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余萌  王似锦  马仕洪 《中国药事》2022,36(7):758-771
目的:探讨适用于药品微生物控制中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Bcc)的鉴定策略。方法:结合药品微生物控制中对Bcc的鉴定和分型需求,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微生物鉴定技术的特点和鉴定或分型能力进行阐述和讨论,提供满足不同鉴定水平要求的鉴定策略。结果:对于Bcc,不同的鉴定方法能达到的鉴定水平存在差异。手动/自动化的生化鉴定系统可达到属/菌群水平的准确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质谱(MALDI-TOF MS)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可达到菌群的准确鉴定;看家基因如 recA或hisA等的序列分析,基本可达到菌种水平的鉴定,必要时,可补充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确认。MLST、核糖体分型(Ribotyping)或全基因组测序(WGS)技术则适用于菌株水平的分型和溯源。结论:明确不同的鉴定技术对于Bcc的鉴定能力和应用特点,针对不同的鉴定需求给出相应鉴定方法的建议,为在实际应用中涉及Bcc检验、鉴定和溯源分析的生产企业、检验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2.
目的:充分挖掘方法验证的数据集,为方法后期的广泛应用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严谨设计的方法验证所得数据集,通过对数据集中各方差分量的拆分或组合,构建日常实践中方法应用所需的评价依据或标准。结果:通过验证实验数据集的不同方差分量的拆分和组合,可形成3个应用评价指标或标准:(1)方法操作模式的变异度(FV);(2)报告值的区分阈值(RVDT);(3)实验室能力评定标准差(σPT)。除此之外,还可利用验证数据集中影响因素的限制性最大似然(REML)方差分量值来辨识影响方法的主要因素,为实验操作的改进提供预判方向。结论:在方法验证过程中,使用科学严谨的验证实验设计所得的数据集,不仅可保证方法自身性能和方法检测能力的可靠评价,还可推导出更多有重要实践意义的应用评价标准,并对方法特性有更全面的了解。本文所论述指标,不仅适合于生物活性检测方法,也适合于理化方法。  相似文献   
43.
李京  龚益妮  范慧红 《中国药学杂志》2022,57(12):1027-1032
目的 《中国药典》2020年版肝素抗Ⅹa因子和抗Ⅱa因子效价测定采用“终点法”测定吸光度值,本研究尝试建立全自动血凝仪“动力学法”测定反应值,检测肝素类药物的抗Ⅹa因子和抗Ⅱa因子效价。方法 使用自定义试剂,按《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208“肝素生物检定法”中新增的抗Ⅹa因子和抗Ⅱa因子效价测定法编写血凝仪抗Ⅹa因子和抗Ⅱa因子测定程序,在405 nm波长检测吸光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测定反应曲线斜率,以反应曲线斜率为纵坐标,标准品或供试品的浓度对数值为横坐标分别作线性回归,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431中的量反应平行线原理4×4法实验设计,通过BS2000或Biostat 1.0软件计算效价和实验误差。结果 建立了全自动血凝仪“动力学法”测定肝素类产品抗Ⅹa因子和抗Ⅱa因子效价测定方法,并对方法准确性、重复性、适用性等进行验证,结果良好,对4个厂家的4批达肝素钠注射液进行了测定,结果符合规定。结论 全自动血凝仪“动力学法”测定肝素类产品抗Ⅹa因子和抗Ⅱa因子效价结果与“终点法”检测结果一致,实验误差更小,检测时间更短,并且不使用冰醋酸作为终止剂,对实验人员和环境更为友好。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误差小,重复性好,有助于提高我国肝素类药品质控水平,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4.
王似锦  余萌  王杠杠  马仕洪 《中国药事》2020,34(9):1028-1039
目的:就非无菌药品中可能污染的不可接受微生物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为监管部门、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提供参考。方法:梳理非无菌药品中不可接受微生物的概念来源、定义及常见种属,比较各国相关的法规、指导原则以及查阅近年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简述不可接受微生物的检验策略和风险评估方法。结果与结论:不可接受微生物可通过污染药品影响药品质量威胁患者健康,通过药典的控制菌检查方法可能无法检出,因此应引起重视。各国药典、美国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都要求应使用风险评估的方法控制药品中的不可接受微生物。我国已经有不可接受微生物污染药品的事件发生,应引起监管机构和制药企业的注意,并应尽快建立相关的控制策略、检验方法和风险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评价国内目前市售的硫酸氨基葡萄糖固体口服制剂的质量,考察现行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为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对硫酸氨基葡萄糖固体口服制剂进行国家药品抽检(共73批,涉及8家生产企业),采用现行各企业执行的注册标准(共9个标准)对抽检样品进行法定检验。同时对产品进行探索性研究,表观溶解度参照《美国药典》(USP)1236通则;含量测定方法参照USP43硫酸氨基葡萄糖氯化钠项下相关方法;有关物质方法参照原研企业标准;囊壳铬含量测定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明胶空心胶囊项下相关方法;建立近红外光谱一致性检验模型。结果 73批次硫酸氨基葡萄糖制剂合格率97.3%,2批样品有关物质检查项目不合格。各家质量标准存在一定差异,个别企业质量标准不完善,有待提高,质量标准中部分重要项目检测方法待改进。此外,个别企业应考虑制剂配方工艺的合理性、包装材料的密封性和防潮措施等。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各企业执行标准中均没有原料药溶解性检验,建议企业关注晶型等可能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法定检验采用C8色谱柱的结果较探索性结果整体偏高,采用氯离子作为主成分峰进行含量控制方法不专属,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操作复杂、结果偏差较大,建议改为更为简便和专属的HPLC法;原料药为非复盐的受试批次制剂的杂质检出种类、已知杂质果糖嗪和脱氧果糖嗪含量、其他已知杂质类别和总杂含量高于其他受试企业样品,推断原因为其易吸湿;泡腾片中果糖嗪含量较高,未知杂质数量多于其他剂型,推测原因为辅料较多;与胶囊剂相比,片剂含有的杂质更多,提示片剂生产过程中制粒、整粒等温度较高的步骤会对产品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可按生产厂家建立近红外光谱一致性模型或相关系数模型,补充本品的快速筛查方法。结论 各企业质量标准尚存在一定差异,个别企业质量标准不完善,有待提高,质量标准中部分重要项目的检测方法有待改进。应建立统一的国家标准,建立专属性强、准确度高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6.
杂质限度范围的确立是药品质量标准建立的关键环节之一,合理的杂质限度对于药品的安全性和可控性至关重要,关系着药品的质量。本文以几种典型杂质为实例,系统阐述和演示了药品中杂质的每日最大暴露量(permitted daily exposure, PDE)的确定方式、在具体药品中的换算方式以及在产品中的限度确定方式,可更好地理解和实施ICH相关规范,为药品研发者对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目的:建立使用新型台式核磁共振仪测定替比夫定含量的方法。方法:使用台式核磁共振仪,以1,4-二硝基苯为内标,氘代二甲亚砜为溶剂进行氢核磁共振定量测定,通过比较替比夫定样品响应信号与内标响应信号面积,计算替比夫定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替比夫定在10~120 mmol·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RSD=1.2%(n=5),重复性RSD=0.35%(n=5)。氢核磁共振定量测定结果为99.0%,与质量平衡法结果(99.6%)基本一致。结论:台式核磁共振仪体积小,容易操作,可以用于测定替比夫定的含量,加强药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生物活性检测方法的量效关系模型确立方式和评估标准。方法:结合对量效关系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对生物活性检测方法中的量效关系模型,从其重要性、常见生物反应的量效关系模型、模型确立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到模型确立需要的基本步骤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和结论:(1)量效关系建模是目前进行方法验证前的重要评价内容,是方法风险评估的出发点。(2)生物反应的量效关系模型较多,不仅包括直线模型,还包括多项式模型、logistic模型、Brain cousins模型、单位点和双位点结合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模型,以及质反应数据的probit模型等。(3)在模型确立前,需要结合专业和统计知识进行跨学科交流,找出反应窗,通过预实验确定合理的浓度数和各浓度下重复数,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并事先确定模型的评估方法和接受标准。(4)模型确立的基本步骤包括评估各响应值的独立性、残差的正态性和同质性,以及最后对同类模型的择优选择方式等。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考察国内达肝素钠注射液的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对现行质量标准的科学性及检验方法进行研究,为安全监管提供参考。方法 对达肝素钠注射液进行国家评价性抽验,生产企业分别为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辉瑞制药有限公司。采用法定标准方法和探索性研究方法对抽验样品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并完善了多个检验方法:宽分布标样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采用全自动血凝仪终点法及动力学法测定抗Xa因子和抗IIa因子效价;阴离子交换色谱法检查有关物质和游离硫酸根;细菌内毒素检查;拉曼光谱快检模型。结果 4个厂家40批样品法定检验及探索性研究检验合格率为100%,产品质量较好。质量标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注册标准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方法不够合理,使用的相对分子质量对照品为已经淘汰的欧洲药典对照品或美国的依诺肝素钠相对分子质量对照品,实验操作复杂,计算误差大;没有对降解杂质游离硫酸盐进行控制。产品质量上的主要问题是:与原研产品相比,国产达肝素钠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及大于8 000的级分控制的比较好,但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 000的级分与原研产品(9.0%~10.0%)相比占比较高,为11.0%~13.0%,该项目限度为“不得过13.0%”;抗Xa因子效价国产达肝素钠控制较好,原研企业在标准中还规定了抗IIa因子效价范围,有部分国产厂家产品抗IIa效价偏高,因此抗Xa因子与抗IIa因子效价比偏低;游离硫酸盐为降解杂质,虽然企业注射液标准中没有规定,但所有厂家产品的检测结果均较低,小于0.02%,符合要求;原研产品没有检出硫酸皮肤素,国内产品均检出,但均小于2.0%,符合要求。结论 国产低分子肝素按生产工艺分类审批后,产品质量大幅提高,但目前的企业注册标准由于审批年代较早,质控项目与方法较为落后,应尽快建立统一的国家标准,进一步提高我国低分子肝素类产品质控水平与质量。  相似文献   
50.
摘要:目的:利用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建立定性和定量通用模型,实现注射用头孢硫脒的快速鉴别与含量、水分检测。方法:采用聚类分析法与模式识别模型对注射用头孢硫脒原料来源进行快速分类鉴别,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注射用头孢硫脒含量和水分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聚类分析法与模式识别模型对原料来源分类识别结果一致,准确性好。注射用头孢硫脒含量模型的最终优化结果如下: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为60.88,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E)为0.004 68,相对分析偏差(RPD)为1.6,偏差为0.000 5;水分模型的最终优化结果如下:R2为65.12,RMSEE为0.169,RPD为1.69,偏差为-0.042 8。含量和水分模型预测相对偏差分别为0.012%和0.301%。结论:所建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可用于注射用头孢硫脒的快速分析,方法简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