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7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195篇
耳鼻咽喉   159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239篇
基础医学   242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2149篇
内科学   1723篇
皮肤病学   173篇
神经病学   242篇
特种医学   85篇
外科学   464篇
综合类   2752篇
预防医学   953篇
眼科学   331篇
药学   365篇
  10篇
中国医学   224篇
肿瘤学   22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349篇
  2018年   457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281篇
  2015年   318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515篇
  2012年   586篇
  2011年   651篇
  2010年   653篇
  2009年   731篇
  2008年   758篇
  2007年   805篇
  2006年   848篇
  2005年   733篇
  2004年   467篇
  2003年   388篇
  2002年   328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0 毫秒
91.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 (As2 O3 )对人肺癌细胞株 (Spc- A1)诱导凋亡的机制 ,为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和用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 Spc- A1细胞株与不同浓度的 As2 O3 进行作用 ,应用 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细胞增殖率、细胞周期率、细胞凋亡率及亚细胞水平变化。结果 :As2 O3 能够抑制 Spc- A1细胞的增殖 ,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Spc- A1细胞凋亡率与药物浓度和时间呈依赖关系。电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 ,染色质浓缩、核碎裂。结论 :As2 O3 可诱导 Spc- A1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延长 ,线粒体变性。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老年人的膳食及营养状况。方法 :选择 97名 60~ 69岁男性为调查对象 ;膳食调查采用 4天称量法 ;尿负荷试验 ,试验者于清晨空腹时口服维生素 B1、B2 各 5mg及维生素 C 50 0 mg,收集 4 h尿 ,用 2 ,4 -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尿中维生素 C含量 ;用荧光光度法测定尿中维生素 B1、B2 含量。结果 :维生素 A和钙的摄入量分别占供给量 2 1.5%和 52 .7% ,热能和其他营养素摄入量均超过或达到我国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标准。结论 :老年人从膳食中摄入的热能和大多数营养素均达到了供给量标准  相似文献   
93.
嗅神经母细胞瘤是来源于神经源性恶性肿瘤,最早由Berge r等于1924年提出。O′connor等在1988年汇集世界文献报道还不足300例[1]。由 于发病率低,临床少见,故易误诊。目前对该病尚无太多的治疗经验。本文作者收治1例, 在诊断和治疗上均出现一些波折,经综合治疗近期效果较好,现就其诊断和治疗加以讨论。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7岁。因颅内嗅神经母细胞瘤术后1周于1997年12月23日入院放疗。199 7年 12月16日患者因左颞部、左眼部疼痛,嗅觉丧失半个月,经CT证实颅内占位病变,在某医院 行 颅内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左溴沟内,直径约5 cm,病理报告为嗅神经母细胞瘤 。术后疼痛消失,溴觉未恢复,很快出现左鼻腔顶部异物感。入院时检查见左头顶部术痕, 愈合好。前鼻镜检查发现左鼻腔顶部有肿物,活检病理证实为嗅神经母细胞瘤。卡瓦氏位拍 片报告额窦、筛窦无异常。左上颌窦炎症。没有行CT检查。患者不同意再次手术,故对原颅 内病灶区及左鼻腔顶部肿物区行放射治疗。DT 50 Gy/25次,左鼻腔顶部异物感消失,肿 物消失。发现中鼻道后部有肿物,活检病理报告为嗅神经母细胞瘤。停止放疗,休息1个月 于1998年4月10日行第二次手术,术中见:左 上颌窦充满水肿样灰白色肿物,内侧壁骨质破坏。中鼻道肿物向后延伸至后鼻孔,筛骨纸样 板大部分缺损达后组筛窦最后一个筛房,蝶骨内粘膜增厚,无肿物。左鼻腔顶筛板处有瘢痕 ,无肿物。行左鼻腔外侧壁、上颌窦内侧壁及肿物、筛窦切除,左鼻腔呈一空腔并与上颌窦 连 成一腔。病理报告同前。1998年5月28日因胸闷、气短、咳嗽10 d,音哑1 d来我科复查 ,患 者呈慢性病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鼻腔、鼻窦均无肿物复发。喉镜下见左声带麻痹,无肿 物。肺纵隔CT示纵隔、双肺门淋巴结肿大,右上肺见两处密度增浓影,分别为直径1.5 cm 和1.0 cm,其中一处见有空洞,边缘欠清晰。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经五个周期化 疗,胸闷、气短、咳嗽、音哑症状均消失。对比胸片双侧肿大的肺门淋巴结消失,右上肺增 浓影基本消失,空洞闭合。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三级阶梯止痛法对顽固性癌痛病人的止痛作用及其副作用。方法 :30例顽固性癌痛病人均从一级止痛药治疗开始 ,观察 2 4 h无效改为二级止痛药 ,若再无效改为三级止痛药 ,直到疼痛减轻或完全缓解。结果 :三级阶梯止痛法有效率为 90 % ,可出现一些副反应 ,经对症治疗可缓解 ,无药物成隐现象。结论 :三级阶梯止痛法是为晚期癌痛患者提供缓解疼痛及其他痛苦症状的有效手段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评估九种人工阴道成形术式的远期效果 ,为临床医师选择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病历的回顾、患者的复诊及信访了解接受阴道成形手术患者对术后阴道分泌物性状、性生活满意度及自觉症状等 ,评价不同阴道成形术的效果。结果 :前庭粘膜上提法最接近正常生理状态 ,其次是腹膜代阴道法 ,羊膜代阴道法最简单 ,肠管代阴道法个别有肠粘膜脱垂及时有腹痛发生 ,且分泌物较多。结论 :远期效果最理想、最受病人欢迎的人工阴道成形术是前庭粘膜上提法 ,其次腹膜代阴道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1993年1月~1999年4月开胸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发病情况及其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心肺功能异常、麻醉、手术创伤、感染、术后出血等为术后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为3.56%(26/730),死亡率为23.1%(6/26).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减轻手术创伤,预防和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是防止呼吸衰竭的关键,及时有效的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7.
日本福岗地区黑素瘤的临床及预后分析(附7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黑素瘤(MM)的发病部位,性别,年龄,临床病理分型,组织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1982-1996年日本九州大学医院部皮肤科住院治疗的MM患者72例,分析其一般资料,前驱病变,临床病是分型,TNM分类以及目前状态,结果:发生于躯干,下肢,粘膜部位的MM其病死率最高,面及足部者次之,上肢及手部者最低,结节型黑素瘤(NM)的病列率高于其他各型(P<0.05),年龄越大其病死率越高,组织浸润程度与病死率呈正相关,有脏器转移者其病死率最高(90.9%),转移淋巴结超过3cm或有卫星灶者其病死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或有淋巴结转移但小于3cm者(P<0.01),结论:发生于躯干,下肢及粘膜部位的MM,NM,侵犯至皮下组织或有卫星灶的MM,转移淋巴结超过3cm,或有脏器转移者,其病死高,临床上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98.
老年人群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老年人的膳食及营养状况。方法:选择97名60-69岁男性为调查对象。膳食调查采用4天称量法;尿负菏试验。试验者于清晨空腹时口服维生素B1、B2各5mg及维生素C500mg,收集4h尿,用2,4-二硝基七肼比色法测定尿中维生素C含量;用荧光光度法测定尿中维生素B1、B2含量。结果:维生素A和钙的摄入量分别占供给量21.5%和52.7%,热能和其他营养素摄入量均超过或达到我国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标准。结论:老年人从膳食中摄入的热能和大多数营养素均达到了供给量标准。  相似文献   
99.
脑内小脓肿诊治的临床分析(附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及体内验证,探究鸦胆子Brucea javanica治疗结直肠癌的活性成分、关键作用靶点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公共数据库中检索并收集鸦胆子的活性成分和对应的靶点以及结直肠癌相关的靶点,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出鸦胆子治疗结直肠癌的活性成分、成分-疾病的交集靶点以及可能的信号通路。通过分子对接预测活性成分与靶点蛋白的结合能力。通过体内实验进一步验证鸦胆子活性成分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和作用机制。结果 在满足筛选条件的15个成分中共筛出鸦胆子苦醇、木犀草素、鸦胆子苷B、β-谷甾醇4个鸦胆子生物活性成分及32个鸦胆子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靶点,表皮因子生长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asparate protease-3,Caspase-3)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是鸦胆子治疗结直肠癌的关键靶点,EGFR/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