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21.
苏勤军  夏苗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7):1420-1421
嗜酸细胞腺癌又称恶性嗜酸细胞腺瘤及恶性大嗜酸粒细胞瘤,是与嗜酸细胞腺瘤相对应的、罕见的涎腺恶性肿瘤。可以发生于人体许多部位,如乳腺、甲状腺、胰腺、腮腺和皮脂腺[1]等,临床上极少见,发生于涎腺的嗜酸性细胞癌报道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1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因入院前6小时无明显诱因睡眠时出现左侧鼻腔点滴状出血,自行填塞无效,以"鼻衄"于2010年11月5日收入我院。患者平素体质良好,患糖尿病13年,长期胰岛素治疗。右眼外展神经麻痹3月。专科检查:外鼻无  相似文献   
222.
哈英娣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11):2230-2232
目的:了解心包原发性恶性间皮瘤(primary malignant pericardial mesothelioma,PMPM)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例PMPM患者的临床资料。切除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做CKp、CK18、EMA、MC、Vimentin、CEA、Calretinin、TTF1、Tg标记。结果:2例PMPM是以上皮细胞为主型,呈乳头状和腺管样排列。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瘤组织CKp、CK18、Vimentin、Calretinin阳性。MC例1阳性,例2阴性,EMA例1阴性,例2阳性。临床改变似心包炎和心包积液。结论:恶性心包间皮瘤临床改变似心包炎,只有病理检查才能确诊。  相似文献   
223.
背景:目前尚未找到结直肠癌干细胞理想的标志物,结合周期蛋白能更精确的找到GO/G1期癌干细胞。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CD44+肿瘤细胞与S期标志物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 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检测、免疫组织化学和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61例结直肠癌组织、10例正常肠黏膜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CD44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PCNA+细胞数远多于CD44+细胞数,CD44+癌细胞形态有两种,一种核较大,染色质边集,呈空泡状,核膜核仁清晰,这些细胞大多数呈PCNA阳性;另一种核较小,染色质致密,呈小圆形,部分表达PCNA。在大多数病例中,CD44+细胞中90%以上的瘤细胞同时为PCNA阳性,只有(3.38±2.08)%细胞为单纯PCNA阳性。说明结直肠癌组织中大多数CD44+细胞呈现S期标志物PCNA阳性,处于S期;只有极少数CD44+/PCNA-处于G0/G1期的细胞可能为肿瘤干细胞。  相似文献   
224.
目的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对构建的重组人脂联素质粒pET-32a(+)/AP进行诱导表达,并对产物进行纯化、鉴定。方法将pET-32a(+)质粒和重组pET-32a(+)/AP质粒转化到大肠埃希菌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建立表达体系,筛选高表达的克隆子,用不同诱导时间和不同异丙基.p—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浓度确定最佳诱导条件,用Ni抖金属层析柱进行蛋白亲和层析,对纯化蛋白进行浓缩,蛋白质印迹鉴定所诱导的蛋白。结果得到分子量为43kD的新生蛋白,经蛋白质印迹鉴定为重组脂联素融合蛋白。结论将重组pET-32a(+)/AP质粒转化到大肠埃希菌BL21中,建立表达体系,且获得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225.
为了提高一次性切片刀对石蜡包埋组织块切片数量,在保证优片率的情况下,我们工作中利用蜡块分类切片、对蜡块冰水浸泡与冷冻相结合和分段用刀等技巧,显著提高了单刀切片数量。  相似文献   
226.
目的探讨及验证CQ-1肿瘤检测仪对肿瘤诊断价值。方法应用CQ-1肿瘤检测仪与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技术对术中新鲜标本进行同时检测,并与石蜡切片比对。结果41例试验结果与冰冻切片诊断完全符合38例,与常规病理诊断完全符合36例。结论肿瘤检测仪可对病变组织多点检测,简便快速、准确率高,能有效地帮助术者实施手术,确认病变范围。临床上与冷冻切片诊断同步应用,可以互相印证和补充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是手术中快速检诊的又一新方法。  相似文献   
227.
模拟高原缺氧对大鼠膈肌超微结构影响的电镜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高原缺氧环境对膈肌损害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16只 ,随机分为 2组。缺氧组每日在氧浓度 11%± 0 .5 %环境中生活 8h ,共 5周 ,然后与对照组一起活杀后观察膈肌超微结构情况。结果 :缺氧组膈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明显 ,线粒体水肿、空化、髓样体形成 ;肌纤维溶解、走向紊乱 ,肌膜增厚 ,糖原颗粒减少 ,肌膜外可见中性粒细胞附着 ,肌细胞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线粒体空化明显。结论 :缺氧可致膈肌细胞间毛细血管及膈肌细胞损伤 ,炎细胞可能参与缺氧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228.
Caveolin-1基因mRNA和蛋白在胃癌组织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Caveolin-1 mRNA及蛋白在胃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对mRNA及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25例正常胃黏膜、65例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71例胃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蛋白的表达情况;依据GenBank中Caveolin-1基因序列(NC-000007),设计并合成全长21 bp的寡核苷酸探针,运用原位杂交技术对Caveolin-1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Caveolin-1 mRNA和蛋白在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胃癌细胞胞浆中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阳性率分别为:92.0%,83.1%,38.2%和88.0%,83.1%,28.2%.Caveolin-1 mRNA和蛋白表达在不同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组、有无脉管侵犯组内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及性别组内表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veolin-1 mRNA和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967,P<0.05).结论:Caveolin-1 mRNA和蛋白在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胃癌中阳性表达率均逐渐降低,两者在不同病变组织中表达的一致性提示该基因在癌组织中的低表达发生于转录或以上水平的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