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9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184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52篇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0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目的:检测拓扑替康(TPT)对卵巢癌OVCAR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观察TPT诱导OVCAR3细胞自噬现象,初步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TPT处理卵巢癌OVCAR3细胞,MTT法测定TPT对OVCAR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吖啶橙(AO)染色观察酸性小体(AVO)形成,MDC荧光染色检测自噬囊泡。免疫印迹法检测TPT对OVCAR3细胞LC3-Ⅱ和Beclin1蛋白的影响。结果:TPT对OVCAR3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此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IC50为0.057μg/mL。TPT可诱导OVCAR3细胞产生AVO。MDC荧光染色显示,TPT可诱导OVCAR3细胞产生自噬囊泡。采用0.05μg/mL TPT处理OVCAR3细胞24h后,免疫印迹法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LC3-Ⅱ和Beclin1蛋白水平表达个逐渐增加,提示TPT诱导的OVCAR3细胞自噬可能与Bec-lin1蛋白有关。结论:TPT对OVCAR3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TPT可以诱导OVCAR3细胞发生自噬,TPT诱导OVCAR3细胞自噬可能与Beclin1蛋白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42.
背景与目的 miR-145是通过miRNA芯片及qPCR验证筛选出的一种潜在肺癌保护性miRNA。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45与肺癌干细胞之间的关系及分子机制。方法 miRNA芯片对肺腺癌患者瘤旁和正常组织进行表达谱分析;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145潜在的靶基因;脂质体2000介导转染miR-145模拟物和阻遏物进入A549细胞株;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45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OCT4蛋白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45是否作用于OCT4mRNA的3'UTR区预测靶位;细胞增殖实验检测miR-145对于A549细胞生长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表型CD133+的表达。结果在肺腺癌组织中miR-145表达明显低于瘤旁正常组织;miRanda软件预测OCT4是miR-145潜在靶基因;与对照组相比,miR-145模拟物组和阻遏物组miR-145表达分别明显上调和下调;miR-145对A549细胞的生长有双向调节作用,过表达miR-145抑制细胞生长;过表达miR-145可明显降低OCT4蛋白水平及干细胞表型CD133百分比,而抑制miR-145表达则明显增加OCT4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自噬在拓扑替康诱导卵巢癌OVCAR3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拓扑替康处理卵巢癌OVCAR3细胞,MTT法测定拓扑替康对OVCAR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单丹磺酰尸胺(MDC)荧光染色观察给药后OVCAR3细胞的自噬征象,LDH漏出率法检测拓扑替康联合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对拓扑替康诱导OVCAR3细胞毒性的影响,MTT法测定拓扑替康联合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对OVCAR3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金氏公式分析联合作用效果。结果拓扑替康对OVCAR3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057μg/ml。MDC荧光染色显示拓扑替康可诱导OVCAR3细胞产生自噬囊泡,3-MA可以抑制拓扑替康诱导的自噬产生,雷帕霉素可以增强拓扑替康诱导的细胞自噬。细胞培养24h后,拓扑替康组LDH漏出率为22.5%,3-MA+拓扑替康组为16.8%;48h后拓扑替康组LDH漏出率为47.4%,3-MA+拓扑替康组为32.6%。雷帕霉素联合各浓度拓扑替康用药组的抑制率较拓扑替康单药组增加,按金氏公式计算,除最高浓度组(拓扑替康0.2μg/ml)外,其他各组q值均>1.15...  相似文献   
44.
年轻Ⅰb~Ⅱb期高危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宫颈癌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对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如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探讨年轻Ⅰb-Ⅱb期高危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年龄≤35岁Ⅰb-Ⅱb期宫颈癌高危患者(巨块型、分化差、非鳞癌)的治疗,根据不同的术前处理方式分为同步放化疗组、新辅助化疗组和腔内后装放疗组,治疗为相应的术前处理后行宫颈癌根治术,术后根据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间质浸润深度、脉管内癌栓、组织学分化及阴道残端、切缘阳性等情况,给予化疗及放射治疗。结果:同步放化疗组癌细胞消失率、浅肌层浸润率均好于其余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组的淋巴转移率显著低于腔内后装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内盆腔复发率低于其他2组,而同步放化疗组的5年生存率高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肌层浸润率3组无显著性差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手术并发症3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同步放化疗是年轻Ⅰb~Ⅱb期高危宫颈癌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5.
朱含涌  丁泉  罗琴  韦龙静 《中国药事》2009,23(3):234-238
目的对具有同一种活性成分的不同制剂作价值评估。方法建立并阐释临床药物药剂学边际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结果边际分析指标为:边际效果及边际效果指数、边际成本及边际成本指数、边际成本效果及边际成本效果指数。结论边际分析有别于其它分析方法,具有普适性、现实性。  相似文献   
46.
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发地区.截止2009年,中国HBV携带者有1.3亿、感染者约9 300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约2 000万,肝癌发病数占全球的55%[1].提高乙肝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迫切需要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合理化选择和应用.目前,HBV标志物(HBV-M)主要有血清学标志物和核酸标志物两大类.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诸如PD-1,PD-L1等免疫检查点为靶点的单克隆抗体成为了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其作用机制是阻断T细胞表面的共抑制分子与配体的相互作用,从而激活T细胞进行肿瘤免疫应答。共刺激分子4-1BB(CD137)又名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受体9,多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表面,也可表达于粒细胞或树突状细胞表面。4-1BB在免疫应答、肿瘤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在多种肿瘤中呈高表达。文章介绍有关4 1BB与肿瘤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8.
吴俚蓉  顾佳佳  宗丹 《肿瘤学杂志》2021,27(11):889-899
摘 要:我国鼻咽癌发病人数占全世界总发病人数的40%以上,特别高发于我国华南地区,其发生发展与EB病毒密切相关。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鼻咽癌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这得益于放疗设备的发展、放疗技术及影像技术的进步、个体化综合治疗策略的完善。近年来在鼻咽癌的发病机制、早筛、诊断、治疗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不少热点问题亟待解决,全文对一些观点和展望做了相关评论,以期为未来鼻咽癌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和多模态影像指导下,鼻咽癌中上颈临床靶区(CTV)剂量优化对保护喉咽、前环和后环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间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 298例初治鼻咽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按以下方案进行个体化中上颈CTV剂量优化:A组:双侧完全优化,即双颈CTV剂量均50.4Gy;B组:单侧完全优化,即单侧CTV剂量50.4Gy、对侧60Gy;C组:双侧不完全优化,即双侧CTV剂量均50.4Gy,可疑阳性淋巴结选择性同步推量至60Gy;D组:单侧不完全优化,即单侧CTV剂量50.4Gy,其中可疑阳性淋巴结选择性同步推量至60Gy,对侧60Gy;E组:未优化,即双侧CTV剂量均60Gy。结果 298例患者中 215例行颈部CTV剂量优化,83例未行剂量优化。优化方案中A组 114例、B组 36例、C组 60例、D组 5例。随访时间 6.0~46.3个月,中位随访期28.5个月。全组总生存率为95.6%,无进展生存率为84.2%,颈部区域控制率为98.0%。6例颈部淋巴结复发,其中咽后外侧淋巴结复发 1例,Ⅱ区复发 4例,Ⅲ区复发 0例,Ⅳ区复发 1例。A、B、C、D与E组间喉咽平均剂量比较,P值分别为<0.001、0.016、0.001、0.572;前环平均剂量差异比较,P值分别为<0.001、0.011、<0.001、0.805;后环平均剂量差异比较,P值分别为<0.001、0.004、<0.001、0.252。结论 在多模态影像指导下,结合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进行中上颈CTV剂量优化是安全的,可明显降低喉咽、前环和后环的剂量,从而为中上颈部CTV降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肺黏液性微乳头型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手术切除的黏液性微乳头型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结果,并应用免疫组化、ARMS法和FISH检测EGFR、KRAS、EML4-ALK、BRAF等主要驱动基因。结果 7例患者平均年龄57. 4岁,男女比为4∶3,3例有吸烟史,5例获得随访的病例中4例死亡。组织学方面,所有病例主要由微乳头构成并含有丰富的细胞内/外黏液,表现为彼此游离的黏液性微乳头和实性细胞团"漂浮"在黏液池中。肿瘤细胞呈多角形,异型性明显,有时含有黏液柱状细胞和印戒细胞。部分病例肺泡壁的结构保持完整,肺泡腔内充满黏液及肿瘤性微乳头。所有病例弥漫性表达CK7(7/7),不同程度表达TTF-1(4/7)、Napsin A(2/7)、p53(4/7)、MUC5B(4/7)、MUC5AC(3/7)和ROS1(2/7),1例表达ALK(D5F3),不表达p63、CK5/6、GATA3、CK20、CDX2和PAX8。2例有KRAS突变,1例表达ALK(D5F3)的病例经FISH证实阳性,未检测出EGFR、BRAF(V600E)和ROS1突变。结论肺黏液性微乳头型腺癌罕见,在组织和细胞学特征、免疫表型和常见驱动基因改变方面与经典的微乳头型腺癌有不同之处,该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