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4篇
  2篇
肿瘤学   2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近年来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作为一种新型微创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痛苦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特点,被认为是自发性气胸的最佳治疗方法,2006年6月~2011年8月我院应用VATS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3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纵隔内注射油酸多相脂质体的临床探讨刘吉福,任林生,韩临春,成杞润,姚建民,门爱民,张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简称NCLC)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远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已证实,正常大小的淋巴结癌转移率达15%,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和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ce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7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测定电泳条带的吸光度A值。结果 7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30例正常肺组织中MMP-2、MMP-9表达阳性的例数分别为65.7%(46/70)、78.6%(55/70)和16.7%(5/30)。23.3%(7/30)差别具有显著性。Ⅲ期肺癌MMP-2、MMP-9的平均吸光度A值明显高于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癌的MMP-2、MMP-9平均吸光度A值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肺腺癌中MMP-2、MMP-9平均吸光度A值高于肺鳞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MMP-2、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增多,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4.
GLUT1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FDG摄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 1(GLUT1)的表达及其与1 8F 2 脱氧葡萄糖 (FDG)摄取之间的关系。方法 术前对 2 4例NSCLC患者进行1 8FDG PET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癌组织及相应正常肺组织中GLUT1的表达 ,并使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肺癌组织中GLUT1表达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 ,并与术前FDG PET检查所得标准化摄取值 (SUV)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 4例NSCLC标本GLUT1蛋白染色全部阳性。相应正常肺组织中 ,正常支气管上皮和肺泡上皮细胞均无GLUT1蛋白染色。肺癌组织中GLUT1平均光密度值与SUV值之间呈直线相关 (r =0 .86,P <0 .0 5 )。结论 GLUT1蛋白在NSCLC肿瘤组织中广泛表达 ,可能在NSCLC肿瘤细胞的葡萄糖摄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对肺癌治疗多采用手术、放疗、化疗、中医药治疗和免疫生物学治疗等方法.由于肺癌患者确诊时常处于病情中晚期,其手术、放疗、化疗对肺癌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仅为32%、15%和28%.靶向消融技术是近年来新开展的治疗肺癌的有效方法和新兴学科.该技术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直接毁损局部癌细胞,减少邻近重要器官损伤,达到根治癌肿的目的[1].现就各类靶向消融技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冷冻消融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肺癌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广,早期难以发现的严重疾病,在就诊的患者中多为中晚期。在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情况下,综合治疗中靶向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氩氦刀是近年来才应用于临床的靶向肿瘤治疗设备。中央型肺癌因与心血管、支气管、食管关系密切,易造成严重并发症,现将我院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手术前后漏斗胸患者心功能和心脏形态,探讨前胸壁凹陷畸形对心脏影响及微创外科治疗疗效。方法 2009年8月-2010年12月,采用微创外科矫治102例成人漏斗胸患者。男84例,女18例;年龄18~57岁,平均23.4岁。初次手术95例,二次手术7例。漏斗胸分型:Ⅰ型59例,Ⅱ型43例。漏斗胸指数(hallerindex,HI)为4.59±1.51。42例出现临床症状,19例出现心脏体征。术前胸部CT检查示,患者心脏均受压,心脏移位74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为68.9%±6.2%。结果患者矫治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10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21个月。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心脏体征均消失。术后12个月HI为2.70±0.3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P=0.00)。参照Nuss等的方法评定胸廓形状,获优99例,良3例。术后12个月胸部CT检查示101例完全解除心脏压迫,1例心脏仍轻度受压;心脏位置恢复正常。心电图检查示4例术前异常患者恢复正常。超声心动图检查示LVEF为70.5%±4.8%,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P=0.30)。结论成人漏斗胸前胸壁凹陷畸形对心脏的影响主要是压迫和推移,微创外科治疗可有效解除心脏压迫,消除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胸外科的微创技术包括小切口和胸腔镜技术。小切口因切口的长度和切断胸部肌肉的多少缺乏标准,在各报道者之间难以比较,在此不做评价。胸腔镜外科技术的临床应用虽说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但真正结合摄像和视屏监视系统等现代技术,即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video.assistedthoracicsurgery,VATS)用于临床仅有十几年的时间,目前已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的选择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治疗存在争议和共识,也具有挑战。本文重点介绍其外科治疗的优化选择和策略进展。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44岁,于2007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痰中带血,以晨起明显,无明显咳嗽、胸闷、盗汗、乏力、四肢酸痛等,未就诊.后于4月中旬出现傍晚时低热,体温最高38.1℃,可自行退热,遂就诊于当地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