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7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46篇
  1篇
中国医学   40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考察用纤维素酶-乙醇协同提取龙须藤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效应面优化,以龙须藤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并采用Design expert 7.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纤维素酶-乙醇协同提取龙须藤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每1 g药材酶用量9.13 mg、酶解时间2.06 h、酶解温度51.03℃.在优化条件下,提取率平均值为19.24%(RSD为1.68%),与预测值19.02%接近.结论 纤维素酶-乙醇协同提取龙须藤总黄酮可获得较高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采用D-最优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芪枣口服液提取工艺.方法 以提取工艺中加水量、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等参数为自变量,进行D-最优设计;以黄芪甲苷总量为因变量,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 优选芪枣口服液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2倍、煎煮时间1.53 h、煎煮次数3次.结论 D-最优设计响应面法能够优选芪枣口服液提取工艺,有利于提高有效成分含量和保证口服液疗效.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精眯对脾虚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修复及葡萄糖吸收的影响.方法 将利血平造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精眯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表皮生长因子(EGF)组及健康SD大鼠作为正常组,每组6只,通过在体单向肠灌流检测对葡萄糖吸收的影响及制作病理切片观察肠黏膜损伤修复情况,利用实时定量PCR(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相关钠依赖性葡萄糖转运载体(SGLT-1)mRNA、易化性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2)mRNA及SGLT-1、GLUT-2表达差异.结果 根据吸收速率常数Ka和有效渗透系数Papp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对葡萄糖的吸收显著减少;与模型组相比,精眯各给药组随剂量增加吸收增大;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肠黏膜明显变薄受损,腺体数目减少,SGLT-1,SGLT-1 mRNA,GLUT-2,GLUT-2 mRNA明显下调;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肠黏膜得到修复,SGLT-1、SGLT-1 mRNA、GLUT-2、GLUT-2 mRNA上调,其中以精眯高剂量组与EGF组最为显著.结论 精眯通过肠黏膜的修复促进葡萄糖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研究清热解毒中药复方对头孢拉定的体外抑菌增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棋盘法观察中药复方与头孢拉定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利用生物大分子分析、糖代谢、AKP的含量测定等方法,来验证清热解毒中药复方的药效作用.结果 清热解毒中药复方与头孢拉定两药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浓度指数(FIC)为0.125;中药复方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后,DNA和RNA的含量比正常组仅增加0.47%,糖浓度仅增加5.47%,AKP含量比正常组增加484.7%;菌体可溶性蛋白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有明显变化.结论 清热解毒中药复方对头孢拉定有协同抑菌作用,其机理与增加细胞壁透性、影响蛋白质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究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提供方法 参考.方法根据不同的高糖高脂饲料(HDF)配方、喂养周期及STZ注射剂量(35 mg/kg和40 mg/kg),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及8个模型组(A-H组),每组各10只.STZ注射5 d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首次空腹血糖测定后各组大鼠眼眶采血测定血清中总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第8周处死大鼠取肝脏、肾脏、脾脏、胰腺,称质量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的血糖值显著升高(P<0.01),TG、TC及LDL-C水平和肝、肾、胰腺等脏器系数都有不同程度升高且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降低(P<0.05,P<0.01),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大鼠注射STZ 35 mg/kg较40 mg/kg存活率大、存活时间长,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周期为8周后注射STZ的大鼠较4周大鼠死亡率高.结论 HDF喂养4周后注射35 mg/kg STZ是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较合适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桔梗皂苷D对MG-63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桔梗皂苷D对MG-63细胞增殖抑制情况及其IC50值,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加入桔梗皂苷D作用24 h后的MG-63细胞的凋亡情况、凋亡类型.使用二氯荧光黄二乙酸酯(DCFH-DA)检测加入桔梗皂苷D后肿瘤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加入JC-1线粒体染料试剂盒检测被桔梗皂苷D孵育24 h后肿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 MTT数据表明桔梗皂苷D对细胞的生长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1.80μmol/L.MG-63细胞被桔梗皂苷D作用24 h后,通过JC-1和DCFH-DA染色的实验结果表明桔梗皂苷D作用后的MG-63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上升,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结论 桔梗皂苷D可能通过增加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破坏线粒体从而导致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建立大鼠血浆中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对红细胞负载STS给药系统静脉注射后大鼠体内药动学进行研究.方法 SD大鼠尾静脉注射载药红细胞液,给药剂量5.0 mg/k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的质量浓度,以软件DAS 2.0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 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0.25~25.0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精密度和稳定性均符合检测要求.大鼠尾静脉注射载药红细胞后,STS的t1/2α为(0.139±0.54)h,t1/2β为(3.268±1.10)h,Cmax为(6.88±2.07)mg/L,AUC0-∞为(10.19 ±0.72)(mg·h)/L.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STS血浆样品的含量测定和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究蛇菰科植物杯茎蛇菰的显微鉴别特征.方法 采用水合氯醛透化法对药材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观察,并分别对花序、花茎、鳞苞片、根茎等器官进行常规石蜡切片观察.结果 花序中部横切面可见附属体与子房;花茎横切面维管束环状排列,髓部具异型维管束;鳞苞片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根茎中可见周韧型维管束环状排列;粉末中可见子房、花粉、导管、石细胞等.结论 上述特征可作为杯茎蛇菰的显微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09.
苏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苏木有丰富的药理活性,临床常作外用.本文对苏木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以后的苏木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研究熊果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二倍稀释法测定熊果酸与左氧氟沙星对S.aureu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紫外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曲线,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生物膜生成量,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生物膜结构.结果 熊果酸对S.aureus的MIC为0.27 mmol/L,左氧氟沙星的为0.000 6 mmol/L,不同浓度熊果酸不仅对S.aureus浮游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能显著抑制其生物膜的形成,并呈浓度依赖性;与左氧氟沙星和熊果酸单独应用相比,熊果酸和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更能显著抑制S.aureus生物膜形成,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熊果酸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对抑制S.aureus生物膜形成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