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60篇
药学   1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我国高龄老年人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的患病及控制情况。方法 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and Health Longevity Study,CLHLS)2014年横断面数据集,探讨血压水平及分布,并开展高龄老年人的高血压患病和控制情况的调查。结果 共调查4 587名≥ 80岁的高龄老年人,年龄(91.3±7.8)岁,其中,男性1 896名,占总人群的41.3%。2014年我国高龄老年人群SBP为(139.5±22.0)mmHg,DBP水平为(79.6±11.8)mmHg,脉压差平均水平为(60.0±18.7)mmHg。高血压患病率为56.5%(95% CI:55.1%~58.0%),知晓率为52.2%(95% CI:50.3%~54.1%),控制率为11.5%(95% CI:10.3%~12.5%),知晓者控制率为22.2%(95% CI:19.9%~24.4%)。年龄、性别、BMI、居住地、来源地区与高龄老年人的血压水平和控制情况有关。结论 我国≥ 80岁高龄老年人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流行情况与发达国家、我国成年人不同,与年轻老年人结果相差不大。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而控制率较低,年龄、性别、BMI、居住地、来源地区与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与控制有关。  相似文献   
22.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 IRD)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才逐渐被认识的一类以淋巴浆细胞浸润以及席纹状纤维化为典型特征的免疫介导性疾病,临床上较常用的诊断要点是血清IgG4浓度> 1.35 g/L,病损组织中IgG4阳性细胞/IgG阳性细胞> 40%[1 - 2]。本病常表现为多器官系统受累,对于这种系统性疾病的认识过程,最初就是从既往消化专科医生称之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过程中不断深化的,目前已知,IRD可以累及诸如胰腺、胆管、唾液腺、泪腺、肺、肾、腹膜后、淋巴结等人体的许多组织器官。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TCGA及FerrDb数据库探讨铁死亡相关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作用,并构建MM相关铁死亡基因预后模型。方法:利用包含764例MM患者临床信息及基因表达谱数据的TCGA数据库与包括铁死亡相关基因的Ferr Db数据库,通过wilcox. test函数筛选其中的差异表达铁死亡相关基因。应用Lasso回归建立铁死亡相关基因预后模型,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使用COX回归分析筛选独立预后因素。筛选不同风险患者组间的差异基因,并通过富集分析探究MM铁死亡与预后相关的组学机制。结果:通过对764例MM患者骨髓样本及4例正常人骨髓样本进行差异分析,共筛选出铁死亡相关差异基因36个,其中上调基因12个,下调基因24个。使用Lasso回归筛选出6个预后相关基因(GCLM、GLS2、SLC7A11、AIFM2、ACO1、G6PD)并建立了MM铁死亡相关基因预后模型; 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风险患者组间生存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ISS分期和风险评分与MM患者总生存期(OS)显著相...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对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子机制及干预药物的生物信息学预测,探索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意义。方法从公共开放的基因表达数据库(GEO)获取冠状病毒全基因组表达谱数据,利用R语言Impute程序包进行数据标准化,Limma程序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Robust rank aggregation算法筛选差异显著性基因。进一步的表观调控机制分析利用R语言Clusterprofile程序包,进行GO功能富集、KEGG通路富集分析。再利用本课题组前期建立的表观精准治疗预测平台(EpiMed),筛选潜在干预药物。结果在SARS冠状病毒(SARS-CoV)感染的小鼠中,肺损伤相关通路为哮喘信号通路,心脏损伤相关通路为病毒性心肌炎信号通路,肾脏损伤相关通路为近端小管碳酸氢盐回收信号通路,肝脏损伤相关通路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信号通路,造血功能损伤相关通路为造血细胞谱系信号通路。EpiMed平台筛选出对SARS-CoV感染诱发的MODS具有潜在干预作用的药物,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虎杖、利托那韦、鱼腥草、奈韦拉平、败酱、泛昔洛韦、西多福韦、连翘、α干扰素、磷酸氯喹、瑞德西韦和阿比朵尔。结论SARS-CoV感染可通过器官特异性相关通路引起MODS,并基于这些通路预测出一系列潜在干预药物,有待进一步通过体内外实验和临床验证。这有助于指导COVID-19相关MODS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睡眠呼吸障碍的高发病率及潜在风险被广泛关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作为各年龄段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已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口腔微生态作为“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物群落结构、功能与OSAS及其合并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口腔微生态与OSAS的相关研究展开综述,为临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目的对某三甲综合医院不同岗位员工的院内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该院各岗位员工开展关于培训需求的网络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岗位员工对能力提升需求存在差异(P0.05);对现场理论授课-小班制、团队拓展、工作坊、线上学习、一对一辅导、经验交流分享、案例分析、病例讨论等培训形式的需求存在差异(P0.05);而对现场理论授课-大班制及其他培训形式的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6项培训课程需求存在差异(P0.05);对培训师资需求存在差异(P0.05);对除了周末白天和周末晚上这两个培训时间段的需求存在差异(P0.05);对培训频率的需求也存在差异(P0.05)。结论不同岗位的员工对院内培训各类需求有一定差异性,对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时间都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应以需求为导向,因岗位制宜地制定培训方案,以更好地实现培训目的。  相似文献   
27.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全国高校延期开学,为充分保障正常教学秩序,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中南大学2020年春季采用线上教学进行授课。湘雅医院老年医学教学团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全面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现总结《老年医学》在线课程前期组织、过程实施、教育管理、教学评价中的经验,以期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29.
【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奥马珠单抗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疗效、安全性及停药复发情况。方法 回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使用奥马珠单抗治疗的CSU病例,分析其临床特征,采用门诊随访形式,通过荨麻疹控制评分(UCT)、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监测不良事件及停药后复发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 精确检验。结果 纳入59例CSU患者,奥马珠单抗治疗至少3个月,其中45例治疗达6个月,15例达12个月。经奥马珠单抗治疗,UCT从基线期3.0(1.0,6.0)分上升至第1个月11.0 (3.0,14.0)分和第3个月15.0 (12.0,16.0)分(均P < 0.05)。DLQI从基线期16.0(12.0,20.0)分下降至第1个月7.0 (1.0,13.0)分和第3个月1.0 (0.0,4.0)分(均P < 0.05)。疾病部分或完全控制的比例在基线期为0,第1个月上升至44.1%,第3个月达78.0%,第6个月达88.9%。疾病对生活质量存在重度或极重度影响的比例在基线期为84.7%,第1个月降至30.5%,第3个月降至15.3%,第6个月降至4.4%。对奥马珠单抗治疗完全反应组和部分反应组比无反应组病程更短(t = -2.894,P = 0.011;t = -2.511,P = 0.036);完全反应组比部分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治疗时间更长(t = 2.479,P = 0.039;t = 2.677,P = 0.022)。慢反应组与快反应组相比,基线DLQI更高(Z = -2.622,P = 0.009),基线UCT更低(Z = -2.746,P = 0.006)。19例患者病情完全控制后停药,其中13例(68.4%)在停药7(5,8)周后复发,复发后UCT评分高于治疗前(Z = 3.172,P = 0.001),复发组比未复发组病程更长(Z = -2.635,P = 0.007)。复发后5例重新开始奥马珠单抗治疗,均再次得到部分或完全控制。治疗期间报告不良反应事件均为轻中度。结论 奥马珠单抗能够有效控制CSU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但停药后复发率高,复发后重新开始奥马珠单抗治疗仍有效。  相似文献   
30.
背景与目的 腹壁疝修补术是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全球每年有200万例左右的腹壁疝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下腹壁疝修补术优势明显。然而腹腔镜下腹腔内补片修补术(IPOM)与腹腔镜下腹膜外补片修补术(ESR)这两种腔镜术式的优缺点及疗效如何,尚无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证实。因此,本研究通过比较ESR与IPOM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腹壁疝的近远期疗效,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湖南省11家医疗机构收治的157例行腹腔镜腹壁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4例行ESR(ESR组),33例行IPOM(IPOM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术后近远期效果。结果 全组无中转开腹病例或围术期死亡病例。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BMI、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例疝环横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疝环闭合概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网片固定方式ESR组以自固定和缝线固定为主(91.1%),而IPOM组以钉枪固定为主(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IPOM组(2.4±0.8 vs. 2.8±1.0,P<0.05),住院费用明显低于IPOM组(21 001元vs. 38 437元,P<0.05)。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位随访10.3个月,ESR组无复发病例,IPOM组2例复发(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R是湖南地区腹腔镜下腹壁疝修补的主流术式之一。由于固定方式和网片选择的不同,ESR较之IPOM而言,术后疼痛更轻微、费用更低、复发率更低,且并不明显增加手术时间和术后近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