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7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对氯诺昔康两种晶型的粉末衍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晶胞参数,建立晶体结构并进行晶体形态模拟。结果表明晶型Ⅰ结构为三斜晶系,有两个分子间氢键;晶型Ⅱ为正交晶系,有两个分子内氢键。通过计算附着能量,确定了两种晶型的主要生长面。两种晶型的模拟形态分别为长方体和椭球体,与它们的扫描电镜形态相近。  相似文献   
92.
NADPH氧化酶家族作为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主要来源,在抗菌、抗炎和氧化还原信号传导等多种细胞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相关亚基在心脏中有表达,通过调控NADPH氧化酶源性ROS可能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途径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NADPH氧化酶的结构、激活机制、信号传导等,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尾静脉注射后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给予黄芪甲苷8mg·kg-1,用HPLC-ELSD方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DAS 2.0软件分析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尾静脉注射黄芪甲苷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按二室模型拟合最佳,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1/2α110.5min,T1/2β331.6min,CL 0.3661mL/(min·kg),AUC t11880.31min/(μg·mL),AUCi13707.13min/(μg·mL),Vc0.00032mL·kg-1,V d175.142mL·kg-1。结论大鼠尾静脉注射黄芪甲苷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HPLC-ELSD方法可用于大鼠体内血浆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及其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94.
祝星  富志军  朱鹃  童心 《海峡药学》2012,24(8):46-49
目的 探讨温脐巴布剂中挥发油提取及包合的最佳工艺,为温脐巴布剂提供适宜的原料.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温脐巴布剂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采用研磨法,用HP-β-CD对挥发油进行包合,优选包合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将药材粉碎成60目细粉,加12倍量水,浸泡3h,水蒸气蒸馏提取4.5h.最佳包合工艺为V油∶mHP-β-CD=1mL∶3 g,加1倍量水,V油∶V丙二醇=1mL∶2mL,研磨60min.结论 提取和包合工艺简单易行,合理可靠,所得的水溶性包合物增加了挥发油在巴布剂亲水性基质中的容合性.  相似文献   
95.
红花黄色素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红花黄色素在制备过程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浓缩、干燥过程中红花黄色素的稳定性。结果沸水浴加热时。避光条件下和不避光条件下HSYA损失率无显著性差异,其损失率与加热时间成正比,加热4h损失率大于17%。40℃、60℃、80℃避光减压浓缩,HSYA损失率分别为0.54%、2.71%、40.28%。40℃、60℃、80℃真空干燥。HSYA损失率分别为4.23%、26.83%、87.34%;冷冻干燥HSYA损失率为2.85%。结论HSYA对光稳定性良好,对热不稳定。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新疆产准噶尔大戟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95%乙醇提取后用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梯度萃取,经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纯化等方法进行分离。结果 对分离得到的8个化合物用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柯伊利素(Ⅰ)、邻苯二甲酸(2,5-二甲基己基)二酯(Ⅱ)、秦皮素(Ⅲ)、4-O-β-D-吡喃葡萄糖-3,5-二甲氧基-2E-苯丙烯醇(Ⅳ)、秦皮苷(Ⅴ)、3-甲基鞣花酸-3′-O-β-D-木糖苷(Ⅵ)、3,3′-二甲基鞣花酸硫酸酯(Ⅶ)和(+)异落叶松脂素-9-O-β-D-木糖苷(Ⅷ)。结论 化合物Ⅶ为一新天然产物,其余7个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7.
《中成药》2016,(7)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莲心总碱自微乳处方。方法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自微乳化区域。以乳化时间、粒径、载药量和多分散指数为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结果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效果优于多元线性模型。最佳处方为每100 g自微乳含24.57 g油酸乙酯、22.16 g聚氧乙烯蓖麻油、22.16 g吐温-80、23.70 g PEG-400、7.41 g莲心总碱。结论该方法预测性良好,可用于优化莲心总碱自微乳处方。  相似文献   
98.
《中成药》2014,(10)
目的研究挥发油经包合后对温脐巴布剂膏体状态、体外释放及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考察挥发油分别经β-环糊精(β-CD)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前后巴布剂膏体的初黏力、持黏力、综合感官、样品中挥发油保留率以及温脐巴布剂中丁香酚体外释放及经皮渗透。结果挥发油经HP-β-CD包合后,有较好的黏性和外观,挥发油保留率最高;相对于不包合挥发油,12 h的累积释放(渗透)量和释放(渗透)速率均略微下降但累积渗透百分率有提高。结论挥发油经包合可提高温脐巴布剂膏中挥发油的稳定性,降低对皮肤的刺激性,并促进其透皮渗透。  相似文献   
99.
熊果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综述了熊果酸最新的研究进展,引用了33篇国内外论文和专利。熊果酸植物资源分布广泛,具有显著抗肿瘤等生物活性。近年来,在基础研究、工业化提取分离方法、现代制剂形式和临床应用方面熊果酸研究都有了十分重要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0.
分光光度法测定富锗人参细胞中锗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在含Ge-132或GeO2MS培养基上生长的富锗人参细胞中锗的含量,结果表明锗的含量远高于栽培人参。所建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8~0.80μg/ml,锗的平均回收率为99.34%,RSD=1.20%(n=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