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4篇
  1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82.
目的 研究从临床感染者分离的屎肠球菌耐药性与耐药基因、整合子携带相关性,为屎肠球菌引起各种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并保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屎肠球菌30株,鉴定与药敏试验采用Vitek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同时用质谱仪复核,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琼脂凝胶电泳方法对耐药基因及整合子进行检测。结果 30株屎肠球菌分别来自尿液13株、胆汁5株、血液4株、腹腔引流物3株、伤口分泌物3株、腹水1株、皮肤分泌物1株。药敏结果显示,屎肠球菌对红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100%,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耐药率分别为93.33%、90.00%、90.00%、86.67%,对高水平庆大霉素、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46.67%、40.00%,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表现为全敏感。耐药基因检测阳性率从高到低分别为:qacE△1-sull阳性率73.33%、aac(6')/aph(2')阳性率40.00%、aph(3')阳性率63.33%、ant(6)-I阳性率53.33%、tet M阳性率43.33%、erm B、 vanA、 vanB均为阴性,未检出Ⅰ类整合子。结论 屎肠球菌耐药性与耐药基因携带呈一定相关性,未检出Ⅰ类整合子,可能与地区分布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83.
84.
85.
86.
目的:探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术后心电图变化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某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ACS介入术后的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h、24h记录心电图,按术后1h ST段回落是否≥50%和24h T波是否倒置各分为4组,术后1h ST段回落≥50%的有19例,50%的有22例,术后24h T波倒置的有24例,未倒置的有15例。探讨介入治疗后心电图ST段和T波演变与预后的关系。结果:ST段回落≥50%组1个月、6个月时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上与ST段回落50%组相比显著较高(P0.05);而T波倒置组1个月、6个月时在LVEF上与T波未倒置组相比显著较高(P0.05);4组在1个月时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上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6个月时ST段回落≥50%组显著比ST段回落50%组低(P0.05),T波倒置组显著比T波未倒置组低(P0.05);在术后1个月及6个月SF-36评分上,ST段回落≥50%组显著比ST段回落50%组高(P0.05),T波倒置组显著比T波未倒置组高(P0.05)。结论:心电图演变是反映心脏血管的指标,临床可根据ACS介入术后心电图变化来判断患者心功能情况,PCI术后ST段早期回落及T波倒置的患者预后较好,生存质量高,该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鼻阻力测压在评估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门诊打鼾患儿60例,采用鼻阻力测压检查鼻阻力,同时行纤维鼻咽镜检查鼻腔及鼻咽部,并记录检查结果。结果60例儿童行纤维鼻咽镜检查:6例中度阻塞,31例中重度阻塞,23例重度阻塞;中重度及以上阻塞率90%。鼻阻力测压显示6例通气正常,23例轻度阻塞,12例中度阻塞,10例中重度阻塞,9例重度阻塞,中重度及以上阻塞率31.67%,两种方法中重度及以上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阻力测压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评估欠准确。纤维鼻咽镜直视下检查患儿鼻腔和鼻咽部,是一种诊断腺样体肥大证的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KC)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KC评分分期系统,评估疾病分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7例KC患者的临床资料,获得临床分期。建立KC评分分期系统,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KC分期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元回归方程是Y=0.696+0.016X1+0.229X2+0.111X3+0.273X4,分析显示尿沉渣分析、泌尿系统CT/膀胱造影、尿流动力学指标是KC评分分期的影响因素。结论尿沉渣分析、泌尿系统CT/膀胱造影、尿流动力学指标等是KC评分分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创伤性凝血病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3月就诊的80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创伤性凝血病分组,分析多发伤患者发生创伤性凝血病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多发伤患者合并创伤性凝血病发生率为31.25%(25/80);合并创伤性凝血病组患者发生休克、低体温、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碳酸氢根(HCO-)<22 mmol/L比例以及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高于无创伤性凝血病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红蛋白(Hb)水平低于无创伤性凝血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休克、碳酸氢根HCO-<22 mmol/L、低体温、ISS评分是多发伤患者发生创伤性凝血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休克、HCO-<22 mmol/L、低体温、ISS与多发伤患者发生创伤性凝血病密切相关,可作为多发伤患者发生创伤性凝血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控制多发伤患者病情发展、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究持续脑电监测对ICU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患者脑复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1月期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ICU 40例PC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为20例。对照组给予CT、MRI、血常规等检查,观察组给予持续脑电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等。结果:观察组心脏指数(CI)、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病死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中,I级、Ⅱ级患者GCS评分显著高于其他三个级别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电图脑功能分级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352,P 0.05)。观察组患者中,I级、Ⅱ级患者预后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三个级别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电图脑功能分级与预后效果呈正相关(r=0.583,P 0.05)。结论:持续脑电监测应用于ICU PCAS患者中,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病情,评估预后效果,操作简单,有利于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心脏指数及脑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