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6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355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目的系统评价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比较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10.1)、Cochrane Library(1996~2010.1)、EMbase(1974~2010.1)、CNKI(1994~2010.1)、VIP(1989~2010.1)和CBM(1978~2010.1)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RCT,其研究质量均为中等,合计133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方面,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优于柳氮磺吡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0,95%CI(1.04,1.17),P<0.05];在完全缓解率和复发率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1.82,95%CI(1.14,2.91),P<0.05;RR=0.86,95%CI(0.57,1.29),P>0.05];共有12个RCT报道了不良反应,美沙拉嗪组不良反应更少[RR=0.56,95%CI(0.42,0.73),P<0.05]。结论现有证据显示,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柳氮磺吡啶。但由于纳入研究在方法学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可能影响到结果的真实性,因此上述结论尚有待开展更多设计严谨,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来确认。  相似文献   
82.
朱婧  余文韬 《华西医学》2011,(12):1848-1852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对比单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对比单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1年3月。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所有文献质量均为C级。共收入3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组与单用顺铂组相比,总有效率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前者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rnofsky评分提高率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评价表明,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优于单用顺铂的方案。  相似文献   
83.
84.
濮永杰  柳汝明  唐尧 《中国药房》2010,(20):1899-1902
目的:评价氨基水杨酸制剂奥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对比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CI、CNKI、万方、维普、CBM数据库。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所纳入研究资料质量,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共12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总有效率、复发率方面与柳氮磺吡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评价方面,11个RCT比较了二者的不良反应,提示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拉嗪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并不优于柳氮磺吡啶。  相似文献   
85.
目的:评价不同免疫抑制方案中他克莫司(FK506)二联用药和环孢素A(CsA)三联用药治疗肝移植术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全面收集有关FK506和CsA用于肝移植患者术后治疗排斥反应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FK506二联用药对比CsA三联用药的RCT,用RevMan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RCTs,3篇为高质量文献,4篇为中等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FK506二联用药对比CsA三联用药,患者存活率(RR=1.06,95%CI为0.77~1.45,P=0.72)、移植物存活率(RR=0.99,95%CI为0.76~1.29,P=0.92)、感染发生率(RR=0.98,95%CI为0.60~1.58,P=0.93)和神经毒性发生率(RR=0.59,95%CI为0.32~1.07,P=0.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A三联用药的急性排斥反应(RR=1.57,95%CI为1.23~2.01,P=0.0003)发生率低于FK506二联用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CsA三联用药相比,FK506二联用药在患者/移植物存活率、感染结果指标中疗效无差异,但能增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CsA能增加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对于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推荐使用FK506。  相似文献   
86.
李天平  张志勇 《中国药房》2010,(24):2291-2293
目的:为规范非洛地平药品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对目前我国市场上所使用的非洛地平药品说明书的内容与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比较,同时与国外说明书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目前我国非洛地平药品说明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结果与结论:目前我国市场上非洛地平药品说明书存在缺项、漏项及用药安全性提示不足的情况,建议相关部门和企业对非洛地平药品说明书进行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87.
柳汝明  吴斌  唐尧 《中国药房》2010,(30):2855-2858
目的:系统评价131I联合抗甲状腺药物(ATD)与单独使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CNKI、维普、CBM数据库。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包括50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31I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与单独组比较,在临床治愈率及甲减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1I联合卡比马唑与单独组比较,在临床治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减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1I联合丙基硫氧嘧啶与单独组比较,在甲减发生率和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当前证据,131I联合ATD治疗甲亢与单独使用131I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8.
刘俊  李健  吴兵 《华西药学杂志》2013,28(4):419-420
目的 测定不同批次复方木香小檗碱片中木香烃内酯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 (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225 nm,流速1.0 mL· min-1,柱温25℃,进样体积10 μL.结果 木香烃内酯10.78~107.8 μg· 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6%,RSD=1.4%(n=9);5批次复方木香小檗碱片中的木香烃内酯的含量为0.08%.结论 所用方法简单、稳定,木香烃内酯的含量可作为复方木香小檗碱片的品质评价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89.
杨敏  卢静  蒋学华 《中国药学》2013,22(3):277-281
本研究旨在对透明质酸用于烧烫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我们系统检索所有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后对纳入的研究进行严格评价和Meta分析。平均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显示,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按文献来源不同进行亚组分析:国外研究和国内研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方面,两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皮损区愈合时间:浅Ⅱ度烧伤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深Ⅱ度烧伤,植皮区、供皮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透明质酸外用能够缩短烧烫伤皮肤的愈合时间,不良反应轻微,且对浅Ⅱ度烧伤的治疗可能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0.
目的回顾性调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年老年(≥60岁)门诊患者的疾病构成,为进一步分析老年患者用药提供基线数据。方法通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信息系统提取该院2011年老年门诊患者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对主要诊断进行系统分类,并分析老年门诊患者前三位疾病类别的单病种情况,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该院2011年≥60岁门诊患者共895123人次,占同期门诊人次的19.65%,其中专科门诊716826人次,可按ICD-10编码进行分类的专科诊断共683491人次,占95.35%。前12位系统疾病依次为肿瘤,循环,消化,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呼吸,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神经,眼和附器,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精神,内分泌,泌尿系统疾病,其累计构成比为92.96%。肿瘤发病部位依次为肺和支气管(21.98%)、食管(8.66%)、胃(8.10%)、直肠(7.37%)、前列腺(5.86%)、肝和胆管(5.55%)恶性肿瘤,累计构成比为57.72%。循环系统主要疾病负担为高血压(39.50%)、慢性缺血性心脏病(11.17%)和脑梗死(9.70%),累计构成比达60.38%。消化系统为胃炎及十二指肠炎(24.98%)、消化系统其他疾病(9.26%)和肝的其他疾病(8.90%),其累计构成比为43.13%。≥60岁门诊患者总数女性略高于男性(50.67%vs.49.33%),仅肿瘤、呼吸、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泌尿系统4类系统疾病男性高于女性。60.69岁患者疾病构成比占58.21%。前三位肿瘤系统疾病依次为消化(38.20%)、呼吸和胸腔内器官(24.70%)、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11.97%)的恶性肿瘤,累计构成比为74.87%。结论该院≥60岁门诊患者疾病负担前三位依次是肿瘤、循环和}肖化系统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院老年患者的疾病就诊需求规律及趋势,未来需深入分析患者就诊例次和流向,为老年疾病的防治提供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