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287篇
预防医学   95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166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曹燕 《吉林医学》2012,33(18):3897
目的:探讨地佐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宫外孕及卵巢囊肿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探查术。A组麻醉前30 min静脉给予地佐辛0.1 mg/kg加0.9%N.S至5 ml,B组静脉给予0.9%N.S 5 ml,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 h、3 h、6 h、12 h的VAS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果:A、B两组的VAS、BCS评分在各时间点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前预先给地佐辛有良好的超前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AGR2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GR2和AR在61例前列腺癌和3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AGR2在前列腺癌中阳性率为68.9%,其在前列腺增生症中的阳性率为36.4%,两组中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前列腺癌中AGR2和AR的表达呈正相关(r=0.323,P=0.011)。AGR2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年龄、Gleason分级及术前患者血清的PSA及cPSA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AGR2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该蛋白的表达可能受AR调控。  相似文献   
93.
王影  张斌  孙东芸  徐旻 《安徽医药》2007,11(10):932-93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与左心室Tei指数的关系。方法老年高血压病组106例(非左室肥厚组79例,左室肥厚组27例),正常组20例。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及Tei指数。结果老年高血压病组无论有无左心室肥厚,其左心室Tei指数均显著大于正常组。老年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组的左心室Tei指数较非左室肥厚组有增大的趋势。结论左心室Tei指数增加对于老年高血压病左室收缩功能尚未发生改变时,及早发现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4.
徐鹏  张国柱 《中国药房》2010,(24):2230-2232
目的:系统评价氨氯地平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使用RevMan4.2软件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3篇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1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与地尔硫相比,氨氯地平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贝尼地平相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9,95%C(I0.57,1.10),P=0.16];氨氯地平的临床有效率优于消心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7.33,95%C(I1.47,36.66),P=0.02];与安慰剂相比,氨氯地平能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结论:氨氯地平可用于变异型心绞痛的治疗,且可降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老年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以及外科诊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86例老年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患者中,慢性胆囊炎35例,急性单纯性胆囊炎34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3例,胆囊坏疽13例,胆囊癌1例。其中传统开腹单纯胆囊切除术46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27例,胆囊切除+胆总管瘘口切除术1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肝左外叶切除术1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胆囊十二指肠瘘修补术1例,腔镜下胆囊切除术8例,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2例。本组患者中痊愈84例,1例患者死于术后并发心肌梗死,1例患者胆囊癌放弃再手术出院。结论老年结石性胆囊炎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有手术条件及指针者宜尽早手术治疗,手术风险可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奥曲肽治疗恶性肠梗阻的近期疗效、安全性、中位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方法将晚期恶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患者4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22)常规治疗,即禁食、鼻胃管胃肠减压、全肠外营养支持、预防感染、止痛等;治疗组(n=26)除常规治疗外,应用奥曲肽300μg/24h持续静脉泵入。评价两组有效率,观察两组治疗开始前后的鼻胃管引流量,并统计鼻胃管拔除率。通过随访,统计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22.8%和42.4%,拔管率分别为22.7%和3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第6天胃管引流量更少(260±146)ml/dVS(505±168)ml/d,(P〈0.01),Ps评分改善更佳,中位生存期延长1.4周,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00lμg/24h的奥曲肽治疗恶性肠梗阻具有重要的作用,有良好的安全性,可改善临床症状和Ps状况,但对患者的总生存期无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技术应用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失败的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采用经皮肾镜碎石(PCNL)治疗26例32侧ESWL治疗失败的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建立单通道,通道建立时间6~17 min,平均8.6 min。结石处理时间20~105 min,平均58.6 min。出血量10~30 ml。术中发现游离型结石7侧,其余25侧结石周围均有不同程度炎性息肉包裹,结石与周围管壁粘连,6例结石中心有大量基质成分堆积。术后复查清石率75%(24/32),无临床意义残石率25%(8/32)。结论 ESWL治疗失败的上尿路结石的特点往往由于病程长、体外碎石致管壁黏膜损伤出血及炎症等因素,造成结石周围炎性息肉包裹,包裹的息肉可能嵌入碎石间形成核心再次形成更大结石。经皮肾镜可有效治疗ESWL治疗失败的上尿路结石。  相似文献   
98.
汪晓艳 《吉林医学》2013,34(5):951-952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和护理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3例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无创通气治疗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无创通气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R、RR、pH、PaCO2、PaO2、SpO2变化。结果:无创通气治疗组治疗后比治疗前HR、RR、pH、PaCO2、PaO2、SpO2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PaO2、SpO2有差异(P<0.05),HR、RR、pH、PaCO2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并适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纠正低氧及CO2潴留,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9.
洪素萍  薛先群 《海南医学》2013,24(7):1084-1086
目的观察循环压力泵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根据使用循环压力泵的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各40例。其中A组使用循环压力泵1次/d,每次60min;B组2次/d,每次40min;C组3次/d,每次2h,共治疗7~10d。比较三组患者术后2周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术后2周三组均有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肿胀,经比较发现,A组患者肿胀率显著高于B、C组患者,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凝固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显著高于A组(P<0.05)。B、C组患者栓子检出率显著低于A组,并且3~5mm和超过5mm栓子的病例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每天使用2~3次循环压力泵能够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而每天使用2次,每次40min的循环压力泵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患者费用支出,降低护士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经皮旋转微创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病中的应用。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ICU2010年12月~2012年10月期间进行气管切开术患者共54例,其中经皮旋转微创气管切开术组(PDT组)22例,传统气管切开术组3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DT组的手术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气管切开术组(P0.01)、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旋转微创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微创的、快捷的急救技术,适合ICU的危重患者,在ICU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