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81篇
  免费   882篇
  国内免费   455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80篇
基础医学   335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2090篇
内科学   754篇
皮肤病学   126篇
神经病学   223篇
特种医学   268篇
外科学   732篇
综合类   3920篇
预防医学   590篇
眼科学   328篇
药学   825篇
  21篇
中国医学   341篇
肿瘤学   321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314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353篇
  2019年   366篇
  2018年   384篇
  2017年   299篇
  2016年   383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533篇
  2013年   638篇
  2012年   834篇
  2011年   1023篇
  2010年   878篇
  2009年   906篇
  2008年   847篇
  2007年   919篇
  2006年   705篇
  2005年   562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目的 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表皮生长因子(EGF)的浓度,探讨VEGF和EGF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液中的表达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技术(ELISA法)检测20例再障患者及40名健康人血清中VEGF和EGF浓度.结果 2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VEGF的含量为50.5±34.8pg/ml,对照组血清VEGF的含量为108.5±50.6 pg/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EGF含量为0.15±0.11 μg/L,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EGF含量为0.76±0.80 μg/L.结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VEGF、EGF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2.
21例心内直视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21例心内直视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原因、预防、救治及其二次开胸的早期指征。方法:对1991年1月-2005年12月心内直视术(共1096例)后21例急性心包填塞二次开胸(发生率1.92%)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经二次剖胸解除心包填塞后17例痊愈出院,4例死亡,二次剖胸手术死亡率为19.05%。二次剖胸手术者所患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6例,瓣膜病13例,大血管手术1例,心脏移植1例。结论:减少心内直视术后出血、渗血是避免术后发生急性心包填塞的关键,早期诊断并尽早行二次剖胸手术可明显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33.
临床路径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将6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健康教育达标率、满意度、住院日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开展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了住院天数,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壳聚糖与神经干细胞复合物修复成年SD大鼠完全性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制作大鼠脊髓完全缺损模型,在形成的缺损中植入壳聚糖与神经干细胞复合物(实验组),或只植入壳聚糖(对照组),或不加任何材料(空白组),术后2、4、8周灌注取材,观察结果。结果:壳聚糖与神经干细胞复合物在植入SD大鼠脊髓完全缺损模型后,能桥接缺损两端脊髓;其内的神经干细胞能存活、迁移并分化成多种形态的神经组织细胞,并诱导神经轴突向复合材料内生长。结论:壳聚糖与神经干细胞复合物有可能桥接并修复大鼠脊髓完全缺损性损伤。  相似文献   
35.
悬浮阵列技术在研究与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悬浮阵列技术是一种以荧光编码微球为核心,集流式细胞、激光分析、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多指标并行分析技术平台,可一次同时准确定量检测100种不同的生物分子;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并行检测等特点;常用于免疫分析、核酸研究、酶学分析、受体、配体识别分析等研究.  相似文献   
36.
法洛三联症与薄基底膜肾病均非少见病,但两者发生于同一个体却十分罕见,我科曾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是迄今所知最为复杂的一个人类遗传多态性系统 ,该分子受第 6号染色体短臂上一段连锁基因群编码控制 ,是免疫应答的介质。HLA -B2 7属HLA -I类分子 ,相对分子量约 5 6kD ,由α链和β2 m组成的二聚体。HLA -B2 7分子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和血小板表面 ,其生理  相似文献   
38.
增殖诱导配体(a 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APRIL)为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NFSF)的一名新成员,即TNFSF13,又名CD256、TALL-2、TRDL-1、UNQ383/PRO715,与BlyS(B-lymphocyte stimulator)即TALL-1具有较高的同源性,1998年首先由Hahne等[1]发现并成功克隆。近年来在配体受体的研究方面,APRIL/BlyS及其受体系统受到重视。研究表明APRIL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免疫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理、特点等还不甚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APRIL的结构、相关受体及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结构及组织细胞…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9例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9例中表现为谵妄10例,抑郁6例,认知障碍3例。经过治疗和护理,1例并发心力衰竭死亡,1例有阳性家族史的患者好转出院,17例治愈出院。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进行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综合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otriosisEMs)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EMs患者30例、血清及腹腔液中IL-6、IL-8进行检测,并以卵巢癌患者1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30例、正常妇女血清30例做对照组。结果:EMs组与卵巢癌组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IL-6、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Ms组与卵巢癌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Ms患者腹腔液中IL-6、IL-8异常增高是腹腔免疫内环境失衡,与EMs的发生发展有关,在药物治疗中血清IL-6、IL-8可作为EMs疗效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