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57篇
  免费   1397篇
  国内免费   953篇
耳鼻咽喉   142篇
儿科学   235篇
妇产科学   267篇
基础医学   760篇
口腔科学   267篇
临床医学   2706篇
内科学   1770篇
皮肤病学   160篇
神经病学   437篇
特种医学   561篇
外科学   1656篇
综合类   4208篇
预防医学   1688篇
眼科学   157篇
药学   1470篇
  16篇
中国医学   1321篇
肿瘤学   786篇
  2024年   298篇
  2023年   950篇
  2022年   686篇
  2021年   837篇
  2020年   687篇
  2019年   906篇
  2018年   794篇
  2017年   498篇
  2016年   635篇
  2015年   677篇
  2014年   1107篇
  2013年   1208篇
  2012年   1370篇
  2011年   1427篇
  2010年   1259篇
  2009年   1201篇
  2008年   1071篇
  2007年   839篇
  2006年   870篇
  2005年   679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胃癌组织中KAI1、nm23及P5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癌组织中KAI1、nm23及P53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SP法免疫组化检测22例正常胃黏膜,65例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74N胃癌组织中的KAI1、nm23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KAI1和nm23阳性率呈降低趋势,组间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x2=20.885, P<0.001;x2=29.133,P<0.05):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呈增加趋势,组间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x2=21.954,P<0.001).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显示:在胃癌组中不同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脉管侵犯组内KAI1、nm23及 P53组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x2 =20.885,P<0.001;x2=29.133,P<0.05;x2= 21.954,P<0.001);而在年龄、性别组间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 KAI1与nm23表达呈正相关(r=0.859,P<0.05); KAI1与P53表达呈负相关(r=-0.859,P<0.05), nm23与P53表达呈负相关(r=-0.874,P<0.05) 结论:抑癌基因KAI1与nm23的缺失以及P53 蛋白的过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及浸润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天巉公路交通事故伤流行病学特征,为减少天境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提供对策。方法 收集天境公路2004年发生的交通事故数据,分析交通事故伤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天境公路2004年共发生交通事故140起,导致55人死亡,108人受伤。伤亡人员年龄以36~40岁为多,男性为主。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机动车驾驶员的过失;事故形态以侧面相撞为主,次之是尾随相撞。结论 天境公路一些特殊路段的设计及建设存在一定安全缺陷,建议公路部门对这些路段进行重新设计修建,从根本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另外,应建立健全各级急救医疗体系,确保事故发生后伤员能及时得到救治,以降低伤员病死率和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63.
我院2000-2004年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0年~2004年院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主要使用MicroScan-4微生物鉴定及药敏仪对2000年1月~2004年12月引起院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录入Whonet5.3软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5年间,革兰阴性杆菌所致医院感染中,大肠埃希菌比例最高,在32.8%~38.1%之间,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比例呈上升趋势。细菌的耐药率在逐年上升,其中阴沟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高于其它革兰阴性杆菌(P〈0.05),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分别达到60%~80%、40%~70%。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日益增多。[结论]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成为非常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医务工作者要重视医院感染,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不同b值下瘤区组织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17例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为肝癌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及术后7天行常规平扫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比较不同b值下瘤区组织的平均ADC值的变化。结果在b值为50和100s/mm2时术前术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b值为300、500和700s/mm2时,术前术后的平均ADC值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当b值大于300s/mm2时,随着b值的升高平均ADC值逐渐升高,术后瘤区组织的平均ADC值较术前升高,在b值为1000和1300s/mm2时图像质量太差无法测量。结论对肝癌TACE术后疗效进行评价时,b值最好选择300~700s/mm2之间。DWI通过瘤区DWI图像、eADC图像、ADC图像信号的变化和平均ADC值可以反映TACE术后瘤组织内的微观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平均ADC值可以为其早期疗效的判断提供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检测和对比癌症病人及良性病患血中的癌胚抗原mRNA(CEAmRNA)水平,探讨CEAmRNA在肺癌等恶性肿瘤早期微小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病人静脉血CEAmRNA。结果 36例肿瘤病人CEAmRNA阳性率为38.89%;30例非肿瘤病人均为阴性,两组差别有显的统计学意义(P<0.001)。Ⅲ~Ⅳ期肿瘤患的CEAmRNA阳性率(50.0%)明显高于Ⅰ~Ⅱ期患的(16.67%),尽管二之间的差别无显的统计学意义(P>0.1)。结论 癌症患血中CEAmRNA阳性率显高于非肿瘤患;CEAmRNA检测对肿瘤有较高的特异性;静脉血CEAmRNA-RT-PCR检测对于肺癌等肿瘤的微小转移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6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idocaine combined ketamine to the cells necrosis and apoptosis in the CA1 region of rat hippoeampus following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Methods Sixty adult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6 groups:control group(Ⅰ, n=4),sham operation group (Ⅱ, n=4), model group (Ⅲ, n =4), lidoeaine group (Ⅳ, n =16), ke-tamine group(Ⅴ, n=16), lidocaine and ketamine group (Ⅵ, n=16). The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10 min) was induced by the use of the four-vessel occlusion method. Group Ⅳ,Ⅴ,Ⅵ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ed the lidocaine 10mg/kg, ketamine 10 mg/kg or lidocaine combined ketamine 10 mg/kg. The effect of cells necrosis and apoptosis was detected by using HE staining and TUNEL methods. Results Compared with group Ⅱ the numbers of ischemia neuron of group Ⅳ, Ⅴ, Ⅵ had significant deviation (P<0.05) in 24 h, and group Wl had significant decreased than group Ⅳ, Ⅴ(P<0.05). The isehemia neurons peak presented in 24 h. Compared with group Ⅱ the numbers of apoptosis of group Ⅳ,Ⅴ,Ⅵ had significantly deviation (P<0.05)in 24 h, and group Ⅵ ha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an group Ⅳ,Ⅴ (P<0.05). The apoptosis peak presented in 24 h and 48 h, and decreased during reperfusion time. Conclusion Li-doeaine combined ketamine can reduce the cell necrosis and apoptosis after global erebral isehemia-reperfusion in rats hippocampus.  相似文献   
67.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体外扩增特异性DNA的技术。此技术具有快速、灵敏、简便、特异的特点,可检测出0.1μg基因组DNA中仅含一个拷贝的靶序列,合成的片段长度可达2.3kb。此方法对DNA模板质量的要求比其它基因实验低得多,实验样品可来源于血、尿、痰、汗、泪液及乳汁,精液、脑脊液,亦可来源于干血样,石蜡包埋的组织等。基于PCR技术的巨大优越性,使其在很短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甘肃省妇女不同年代宫颈癌死亡水平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利用1970-1974年、1990-1992年和2004-2005年甘肃省全死因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宫颈癌在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的死亡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甘肃省妇女1970-1974年宫颈癌调整死亡率为13.65/10万,1990-1992年为11.88/10万,2004-2005年为5.70万/10万,2004-2005年调整死亡率比1970-1974年和1990-1992年分别下降了58.24%、52.02%,1990-1992年比1970-1974年下降了12.97%,2004-2005年较1990-1992年下降明显(P<0.001)。三个年代宫颈癌死因构成分别占全癌死因的24.86%、11.67%和5.72%,居妇女癌症位次第2、第3和第5位,呈逐年下降趋势。宫颈癌地区分布明显,高发区主要集中在甘肃陇南、陇东一带。高发年龄主要在60~70岁之间。结论甘肃省宫颈癌死亡率居全国前列,近些年有所下降,但宫颈癌仍是威胁甘肃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6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治疗方法很多。传统的有创方法存在创伤大、破坏脊柱稳定性等缺点。经皮胶原酶注射和髓核切吸术因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这方面的临床报道很多,但国内尚未见两者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权威报道。我院自2001年3月至2007年11月,采用经皮胶原酶注射和髓核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谷氨酸诱导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传代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融合达90%时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24h,收集细胞培养液即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培养新生Wistar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第8d随机分为对照组、谷氨酸损伤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组。采用台盼蓝染色计算神经元存活率,同时用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技术检测各组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谷氨酸(0.8mmol/L)可诱导细胞凋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组较谷氨酸损伤组细胞成活率明显升高(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01);而电镜检测发现对照组无明显的凋亡细胞,谷氦酸组有典型凋亡神经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谷氨酸神经元毒性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