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78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79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81.
目的评估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人群和临床就诊患者中检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国山西省长治市3个三甲医院参加宫颈癌筛查的21~70岁妇女及门诊病人共557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BC与HPV E6/E7 mRNA检测技术对宫颈细胞学标本进行检测,以病理学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两种方法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结果 HPV E6/E7 mRNA阳性率随着细胞学和病理病变级别的升高而升高。在CIN2+/CIN3+中,HPV E6/E7 mRNA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高于LBC检测;HPV E6/E7mRNA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LBC检测。结论 HPV E6/E7 mRNA检测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能力相比于LBC检测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究孕早期妇女不良饮食因素与抑郁的关系。  方法  对7 976名参与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项目并在2017年7月25日-2018年7月24日纳入的孕早期妇女进行研究;采用χ2检验描述两组的基线分布差异;在孕早期分别采用定性食物频率测量法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测量妇女的饮食摄入频率和抑郁状况;采用Log-binomial回归分析饮食与抑郁的关联性,计算现患比(prevalence ratio,PR)及其95%可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 CI)。  结果  Log-binomial回归结果显示,孕早期饮食规律(PR=0.45,95% CI:0.38~0.54,P < 0.001)、经常吃早餐(PR=0.80,95% CI:0.72~0.90,P < 0.001)的孕妇有较低的抑郁发生风险;而妊娠早期经常食用油炸食品(PR=1.25,95% CI:1.03~1.53,P=0.027)、西式快餐(PR=1.36,95% CI:1.06~1.74,P=0.015)、膨化食品(PR=1.37,95% CI:1.11~1.70,P=0.003),经常饮用含糖饮料(PR=1.37,95% CI:1.17~1.61,P < 0.001)和葡萄酒(PR=1.60,95% CI:1.26~2.01,P < 0.001)、饮用白酒(PR=1.26,95% CI:1.00~1.59,P=0.047)的孕妇则有较高的抑郁发生风险。  结论  孕早期不良饮食因素与抑郁存在关联性,孕妇应主动了解健康饮食方式,减少不健康饮食的摄入频率,以减少妊娠期间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夜间睡眠时间长短可能与一系列健康效应相关,为探究夜间睡眠时间与乳腺癌发病关联性,本研究以唐山开滦集团前瞻性动态队列中的女性人群为基础进行了相关分析.方法 采用2006-2011年开滦集团体检人群中女性人群资料,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睡眠习惯、身高、体质量等基线信息及乳腺癌发病结局信息.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夜间睡眠时间与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结果 共纳入24 692名女性体检者,总随访108 029.22人年,平均随访时间为4.38年,新发乳腺癌病例107例.以夜间睡眠7h为参比组,单因素分析提示夜间睡眠偏短(≤6h,HR=0.99,95%CI=0.52~1.87)或偏长(≥8h,HR=0.84,95%CI=0.49~1.45)与乳腺癌发病风险无统计学关联.调整年龄、受教育程度、饮酒等混杂因素后,分析仍显示夜间睡眠时间偏短(HR=0.82,95%CI=0.43~1.56)或偏长(HR=0.94,95%CI=0.54~1.64)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无统计学关联.按年龄、打鼾情况和BMI分层分析及敏感性分析后,结果仍未发现存在显著性关联.结论 本研究结果尚不支持夜间睡眠时间偏短或偏长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84.
背景 当前脑卒中已经是我国的首要致死病因,而抑郁是否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尚存争议,研究抑郁是否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很有必要性。目的 研究我国中老年人基线抑郁症状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3-12月,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3、2015年3年随访数据,从中选取12 645例≥45岁的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生活习惯、健康状况、抑郁和随访期间脑卒中患病情况。根据有无抑郁状态分为无抑郁组和抑郁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011年基线抑郁状态与随访期间脑卒中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 基线时共有4 675例(36.97%)有抑郁症状,随访期内共有174例(1.38%)有脑卒中发作,其中无抑郁组97例(1.22%),抑郁组有77例(1.65%)。控制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后,抑郁是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OR(95%CI)=1.489(1.084,2.046),P=0.014〕;进一步调整吸烟、饮酒、体质指数(BMI)、高血压、血脂异常后,抑郁是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OR(95%CI)=1.444(1.009,2.065),P=0.044〕。调整所有潜在混杂因素后,与无/低抑郁风险相比,中、重度抑郁风险不增加脑卒中发病风险〔OR(95%CI)=1.374(0.938,2.011),OR(95%CI)=1.834(0.994,3.833),P>0.05〕。结论 我国中老年人抑郁症状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关注中老年人的抑郁症状,鼓励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抑郁症状筛查,可能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前瞻性地探究北京地区孕妇总体力活动和不同类型体力活动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关系。方法 以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项目中的909名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孕期身体活动问卷(pregnancy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PPAQ)调查孕早期家务照顾、职业活动、运动锻炼和交通活动,并随访收集研究对象GDM诊断情况。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共206名孕妇(22.7%)诊断为GDM,调整年龄、孕前BMI、糖尿病家族史和其他类别体力活动等因素后,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相比于孕早期家务照顾较低水平的孕妇,中等水平的孕妇GDM发生风险较低(OR=0.654, 95% CI:0.436~0.980);相比于不参加运动锻炼的孕妇,运动锻炼达标的孕妇GDM发生风险较低(OR=0.518, 95% CI:0.287~0.934);总体力活动、职业活动和交通活动与GDM的发生无关。结论 孕早期运动锻炼和家务照顾是GDM的影响因素,鼓励孕妇提高孕早期运动锻炼水平、从事适度家务照顾可能有助于预防GDM。  相似文献   
86.
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对四川省医务人员HPV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对HPV疫苗接种态度的影响,为HPV疫苗在四川省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8 - 2019年在四川省参加全国宫颈癌预防医师培训项目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前后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培训前后对HPV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对HPV疫苗态度的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是否愿意主动推荐HPV疫苗人群中,HPV相关知识平均得分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培训前、后有效问卷分别为485、459份。培训后,医务人员对HPV及其疫苗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不同程度提高。认为HPV疫苗安全(χ2 = 27.881,P<0.001)、有效(χ2 = 24.943,P<0.001)以及愿意主动推荐HPV疫苗(χ2 = 24.010,P<0.001)的医务人员占比与培训前相比均有提升。培训前(t = 5.328,P<0.001)及培训后(t = 3.090,P<0.05)愿意主动推荐疫苗组的HPV相关知识平均分均高于不愿意主动推荐疫苗组。医务人员不愿意主动推荐HPV疫苗的原因主要为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够(31.5%)、价格过高(22.6%)以及对疫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存疑(22.6%)。结论 应在医务人员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其HPV相关知识水平及HPV疫苗推广态度,从而提高人们对HPV疫苗的接受度,为宫颈癌的一级预防提供人群基础。  相似文献   
87.
徐刚    熊英  龚甜  江宇 《现代预防医学》2022,(1):134-137
目的 掌握南昌市人冠状病毒NL63感染特征和基因型,为人冠状病毒NL63感染疾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采集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进行人冠状病毒NL63核酸检测。阳性标本Ct值小于30进行S1 结构域基因巢式PCR扩增,产物纯化后使用测序仪进行序列测定。使用Excel 2016、SPSS 13.0、CLC 21、DNAStar 7.1和MEGA 7.0分析数据。结果 共采集3744份标本,检出NL63阳性19份,阳性率0.51%;NL63阳性率男性病例高于与女性病例,阳性率在9月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4年NL63阳性率最高,2015、2017和2018年未检出。2010—2018年南昌市NL63阳性标本序列基因分型结果为, A型4份, B型4份。结论 南昌市人冠状病毒NL63感染男性高于女性,3岁以下儿童是人冠状病毒NL63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关注。NL63阳性率在9月最高,各年间阳性率有大差异。本研究发现本市NL63流行株基因型为A型和B型。  相似文献   
88.
传染病暴发早期预警模型和预警系统概述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回顾了传染病暴发或流行早期预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的预警模型,介绍了基于不同数据源的传染病预警系统及其应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研究和应用的互联网搜索、社交媒体、人员流动等大数据及其分析方法,探讨其在传染病预警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建立基于多源大数据的传染病智慧化预警机制和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孕妇孕晚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孕妇孕晚期焦虑、抑郁和孤独等心理健康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项目中的575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在孕早期收集孕妇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和妊娠信息,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孤独感自评量表随访调查其孕晚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孕晚期抑郁的发生率为16.52%,焦虑的发生率为11.13%,孤独的发生率为26.2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孕妇相比,大专或本科(OR=0.418,95%CI:0.184~0.950)及硕士及以上(OR=0.116,95%CI:0.027~0.503)文化程度的孕妇,其出现孤独的可能性较低;家庭年收入(万元)较高的孕妇出现抑郁(≥20 vs. <10:OR=0.527,95%CI:0.279~0.998)、焦虑(10~20 vs. <10:OR=0.363,95%CI:0.180~0.731;≥20 vs.<10:OR=0.271,95%CI:0.132~0.554)及孤独(≥20 vs. <10:OR=0.477,95%CI:0.276~0.826)的可能性均较低。结论 孕妇的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对于孕晚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医护人员应加强开展针对性的孕期心理指导,以改善孕妇孕期的心理健康情况。  相似文献   
90.
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流行让全世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也让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呼吸道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历程, 探讨了传染病监测预警的未来发展趋势, 对新出现的传染病监测方法、预警模式进行综述, 寻求未来构建传染病多渠道监测和多维度预警系统的方法, 为提升我国新发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水平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