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9篇
  免费   821篇
  国内免费   210篇
耳鼻咽喉   118篇
儿科学   827篇
妇产科学   123篇
基础医学   417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1291篇
内科学   882篇
皮肤病学   98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316篇
外科学   772篇
综合类   2215篇
预防医学   1368篇
眼科学   48篇
药学   480篇
  23篇
中国医学   411篇
肿瘤学   18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321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305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346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496篇
  2011年   602篇
  2010年   579篇
  2009年   709篇
  2008年   663篇
  2007年   676篇
  2006年   554篇
  2005年   445篇
  2004年   456篇
  2003年   358篇
  2002年   371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334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明确无效食管动力(IEM)在GERD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在食管酸暴露、酸清除及食管黏膜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2年6月拟诊GERD患者行食管压力及食管动态pH监测,对明确GERD诊断的66例患者依食管远端动力特征分为食管动力正常组、IEM组、其它组;分析食管动力正常组及IEM组24小时pH<4时间百分比,立位及卧位pH<4的时间百分比、食管酸清除率,并经内镜检查判断有无反流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92.
豚鼠哮喘模型气道重建对气道反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小剂量致敏原反复致敏建立豚鼠慢性哮喘模型,设定不同时点(4、6、8周)观察气道结构及气道反应性的变化,探讨气道重建对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低剂量卵白蛋白反复致敏、激发豚鼠,制作哮喘动物模型,应用氯化乙酰胆碱静脉注射进行支气管激发实验,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计数灌洗液的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豚鼠气道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哮喘8周组以纤维组织增生及平滑肌厚度增加最为显著。气道高反应性以哮喘4周组增高最明显,而随着与致敏原接触时间的延长,气道高反应性逐渐降低,到哮喘8周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已无显著差异。结论:长时间卵白蛋白吸入致敏可以引起哮喘豚鼠气道反应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与气道重建的发生相关联。  相似文献   
93.
探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及使用时间与剂量是否与SARS患者体内SARS CoV存留有关。对象和方法 :标本来源 :2 0 0 3年 3~ 5月发病的 177例恢复期 (发病 2 8d以上 )SARS患者 ,平均病程为 (37 3± 0 7)d ,SARS CoV抗体检测阳性。检测 :收集患者咽漱液、尿、粪便标本 ,使用达安基因股  相似文献   
94.
A组轮状病毒广州地方株VP7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我国轮状病毒G1型广州地方株与标准株及北京G1型地方株VP7基因序列的差异,为我国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制提供资料。方法 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了轮状病毒广州地方株R97—196 VP7全基因的cDNA片段,将其克隆入T—A克隆质粒pUCm—T中,构建成重组质粒pUCmT—VP7,对克隆的VP7基因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该地方株的基因核苷酸全长为1062nt,读码框架和以往的研究一致,和北京G1型地方株173的VP7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98%),而与不同血清型标准株间则变异较大(73%—81%),氨基酸序列中存在的一些高变区和保守功能区与已报道的研究结果一致。从进化角度分析,与轮状病毒标准株Wa株,相距较远。结论 轮状病毒广州地方株R97—196 VP7基因片段属G1型,轮状病毒VP7基因的变异与地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5.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以骨髓微环境中浆细胞恶性增殖为特征的血液肿瘤。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 /护骨素(OPG)与MM发病关系密切。在MM中,存在RANKL表达上调、OPG表达下调;这种RANKL/OPG比率异常与MM骨病及骨病范围、MM的肿瘤负荷、分期和预后均有关。  相似文献   
96.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冬春季儿童、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呼吸道常见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FA1、IFA3、IFB)、副流感病毒(PIF1、PIF3)、腺病毒(ADV)的感染情况及与临床症状和嗜酸细胞的关系。方法 对2000年11月至2001年3月及2001年11月至2002年3月,来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中心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176名,采用病毒分离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对鼻咽分泌物(nasopharyngeal secretions,NPS)中七种病毒抗原进行监测,并同时记录临床症状和用药情况及进行鼻咽分泌物和外周血中嗜酸细胞计数。结果 176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NPS中,79例检测出病毒,阳性率为44.9%。其中RSV 66例,感染率为37.5%、IF7例(4.0%)、ADV6例(3.4%)及PIF4例(2.3%)。RSV占79例病毒感染患儿的83.5%;4例患儿同时测定出RSV和其他病毒混合感染。这些病毒在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中检出率与年龄呈反比,小年龄组的患儿病毒感染多;检出病毒的患儿病情重,伴发热的患儿显著多于未检查出病毒的患儿。病毒感染与非感染组的NPS中嗜酸细胞数目检测无明显差别;但血中嗜酸细胞的数目,病毒检出阳性的患儿,较病毒测定阴性的患儿明显减少(t=2.676,P〈0.001)。结论 北京地区冬季近半数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呼吸道病毒检测阳性,其中RSV是婴幼儿哮喘发作的主要感染病毒,引起较严重的临床症状;病毒检出阳性的患儿,血中嗜酸细胞的数目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7.
 超高压(UHP)的全称是“超高冷等静压 (ultra high isostatic hydrostatic pressure at room temperature,UHIHP)”,简称为冷等静压(cold isostatic high pressure,CIHP)。据目前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和液压技术的特点可将超高压定义为 100 MPa 以上的压力[1]。 超高压技术最初被广泛应用于陶瓷、金属、石墨等材料加工领域,直至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才逐渐作为一种新型的灭菌方法和食品加工技术被应用于食品工业领域。目前,日本、美国、韩国、法国等国家都先后对高压食品加工原理、方法、技术细节以及应用前景等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并已逐步进入市场[2]。我国学者也一直密切关注着国际超高压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尝试利用这一新兴技术进行中药提取。本文对近年来这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8.
建议在Internet上实现预约挂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ternet的快速普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各医院已经或正在建立医学网络和网站,进行医院局域管理和对外咨询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Intenret预约挂号的条件基本成熟,虽然此法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点,但从Internet网上预约挂号将是一个新的方向。究竟是否可行,本刊原在此方面辟出版面展开讨论,请读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99.
Objective Screening the intron 1 inversion of factor Ⅷ (FⅧ) in the population of severe haemophilia A(HA) in China and performing carrier detection and prenatal diagnosis. Methods Using LD-PCR to detect intron 22 inversions and multiple-PCR within two tubes to intron 1 inversions in sereve HA patients. Carrier detection and prenatal diagnosis were performed in affected families. Linkage analysis and DNA sequencing were used to verify these tests. Results One hundred and eighteen patients were seven diagnosed as intron 22 inversions and 7 were intron 1 inversions out of 247 severe HA patients. The prevalence of the intron 1 inversion in Chinese severe haemophilia A patients was 2. 8% (7/247). Six women from family A and 2 from family B were diagnosed as carriers. One fetus from family A was affected fetus. Conclusion Intron 1 inversion could be detected directly by multiple-PCR within two tubes. This method made the strategy more perfective in carrier and prenatal diagnosis of haemophilia A.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引入并修订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亲子互动-喂养量表,并在中国人群中进行信效度研究。方法 按照国际测试委员会指南,对原亲子互动-喂养量表进行翻译,形成中文版亲子互动-喂养量表(PCI-FS-C)。2018年6月—2019年1月方便抽样北京、银川、兰州和马鞍山市4所妇幼保健院,招募310例0~12个月母子对,采集婴儿一次完整喂养过程的视频,由经过美国华盛顿大学培训合格获得原版量表评估资质人员进行视频编码评分。抽样6例评估评分者信度;于14~21 d后随机抽样10%评估重测信度;随机抽样41例进行中文版婴儿-学步儿家庭环境观察评估表(IT-HOME-C)效标效度检验。使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区分效度分析。结果 共获得273例有效样本。总量表、照护者和婴儿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为0.846、0.805和0.690;总量表、照护者和婴儿量表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847、0.778和0.480(P<0.01);总量表评分者信度Kendall相关性系数为0.860;PCI-FS-C的总分、照护者和婴儿量表总分与IT-HOME-C总分呈显著性中度正相关(r=0.526、0.506、0.427,P<0.05)。控制混杂因素后,婴儿年龄与PCI-FS-C量表总分、照护者量表和婴儿量表总分显著相关(b=3.24、2.31、0.92)。结论 中文版亲子互动-喂养量表在中国人群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我国婴儿喂养亲子互动的评估工具。今后可以考虑开展大样本量分层抽样的本土化常模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