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6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280篇
内科学   15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512篇
预防医学   34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6篇
  1篇
中国医学   184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0 毫秒
31.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12岁,以"舌部肿物2a余,渐进性增大6个月"为主诉于2018年2月8日收入院。患者2a前进食不适发现舌部肿物,因无疼痛麻木、不影响进食和言语,未经治疗。近6个月,肿物渐进性增大,影响咀嚼,遂至本院就诊。专科检查:患者面部左右对称,无畸形,张口度3.7cm,张口型"↓";左舌背前1/3处见约1.0cm×1.5cm肿块,单发,椭圆形,表面光滑,略高于舌背黏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在对24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左西孟旦治疗期间,监测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观察血压、心率、电解质等,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使用左西孟旦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衰症状,24例中有21例病情好转出院,2例因多功能脏器衰竭死亡,1例因严重心律失常行CRTD治疗后出院,总有效率87.5%。结论左西孟旦作为一种新型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在临床用药前需严格把握适应证,用药期间密切观察,防治不良反应,保证治疗效果及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33.
本文通过对汞的危害识别、水银血压计的设计风险、使用风险、水银的泄漏风险及使用者的风险意识几方面的分析,做出了医用水银血压计安全性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34.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300 U/ml(Gla-300)与100 U/ml(Gla-100)治疗非胰岛素类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中国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EDITION AP(NCT02855684)中国亚组分析,在这项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中,非Ins类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474例中国T2DM患者按2:1比例随机予Gla-300(n=315)或Gla-100(n=159)治疗,观察两组26周时的疗效和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自基线至治疗26周时HbA1c降幅的最小二乘均值差为0.05%,达到非劣效性评估终点。26周治疗期间,Gla-300组发生至少1次重度和/或证实夜间低血糖患者比例低于Gla-100组(31.5%vs 42.0%,P=0.03)。两组其余疗效和安全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la-300治疗26周降低HbA1c效果与Gla-100相似,发生夜间低血糖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生物可吸收聚合物涂层药物洗脱支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检索对比生物可吸收聚合物涂层药物洗脱支架(BP-DES)与耐用聚合物涂层药物洗脱支架(DP-DES)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主要结果为靶病变失败率、靶血管血运重建率、靶病变血运重建率以及心源性死亡率,用以评估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共纳入14项随机对照试验,其中3855例患者应用BP-DES,2916例患者应用DP-DES,平均随访时间为2.9年。BP-DES对比DP-DES在整体的靶病变失败率为13.5%比12.8%(RR:1.07,95%CI:0.88~1.29,P=0.50),靶病变血运重建率以及靶血管血运重建率在整体上无统计学差异,根据随访时间小于3年、随访3年以及随访时间超过3年分为3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各个亚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BP-DES对比DP-DES总的心源性死亡率为6.2%比5.4%(RR:1.10,95%CI:0.90~1.34,P=0.35),根据随访时间进行亚组分析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BP-DES对比DP-DES拥有类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5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联合应用,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进行统计,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率及总感染率观察组分别为19.30%及31.58%、对照组分别为30.19%及47.17%,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7d时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为(9.88±1.05)×109/L,7、15d时C-反应蛋白分别为(80.47±7.92)、(19.79±2.20)mg/L,对照组分别为(12.20±1.19)×109/L及(175.58±20.05)、(77.39±9.30)mg/L;治疗15d时患者GCS评分观察组为(12.43±1.97)分、对照组为(9.18±0.63)分;住院时间观察组为(6.40±0.95)d、对照组为(12.17±1.82)d;患者病死率观察组为14.04%、对照组为35.8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早期肠内营养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联合应用有利于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监测指导抗感染治疗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9月14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均合并肺部感染,按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0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病情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80例患者根据血清PCT指标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有效率、治疗费用、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二重感染率、炎性指标等。结果患者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80.00%、对照组为78.33%,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费用、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费用分别为(11 241.6±873.3)元、(12.2±1.9)d、(9.4±1.5)d、(2 248.9±381.1)元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CRP)均有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为(12.1±2.8)mg/L,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PCT指导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抗感染治疗,以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成本、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基因型特点。方法采用病毒核酸提取方法进行基因提取,荧光定量PCR方法筛选,选取代表株进行克隆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排列及构建进化树。结果对78份标本进行检测,经荧光PCR检测16份阳性,阳性率为20.51%。3株代表株经克隆测序,并进行BLAST比较和进化树分析,均属HEVⅣ型,与国内其他地区分离的Ⅳ型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84.6%~96.7%。结论杭州地区的急性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属于Ⅳ型。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AGTRLl基因多态性及单倍型与原发性高血雎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地区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家系248家共1042人为研究样本,应用TaqMan MGB荧光探针定量PCR技术,检测各样本.4GTRLl基因启动子区rs10501367和rs7119375基因多态性分型。应用FBAT软件预测陔两个多态性位点可能组成的单倍型.并对多态位点及单倍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所选位点基因型频率在研究人群中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应用FBAT(显性模型遗传模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rs10501367、rs7119375及其组成的单倍型G—G与原发性高血联相关。其中rs7119375的G等位基因(Z=2.390,P=0.017)和rs10501367的G等位基因(Z=2.177.P=0.030)可以由亲代下传给患病子代。结论位于AGTRLl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性位点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乐存在相关关系,单倍型G—G可能对高血压的发病有贡献.  相似文献   
40.
<正>晚期肺癌患者常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1])。与潜在的疾病症状相比,疼痛对患者所产生的的影响更为严重,长期、持续的疼痛刺激,会诱发患者的神经系统发生病变,会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出现~([2])。疼痛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严重者会出现睡眠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3])。常规疼痛管理模式,对疼痛的控制效果不理想~([4-6])。选择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模式对晚期肺癌患者进行疼痛干预,可以控制患者的疼痛,缓解患者的不良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