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8篇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41.
张华  闫磊  石文剑 《新疆医学》2011,41(9):57-59
小儿呼吸道乳头状瘤病是小儿常见的喉部良性肿瘤,好发于喉部和(或)气管内。尽管该肿瘤组织学上为良性,但其特殊的生长部位、明显的复发趋势、可能沿整个气管扩散的特征,轻者造成声嘶、失声,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对小儿生命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研究股神经阻滞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麻组(GA组)和全麻联合股神经阻滞组(GF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患者麻醉前(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30 min(T3)、手术开始60 min(T4)、手术开始90 min(T5)、术后6 h(T6)六个不同时段的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标化低频功率(LFnu)、标化的高频功率(HFnu)、LF/HF比值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比较两组术后6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记录镇痛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GA组比较,GF组在T2、T3、T5、T6时TP、LF、LFnu、LF/HF降低,HFnu升高(P<0.05或0.01);组内与T1时比较,GA组在T2时TP、LF、LFnu、HF、LF/HF均降低(P<0.05或0.01);GF组在T4时TP、LF升高,在T2、T3时HF降低(P<0.05或0.01);与T2时比较,GA组T3~T6时TP、LF、LFnu、LF/HF、HFnu、LF/HF升高(P<0.05或0.01);GF组在T4时TP、LF升高,在T2、T3时HF降低(P<0.05或0.01)。与T1时比较,GF组MAP、HR在T2、T3、T5、T6时MAP均未见明显增高(P>0.05);GA组间T2~T6时明显增高(P<0.05);与GA组相比,在T2、T3、T5、T6时MAP、HR低(P<0.05或0.01)。GF组在6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GA组(P<0.05)。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实施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能有效减少手术切皮刺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的急剧变化,可维持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稳定,并产生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有益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肌松作用,为老年患者选择合适的麻醉诱导剂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45例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A组、B组、C组分别予顺式阿曲库铵0.08 mg/kg、0.12 mg/kg、0.16 mg/kg,给予合适的麻醉诱导,维持。监测注射顺式阿曲库铵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观察患者有无皮肤潮红和支气管痉挛等症状。结果:B组、C组两组起效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5),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阻滞维持时间、临床作用时间、体内作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应用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进行麻醉诱导时,顺式阿曲库铵0.12 mg/kg是理想的诱导剂量。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不同全身麻醉药物在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行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岁)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45例。A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注射维持麻醉深度,B组患者采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静息复合麻醉维持麻醉深度。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吞咽恢复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出麻醉恢复室(PACU)时间以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和手术开始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30分钟和术毕MAP和HR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吞咽恢复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出PACU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9.301,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能够更好地维持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较快,认知功能良好,可以更好地应用于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中。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人结肠癌COLO205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COLO205,按完全随机法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和瑞芬太尼干预组.四甲基偶氮唑盐(monotetrazolium,MTT)法检测瑞芬太尼在相同浓度的条件下不同时间点对结肠癌COLO205细胞增殖的影响,测得抑制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值,应用凋亡试剂盒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瑞芬太尼对人结肠癌COLO205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相同浓度的瑞芬太尼干预结肠癌COLO205细胞,分别在24、48、72 h测算半数抑制浓度结果为(50.6±4.0)、(43.6±3.7)、(36.0±1.1)nmol/L;瑞芬太尼干预组凋亡率为(59±9)%,对照组凋亡率为(71±15)%.结论 瑞芬太尼能抑制结肠癌COLO205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评价与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通过在麻醉诱导前30min给予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0.5μg/kg),然后以维持剂量0.3μg/(kg·h)的速率输注至手术结束。而对照组患者给予等负荷量和维持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包括麻醉前(T1)、患者手术结束时(T2)、患者手术结束后30min(T3)及患者手术结束后24h(T4)记录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如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外周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通过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应激指标如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皮质醇(COR)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结果 与T1时点比较,对照组T2、T3时点的MAP显著升高,HR显著加快,而观察组MAP明显降低,HR显著减慢(P<0.05)。通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T2、T3时点MAP显著降低,HR显著减慢(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T2、T3和T4时点应激指标包括血糖、皮质醇、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T2、T3和T4时点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显著降低老年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改善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究低剂量七氟醚调节海马神经元凋亡、减轻心肺转流术(CPB)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老年SD雄性大鼠构建CPB诱导POCD模型,并通过使用原代海马神经元(PHN)诱导体外缺氧/复氧(H/R)模型,再以低剂量七氟醚干预,通过流式细胞术、CCK-8、台盼蓝染色、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究汉族与维吾尔族EHH患者行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顺利置入喉罩时靶控输注丙泊酚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EC50),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实施个体化麻醉提供参考。 方法前瞻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微创外科行腹腔镜下食道裂孔疝修补手术的58名EH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汉族组30例,维吾尔族组28例。2组均釆用改良序贯法靶控输注丙泊酚,首例患者丙泊酚血浆靶控的起始浓度为3.5 ug/ml,浓度调整梯度设定为0.5 ug/ml,待患者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时置入喉罩,若置入喉罩效果满意,下1例靶控丙泊酚浓度降低一个梯度,若置入喉罩效果不满意,下1例靶控丙泊酚浓度增加一个梯度,并比较2组患者术中各时间段(入室后、置入喉罩前、置入喉罩后1 min)的血流动力学、BIS等指标。 结果汉族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置入喉罩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为3.77 μg/ml,其相对应的95% CI为3.61~3.91 μg/ml;维吾尔族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置入喉罩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4.31 μg/ml,其相对应的95% CI为4.16~4.46 μg/ml。 结论维吾尔族EHH患者行腹腔镜手术靶控输注丙泊酚置入喉罩的EC50高于汉族,请广大麻醉医师引起注意,并进行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拔管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7年1至12月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DF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地佐辛组(D组),每组患者均20例。患者均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前15 min, DF组静脉给予地佐辛0.1 mg/kg和氟比洛芬酯1 mg/kg;D组静脉给予地佐辛0.1 mg/kg;F组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 mg/kg。分别记录手术前(基础值,T0)、缝皮结束时(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 min (T3)、10 min (T4)的MAP、HR及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3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拔管时效、不良反应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术前及拔管后10 min的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F组比较,D组T2和T3时刻MAP、HR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T1-T3时刻MAP、HR明显升高,与D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能有效抑制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