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高龄孕妇妊娠结局的差异,探讨年龄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有助于指导高龄孕妇的孕期管理。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产科分娩的1 342例高龄孕妇的临床资料,应用四分位数法对年龄进行分组,其中35~<36岁组355例,36~<37岁341例,37~<39岁组366例,≥39岁组280例,以35~<36岁为参考组,比较和分析其他3组与参考组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各组之间孕妇孕次、产次、受孕方式、新生儿不良结局无显著差异(P > 0.05),而妊娠合并糖尿病、前置胎盘及剖宫产率随着年龄的增加有升高趋势(P < 0.05)。结论:高龄产妇随着年龄增加,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总体呈升高趋势,以39岁后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合并妊娠的母婴结局,探讨肾功能分期与妊娠并发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对2016年1月—2019年12月73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卡并分娩的妊娠合并CKD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CKD分期分为3组:CKD早期组(1~2期)53例、CKD中期组(3期)13例和CKD晚期(4期)7例,分析孕妇肾功能分期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以及与妊娠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与CKD早期组相比,CKD晚期组患者更易合并慢性高血压(P < 0.05)。分析3组患者的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发现,与CKD早期组比较,CKD中、晚期组患者子痫前期(PE)、胎儿生长受限(FGR)、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KD晚期组胎儿窘迫率(P < 0.05)、肾衰竭率(P < 0.05)、剖宫产率(P < 0.05)、早产率(P < 0.05)显著升高,自然分娩率明显下降(P < 0.05)。同时分析新生儿结局发现,CKD中、晚期组患者新生儿出生体重和1 min Apgar评分明显降低(P < 0.05),重度窒息儿比例明显增高(P < 0.05);小于孕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以及早产儿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而3组的死胎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孕妇妊娠并发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与患者肾脏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在孕前应尽早发现及治疗CKD,在妊娠过程中应注意监测CKD孕妇的肾功能,及时终止妊娠以改善母儿预后,减少围生期母儿的并发症,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常见的妊娠期合并症之一,并且会对孕妇以及子代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有长远影响。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GDM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为19~24个核苷酸的单链小分子非编码RNA,以特异性结合方式抑制靶基因的转录或翻译来调控细胞的发育、分化与增殖、早期胚胎发育、脂肪代谢、神经细胞功能分化及自身免疫调节等生物过程。目前,GDM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近年来,miRNAs在G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备受关注,主要通过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异常和脂肪因子等方面参与G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COOK双球囊和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初产妇促宫颈成熟与引产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单胎足月初产妇340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COOK双球囊(A组,165例)和地诺前列酮栓(B组,175例)促宫颈成熟和引产.回顾性比较两组的引产过程、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与A组相比,B组规律宫缩后药物取出比例高(P<0.05),且因胎膜早破、宫缩过频、胎心改变或恶心、呕吐药物取出的比例更高(P<0.05).B组自然临产率和24 h内分娩率高于A组(P<0.05),催产素引产率低于A组(P<0.05).阴道分娩者中,两组总产程和急产、软产道裂伤、产时发热、产后出血量及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羊水Ⅲ度污染等其他相关指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双球囊或地诺前列酮栓均能有效用于足月初产妇引产.COOK双球囊相对温和、安全,母婴不良结局较少;地诺前列酮栓可更快地诱发宫缩、自然临产及24 h内分娩,但更容易引起宫缩过频和胎心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孕前身体质量指数对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影响,筛选早期中断母乳喂养的高危人群和时间节点,为实施针对性母乳喂养指导提供依据。 方法 便利抽取37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入院待产时建立研究队列,电话随访2年内母乳喂养情况。 结果 研究对象总体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为11.0(7.0,13.0)个月,12个月内母乳喂养中断速度较快;孕前消瘦组的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较孕前体质量正常组短2.0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孕前消瘦会增加早期中断母乳喂养的风险[HR=1.429,95%CI(1.028,1.985),P<0.05];孕前超重对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无显著影响[HR=1.105,95%CI(0.813,1.502),P>0.05]。 结论 孕前消瘦是早期中断母乳喂养的高危因素,12个月内是母乳喂养中断的时间节点。建议育龄期女性孕前将体质量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卫生保健人员进行母乳喂养指导时需考虑产妇的孕前营养状态,行个性化的母乳喂养指导,合理延长母乳喂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联合检测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早期预警和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MMP-2和MMP-9水平;贝克曼AU4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和甘胆酸(CG)水平,评估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重度ICP组血清中TBA、CG水平增高的同时,MMP-2、MMP-9也呈现显著增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率比较分析发现,在ICP发病前,血清TBA、CG指标无明显变化,56例(49.12%)血清MMP-2水平、48例(42.10%) MMP-9水平呈现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随着ICP疾病病情的加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2、MMP-9联合检测可作为ICP早期预警或辅助诊断的敏感指标;MMP-2、MMP-9、TBA及CG能有效评估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对ICP早期预警或辅助诊断、治疗监测及改善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肠道菌群是肠道内各类微生物共同构成的与人体存在共生关系的生态系统,这些微生物在人体肠道内参与了代谢、免疫和营养等多种功能,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妊娠期女性的肠道菌群构成发生了显著改变,肠道菌群失调也被认为在各妊娠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益生菌可改善肠道微环境, 可作为妊娠相关疾病防治的新思路。本文就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早产、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常见妊娠相关疾病的孕妇肠道菌群改变及益生菌用于临床防治的有效性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进行肠道菌群影响孕妇健康的机制研究及益生菌用于临床疾病防治的更高质量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合并巨大儿的临床资料,探讨降低GDM合并巨大儿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GDM患者,根据其分娩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研究组(新生儿出生体重≥4 000 g)和对照组(2 500 g≤新生儿出生体重<4 000 g),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探讨GDM合并巨大儿的发生原因及临床结局。结果:研究组患者基础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GDM诊断孕周、75 g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结果与对照组无差异;研究组孕期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水平、孕晚期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血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娩孕周延迟、新生儿体重显著大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增加,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GDM患者的管理,促进其糖、脂代谢正常,可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相似文献   
19.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具有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水解活性,可参与组织的生理性降解和重塑过程,尤其是在妊娠及分娩顺利进行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MPs的作用受多种因素调节,尤其是与它们的特异性抑制剂——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保持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的破坏可能会导致多种病理状态及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多项研究发现MMPs参与整个妊娠过程,在胚胎着床、胎盘形成、分娩发动和异常妊娠等过程中均可观察到MMPs含量或活性的改变。因此,对MMPs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其对妊娠并发症治疗价值的研究,将有利于改善临床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总结1例皮-罗序列征新生儿早期经口喂养护理与指导要点.建立多学科团队,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选择侧卧结合45°俯卧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实施促进喂养技术结合口腔运动进行综合干预;根据吸吮情况及奶量选择滴管喂养及唇腭裂婴儿专用特需喂哺瓶;严格管理新生儿摄入量等.该例新生儿于出生后3d开始经口喂养,于第6天出院.3个月回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