断术,分别以载有辛伐他汀的壳聚糖缓释凝胶(简称辛伐他汀缓释凝胶)、壳聚糖/甘油磷酸钠凝胶(简称空白凝胶)、氢氧化钙盖髓,并设对侧为空白对照组,术后1、3、7、14、28 d处死,拍摄X线片,HE染色观察牙髓情况。结果:37℃下,空白凝胶15 min内凝固,辛伐他汀缓释凝胶8 min内凝固。48 h辛伐他汀快速释放,60 d后达到溶质梯度平衡,凝胶内的辛伐他汀持续平稳释放,累计释放率为61.5%。活髓切断术后,氢氧化钙组28 d受试牙根管口见高密度钙化屏障,辛伐他汀缓释凝胶组术后7、14、28 d的根管口见高密度钙化屏障,空白凝胶组未见高密度影像。HE染色结果显示,辛伐他汀组术后7 d盖髓断面牙髓结构正常,成牙本质样细胞向断面聚集并形成早期钙化团块,28 d形成早期钙化桥;氢氧化钙组术后7 d表现为盖髓剂下方断面和髓腔内牙髓组织凝固性坏死现象,失去正常结构,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结论:辛伐他汀缓释凝胶缓释性能良好。作为盖髓剂,其组织相容性好,有促进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