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19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全球性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人群中约10%罹患此病。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最为常见的类型,而胃溃疡引起的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出血是由于血管受到溃疡的侵蚀、破裂所致。一般来说胃溃疡本身不会引起患者死亡,但其并发症(主要是出血、穿孔和癌变)致死率较高,有文献统计胃溃疡合并穿孔若未能及时发现并治疗,病死率高达50%。胃溃疡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02.
药物临床反应个体差异与药物基因组学关系密切。研究证明,药物代谢酶、药物受体及其下游蛋白基因的遗传变异是造成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美托洛尔作为治疗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经典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安全范围窄,较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近年研究发现,药物代谢酶CYP2D6、β1肾上腺受体蛋白以及G蛋白基因的遗传多态性是决定美托洛尔疗效个体差异的主要内在因素。本文作者对导致美托洛尔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对美托洛尔疗效的影响进行评述,以期为减少美托洛尔不良反应及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观察菩人丹超微粉(PRD)对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损伤大鼠血清一氧化氯(NO)、内皮素(ET-1)、游离脂肪酸(FFAs)含量的影响,探讨PRD对肥胖型T2DM大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部分机制.方法 采用雄性Wistar大鼠灌胃脂肪乳,辅以尾静脉快速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制备以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动物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PRD低、中、高剂量组,马来酸罗格列酮组以及模型组,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治疗4 w,测定给药前及给药4 w末血清NO、ET-1、FFAs的含量.结果 PRD中、高剂量组均能极显著降低血清ET-1的含量(P<0.01),PRD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极显著提高血清NO含量(P<0.01).PRD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FFAs的含量(P<0.01~0.05).结论 PRD具有调节脂代谢,调整血管舒缩功能,保护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传统民族药物大复方药味多、成分复杂,药效物质基础难以阐释。为了解决民族药物大复方的研究难题,本课题组利用高通量制备技术建立全组分样品库,利用二苯基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原代神经元缺糖缺氧/复供损伤保护等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确定了白脉散抗脑卒中有效成分组(BMECG),进而利用MCAO/R模型对BMECG的活性行了研究,旨在为创新药物开发提供关键资料。最后探讨了快速制备技术和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对于大复方有效成分组研究的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有助于推动民族大复方现代化,有助于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物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5.
传统民族药物大复方药味多、成分复杂,药效物质基础难以阐释。为了解决民族药物大复方的研究难题,本课题组利用高通量制备技术建立全组分样品库,利用二苯基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原代神经元缺糖缺氧/复供损伤保护等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确定了白脉散抗脑卒中有效成分组(BMECG),进而利用MCAO/R模型对BMECG的活性行了研究,旨在为创新药物开发提供关键资料。最后探讨了快速制备技术和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对于大复方有效成分组研究的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有助于推动民族大复方现代化,有助于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物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建立皮肤微透析采样技术联合LC-MS/MS同时测定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分析方法,并研究大鼠经皮给予马钱子囊泡凝胶后的透皮吸收。方法:应用皮肤微透析技术对大鼠给药部位皮下进行采样;微透析样品以他克林为内标,不经预处理直接进样;色谱采用XDB-C18柱,甲醇-乙腈-水(含0.05%甲酸和10 nmol·L-1甲酸铵)梯度洗脱;质谱采用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方式。,用于定量的离子对分别为m/z 335.2→m/z 184.2(士的宁),m/z 395.2→m/z 324.2(马钱子碱),m/z 199.1→m/z 171.1(他克林)。结果:测定微透析样品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2种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95~50 ng.mL-1和0.156~40 ng.m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准确度、稳定性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适用于皮肤微透析样品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基于大中药产业理念的中医药信息化产业发展策略。方法:从中医药信息化产业发展角度,探讨在大中药产业战略下,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就如何推动中医药信息化与发展大中药产业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结果:应从整合中医药信息资源,搭建公共信息平台;加强知识管理,统筹中医药信息资源;强化竞争情报意识,协调大中药产业布局等方面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进而推动大中药产业的发展。结论:加大对中医药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中医药信息产业化是发展大中药产业的首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08.
JAK/STAT通路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其在胚胎发育、成年个体脑肿瘤、脑缺血及损伤后脑内神经干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Notch介导的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所有已知动物细胞中,是调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经典信号通路。两条通路形成一个整体网络调控着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本文综述Notch通路与JAIL/STAT通路在神经干细胞增殖过程中各组分的相互联系,旨在从网络药理学角度为脑缺血后神经保护及调控神经干细胞增殖药物的开发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9.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多病因诱发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Aβ)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β淀粉样蛋白与阿尔兹海默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包括 Aβ蛋白的形成过程、Aβ蛋白级联反应以及针对其的药物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汤的化学成分,并探索该复方及其代表性成分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方法 运用大孔树脂、硅胶、C18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色谱技术对黄连解毒汤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应用UV、MS、NMR等技术对所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并运用体外神经细胞保护的药理模型,对黄连解毒汤和其中京尼平苷、小檗碱、黄芩苷进行了神经保护作用的筛选.结果 从黄连解毒汤中分离鉴定了19个化合物,分别为小檗碱(1),巴马亭(2),黄芩苷(3),黄芩素(4),汉黄芩素(5),千层纸素A(6),京尼平苷(7),鸡屎藤次苷甲酯(8),京尼平-1-O-β-D龙胆双糖苷(9),6'-O-对香豆酰京尼平龙胆双糖苷(10),黄柏内酯(11),蔗糖(12),D-甘露醇(13),粘毛黄芩素Ⅲ(14),栀子苷(15),羟异栀子苷(16),Jasminosides B(17),藏红花酸(18),5-羟基吡啶-2-甲酸甲酯(19);研究了黄连解毒汤和其中主成分京尼平苷、小檗碱、黄芩苷对PC12细胞和原代神经元细胞的损伤保护作用.结论 化合物15 ~ 19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分离得到,5-羟基吡啶-2-甲酸甲酯在组成该复方的四种单味药中均未见报道;神经细胞保护实验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汤和其中京尼平苷、小檗碱、黄芩苷单体均具有神经细胞保护作用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