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1.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入重症监护病房的59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进行测定,并测定26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同时对血清甘露聚糖结舍凝集素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生存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另外,根据生存与否,将脓毒症患者分为生存组(47例)和死亡组(12例),比较两组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结果脓毒症组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6.98±3.14)mg/L]较对照组[(2.45±1.69)mg/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f相关系数(r)=-0.239,P〈0.01。脓毒症患者中,死亡组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3.89±1.57)mg/L1较生存组f(7.17±3.84)mg/U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是脓毒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与脓毒症病情及预后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r,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人结肠癌氟尿嘧啶化疗增敏作用中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结肠癌HT-29细胞,分别或联合应用不同浓度的罗格列酮、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处理HT-29细胞,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吖啶橙/溴乙啶(AO/EB)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HT-29细胞PPARγ、NF-κB、Bcl-2、Bax的表达.结果 (1)流式细胞术和AO/EB荧光双染色法结果显示:5-Fu能明显诱导HT-29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3.0,6.0,12.0 μg/L处理HT-29细胞72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91%,18.16%,23.14%,罗格列酮亦能诱导HT-29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1.0,10.0,100.0 μmol/L罗格列酮处理HT-29细胞72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4%,2.34%,14.13%.无细胞毒浓度的罗格列酮能显著促进5-Fu诱导HT-29细胞凋亡.1.0 μmol/L罗格列酮与12.0 μg/L 5-Fu合用使HT-29细胞凋亡率高达48.41%.(2)Wer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HT-29细胞表达PPARγ,罗格列酮作用HT-29细胞后上调PPARγ和Bax蛋白的表达,下调NF-κB、Bcl-2蛋白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方式(P<0.05).结论 (1)无细胞毒浓度下(1.0 μmol/L)罗格列酮能促进5-Fu诱导HT-29细胞凋亡.(2)罗格列酮的化疗增敏作用中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可能与活化PPARγ,下调NF-κB、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老年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麻醉科行全身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85例,对照组患者65例,术后进入麻醉复苏室,观察组患者行呼吸道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评估两组患者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结束时(T1)、拔管时(T2)、拔管5min(T3)、拔管10min(T4)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比较各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苏醒期间的躁动发生情况。结果在苏醒期间,观察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7.06%,优于对照组的16.9%(P0.05);T1时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Ramsay镇静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T2及T3时观察组的SDP、DBP及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有利于减少苏醒期呼吸道并发症,改善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降低躁动的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地塞米松与甲强龙在减轻脑水肿方面的疗效,为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医学依据,并探讨可能发生的机制。方法按照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汇总评价指南,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等数据库,中文检索词:"(地塞米松或甲强龙)与脑水肿";英文检索词:"(dexamethasone or methylprednisolone)AND edema",收集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文献;评价其研究质量、提取资料;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研究共405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甲强龙与地塞米松减轻脑水肿疗效比较(OR=2.28,95%CI=1.51~3.44,P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强龙与地塞米松在减轻脑水肿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并且甲强龙的作用优于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miR-208b-3p在右美托咪定(DEX)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的作用.方法 将成年雄性Wister大鼠80只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DEX组和miR-208b-3p+DEX组.Sham组大鼠,放置6-0缝合线不结扎,其余3组均按I/R模型处理,其中DEX组在缺血灌注前经股静脉注射5 μg/kg负荷剂量的DEX,然后以5μg·kg-1·h-1持续输注1h,miR-208b-3p+ DEX组在I/R模型前24 h心肌内注射miR-208b-3p模拟物,监测各组大鼠再灌注120 min后的心功能指标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和左心室变化速率最大值(±dp/dtmax),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钙蛋白(cTn-Ⅰ)、肌酸激酶(CK-MB)水平及心肌细胞凋亡率(AI),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凋亡蛋白水平.结果 与Sham组相比,I/R组的心功能降低,cTn-Ⅰ、CK-MB、AI、丙二醛(MDA)、Bax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Caspase-3)水平均升高(P<0.05);与I/R组相比,DEX组的以上指标改善(P<0.05);与DEX组相比,miR-208b-3p+ DEX组的以上指标恶化(P<0.05).结论 过表达miR-208b-3p可消除DEX对MIRI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联合乌司他丁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并发脓毒血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39例PCNL并发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19例对照组和20例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好转率、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 Ⅱ)测定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与APACHEⅡ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NF-α、CRP恢复更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乌司他丁治疗PCNL并发脓毒血症,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中患者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 择期体外循环(CPB)下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20例,ASAⅡ或Ⅲ级,年龄20~60岁,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C组)和异氟醚预处理组(Ⅰ组),每组10例.两组麻醉诱导均采用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8~0.12 mg·kg-1、芬太尼5~10μg·kg-1、维库溴铵0.1 mg·kg-1;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C组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咪唑安定及维库溴铵,Ⅰ组吸入异氟醚2 MAC及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咪唑安定、维库溴铵.CPB前维持收缩压90~120 mm Hg、舒张压50~80 mm Hg及心率60~90次·min-1;CPB开始时Ⅰ组停吸异氟醚.于气管插管后即刻(T0)、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1)、1 h(T2)、2 h(T3)采桡动脉血15ml,并分离提取中性粒细胞,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测定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记录心脏自动复跳情况、多巴胺及硝普纳用量.结果 与C组比较,Ⅰ组T0时NF-κB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他时点NF-κB活性降低,心脏自动复跳率升高,多巴胺用量降低(P<0.05),硝普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多巴胺用量与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的最高值呈正相关[C组r=0.962,Ⅰ组r=0.908(P<0.01)].结论 异氟醚预处理通过降低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对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9.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心理状态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敖琴英  刘文捷 《护理学报》2007,14(10):11-13
目的了解护生实习前的心理状态,分析影响护生实习前心理状态的因素,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对122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将实习前进行不记名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是否对实习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实习前最担心的问题,护生希望学校所做的工作等。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只有32.8%的护生对于实习已有技能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实习前最担心的问题排名前6位的是:担心不能适应医院环境;担心操作技能欠缺;担心与病人难以沟通;担心难以和医护人员相处;担心实习工作中出差错事故;担心实习医院条件差。护生们普遍希望学校能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改善目前的状态,其中排名前5位的有:有针对性地进行临床实习前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开展关于医疗护理安全的法律法规讲座;邀请有经验的临床护士介绍经验;进行沟通技巧方面的讲座。结论大部分护生对于即将到来的实习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尽管担心的内容不同,但均以主观因素为主。在实习前进行心理教育、技术练兵、联谊会及座谈会有助于护生改善对实习的恐惧感,使她们能尽快适应环境,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策略对失血性休克(HS)大鼠血浆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0只260~28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组)、无液体复苏组(NF组)、乳酸林格液组(LRS组)、羟乙基淀粉组(HES组)和LRS+HES组,待休克稳定1 h后进行相应液体复苏,2 h后抽血,检测各组血浆中的乳酸、丙酮酸、葡萄糖和丙酮水平,同时采用比色法检测各组血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碱性磷酸酶(ALB)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结果与C组相比,NF组的乳酸、葡萄糖水平均降低,丙酮酸、丙酮水平均升高(均P0.05);除LRS+HES组的乳酸外,LRS组、HES组和LRS+HES组的其他各指标与C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除LRS组的乳酸外,LRS组、HES组和LRS+HES组的其他各指标均优于NF组(均P0.05);其中,LRS+HES组的4项指标均优于LRS组和HES组(P0.05)。各组间ALT、AST、CK和ALB活性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S大鼠血浆代谢指标紊乱,给予及时限制性液体复苏可缓解HS的代谢紊乱,以LRS联合HES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