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基于UP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的5种探针药物(安非他酮、美托洛尔、咪达唑仑、非那西丁和甲苯磺丁脲),5种探针药物分别是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2B6,CYP2D6,CYP3A4,CYP1A2和CYP2C9底物,评价地西泮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地西泮低剂量组(1 mg·kg-1)、高剂量组(5 mg·kg-1)和对照组。地西泮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腹腔注射地西泮10 d,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d。5种探针药物通过灌胃给予大鼠,用UPLC-MS/MS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地西泮组安非他酮、美托洛尔和非那西丁药动学参数均有统计差异。地西泮组安非他酮、非那西丁的AUC比对照组高,但美托洛尔AUC比对照组低。结论 地西泮可能会抑制大鼠CYP2B6酶活性,抑制CYP1A2酶活性,诱导大鼠CYP2D6酶活性,而对大鼠CYP3A4、CYP2C9酶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32.
【】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评估脑梗死与非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滋养血管新生特点及其一致性。 方法 对47例脑梗死患者和18例非脑梗死患者双侧颈动脉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对颈动脉滋养血管进行分级并进行一致性评估。 结果 脑梗死患者梗死侧颈动脉滋养血管以I级为主,与脑梗死非梗死侧和非脑梗死双侧颈动脉滋养血管分级差异明显(P分别为0.0104,0.0005,0.0085),而非脑梗死和脑梗死非梗死侧颈动脉滋养血管以0级为主,三者间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4795,0.2425,0,6889);入选者I级滋养血管患者中脑梗死的比例明显高于0级滋养血管患者(P=0.0001);以颈动脉滋养血管I级为标准评价脑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3%,61.5%(AUC=0.669),受试者之间评估颈动脉滋养血管新生的一致性均较佳。 结论 脑梗死与非脑梗死的颈动脉滋养血管分级差异明显,颈动脉滋养血管分级是预测脑梗死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总结并发症情况及并发症的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射频消融术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疗效,总结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并发症发生的诱因.结果 29例(共35个病灶)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射频消融术晚期肺癌患者3、6个月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7.1%、25.7%.16例患者在术中或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疼痛5例(17.2%),发热5例(17.2%),咯血5例(17.2%),气胸5例(17.2%),皮下气肿3例(10.3%),感染3例(10.3%),纵隔气肿1例(3.4%),嗜睡1例(3.4%),窦性心动过缓1例(3.4%).皮下气肿发生在消融病灶靠近胸膜的患者.无操作相关的死亡.结论 对于多数晚期肺癌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肺射频消融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可防、可控.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基底核区脑出血(basal nuclei cerebral hemorrhage,BNCH)行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后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联合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the motor assessment scale,MAS)评定法对术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差异的疗效评价,以选择两者中更优的BNCH手术方式,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具有手术指征的BNCH患者48例,其中25例采用经侧裂-岛叶入路基底核区血肿清除术(A组),23例采用经颞叶皮层造瘘基底核区血肿清除术(B组)。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应用DTI检查,取得双侧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的各项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应用rFA值(患侧FA值/健侧FA值)来反应两组的CST损伤和破坏情况,分别对比两组术后2周rFA值、△rFA值(术后2周与术前rFA值的绝对差值)、MAS评分及术后3个月MAS评分。结果术后2周,两组rFA值均较术前降低,其中A组rFA值高于B组(P0.05),A组△rFA值低于B组(P0.05),且A组MAS评分高于B组(P0.05);术后3个月,A组MAS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BNCH术后运动功能恢复差异方面,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能较经颞叶皮层造瘘基底核区血肿清除术术中对CST损伤更小,术后MAS评分更高,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疗效更佳。应用DTI技术联合MAS法可用于评价经侧裂-岛叶入路基底核区血肿清除术和经颞叶皮层造瘘基底核区血肿清除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术后运动功能恢复差异,协助指导临床及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35.
摘 要:[目的] 研究桥本氏甲状腺炎(HT)合并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危险因素,预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风险。[方法] 100例HT合并DTC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115例HT合并良性结节患者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桥本甲状腺炎合并分化型甲状腺癌模型。[结果]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结节A/T≥1、微钙化、低回声结节是HT合并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TGAb是保护因素。A/T≥1者患甲状腺癌的风险是A/T<1者的13.348倍,微钙化者患癌的风险是无钙化者的9.923倍,低回声结节者患癌的风险是混合性回声结节者3.782倍,TGAb每升高1单位,患癌风险下降0.2%。[结论] 可通过甲状腺结节的A/T值、结节回声、钙化情况、TGAb预测HT合并DTC的风险,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对桥本甲状腺炎合并分化型甲状腺癌做出较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究可能影响经阴道四维输卵管超声造影图像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2月于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超声科检查的54例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影像质量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优秀质量组(42例)和一般质量组(12例),记录2组患者临床资料、检查结果及超声相关检查情况,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和行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感染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的特点。方法选择医院2006年1月-2016年12月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32例作为革兰阳性菌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56例作为革兰阴性菌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发热、腹透液性状、腹痛等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菌培养和药敏结果。结果革兰阳性菌组和革兰阴性菌组患者发热、腹透液性状、腹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革兰阳性菌组中性粒细胞数、C-反应蛋白、透析液有核细胞数、透析液中性粒细胞比例均低于革兰阴性菌组(P<0.05),革兰阳性菌组血清钾高于革兰阴性菌组(P<0.05),两组血清尿素氮、血肌酐、血清钠、血清氯、血清钙、血清磷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革兰阳性菌组感染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46.9%、18.8%,革兰阴性菌组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占39.3%、19.6%;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分别为73.3%、80.0%,83.3%、66.7%,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均为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分别为77.3%、72.7%,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为0。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和中性粒细胞水平较低,血清钾水平较高,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对红霉素、苯唑西林耐药性高,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革兰阴性菌感染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索以药剂师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方式在手术室麻醉药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统计2013~2014年医院实施以护士为核心麻醉师兼管的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与2015~2016年期间医院对手术室麻醉药品实施以药剂师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期间发生药品丢失、误用、过期等药品管理质量相关缺陷发生次数及相关药品记录书写质量情况。结果:与护士为核心麻醉师兼管的管理方式相比,以药剂师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方式管理期间发生药品误用、丢失、过期、安瓿损毁、账物不符及登记填写不规范、信息填写不准确、处方书写不规范等情况显著减少,(P0.05)。结论:与药剂师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方式可以加强临床对手术室麻醉药品的监管力度,规范手术室麻醉药品的领用,最大限度地避免管理期间药品的非法流失、误用及其他管理质量问题,杜绝麻醉药品管理漏洞,提高临床对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高危型HPV-DNA和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5月在本院妇科就诊的女性患者220例,均经阴道镜下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收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同时利用荧光PCR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标本中的高危亚型HPV DNA和HPV E6/E7 mRNA,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CT结果和组织病理学存在较好的一致性(线性和线性组合值=61.28,P0.01)。TCT、高危型HPV-DNA和HPV E6/E7 mRNA检测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级患者的敏感度分别为51.32%、92.11%、86.84%,特异度分别为93.06%、11.11%、31.25%。TCT和HPV E6/E7 mRNA联合检测的敏感度达到90.79%,特异度为100.00%。结论 TCT联合HPV E6/E7 mRNA检测可以有效提高对高级别宫颈病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含肺泰胶囊抗结核治疗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复治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结核化疗(治疗方案为3H-R-Z-E/6H-R-E),治疗组加服肺泰胶囊2.5 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9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5、8个月末的痰菌阴转率,治疗3、6、9个月末的病灶吸收率及空洞闭合率,治疗1个月末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和治疗9个月末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5、8个月末,治疗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5.00%(21/28)、92.86%(26/28)、96.43%(27/28)]明显高于对照组[41.67%(10/24)、70.83%(17/24)、75.00%(18/24),χ~2=5.96、4.92、5.09,P0.05]。治疗3、6、9个月末,治疗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分别为[81.03%(47/58)、94.83%(55/58)、98.28%(57/58)]高于对照组[43.64%(24/55)、61.82%(34/55)、70.91%(39/55),χ~2=16.91、18.39、16.54,P0.01],且治疗组空洞缩小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28/40)、87.50%(35/40)、95.0%(38/40)]亦优于对照组[27.03%(10/37)、48.65%(18/37)、70.27%(26/37),χ~2=14.20、13.52、8.38,P0.01]。治疗1个月末,治疗组咳嗽、咳痰、咯血、发热、乏力、盗汗、纳差症状的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χ~2=4.78、5.59、5.40、4.65、4.25、4.79、4.50,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13%(14/58),对照组为29.09%(16/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P0.05)。结论肺泰胶囊与抗结核化疗药物联用治疗复治肺结核,能促进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加快痰菌转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