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7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目的研究抗肿瘤中药通光藤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以现有上市制剂消癌平注射液为阳性对照,采用稻瘟霉法和MTT法双重体外筛选模型跟踪筛选其抗肿瘤活性部位,用小鼠Hep 1—6肝癌模型验证活性部位的体内抑瘤药效,进一步采用ELISA法验证通光藤总苷提取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和小鼠脾细胞生成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结果双重体外活性筛选结果发现,抗肿瘤中药通光藤的直接细胞毒活性不明显;体内抑瘤药效试验提示,通光藤提取物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但具有一定的毒性;通光藤的化学部位及其上市对照制剂消癌平注射液对小鼠释放TNF-α和生成IL-2有一定影响,但不同化学部位表现出来的作用不同,部分呈现双相调节作用,而上市对照制剂消癌平注射液对IL-2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而对TNF—α的影响不显著。结论抗肿瘤中药通光藤具有确切抗肿瘤作用,作用机理主要不是通过其直接细胞毒活性,而是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免疫功能起关键作用,通光藤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抗肿瘤中药。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观察前路颈椎桥形锁定融合器(ROI-C)置入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颈椎间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9月~2013年9月采用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椎管减压、ROI-C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颈椎间盘疾病55例(71个节段),其中脊髓型颈椎病3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4例;单节段45例,双节段10例。评估术前及术后第3、6、12个月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放射学检查。记录假体沉降、融合器位置、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情况和椎间稳定性以及并发症等。[结果]55例患者中,48例(64个节段)获得最少12个月随访(平均18.1个月)。术前平均椎间隙高度为5.24 mm,术后3 d为7.86 mm,术后12个月为7.64 mm。术后3、6、12个月VAS评分、JOA评分、融合节段Cobb角及椎间隙高度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VAS评估标准,术后12个月时优32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92%(44/48);按JOA评分标准,术后12个月时优30例,良14例,可4例,优良率92%(44/48)。随访过程中4例发生融合器沉降,1例发生融合器嵌片退出。术后12个月根据颈椎过屈过伸位X线片判断椎间稳定率100%,融合率100%。术后均未发现吞咽困难、伤口血肿、呼吸困难、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ROI-C椎间融合器具有良好的力学稳定性,可有效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隙高度。  相似文献   
64.
目的:介绍自制股骨头骨髓置管器的构造及评价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自制股骨头骨髓置管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8例和Legg-Perthes病3例。按Ficat分期,Ⅰ期4例,Ⅱ期26例,Ⅲ期7例,IV期1例;Legg-Perthes病3例,按Herring标准分型均为C型。临床诊断根据症状、体征、X线片及CT或MRI,最后由病理检查确诊。治疗1周,以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骨髓对比、骨髓压力的变化及X线随访作为疗效观察指标,评价其疗效。结果:33例(Ⅰ-Ⅱ期及3例Legg-Perthes病)疼痛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8例缓解;治疗前的骨髓压都大于50 cm H2O,经治疗后骨髓压都降到10 cm H2O以下;股骨头骨髓对比显示33例(Ⅰ-Ⅱ期及3例Legg-Perthes病)股骨头病灶区域对比剂弥散良好,8例弥散稍好,所有患者静脉回流都有改善;31例治疗后随访3年,其中23例(20例为Ⅰ-Ⅱ期和3例为Legg-Perthes病)X线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Ⅲ-Ⅳ期的8例未见明显修复征象,与术前比较情况相仿。结论:自制股骨头骨髓置管器是治疗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Legg-Perthes病的有效方法,对Ⅲ、Ⅳ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缓解症状及延缓病程上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5.
相爱华  刘士海  囤荣耀 《放射学实践》2005,20(12):1070-1071
目的:探讨鼻区骨折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鼻区骨折病例及其常规X线检查、CT横断面和冠状面扫描的显示情况,30例行鼻骨长轴位扫描。结果:X线显示骨折51例,CT横断面和冠状面显示105例;有5例平片显示骨折线,常规CT无明显骨折线,行鼻骨长轴位得以显示。结论:CT扫描对鼻区骨折显示优于X线,CT沿鼻骨长轴位扫描是对常规CT横断面和冠状面扫描方法的又一补充。  相似文献   
66.
2002年6月~2009年6月,我们对57例老年压疮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7.
肺毛霉菌病临床较为少见,是一种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条件致病菌感染,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明确诊断需要病理学检查证实.作者于2011 年8 月遇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肺毛霉菌病一例,并文献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8.
部分脾栓塞术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部分脾栓塞术治疗9例晚期肝硬化伴脾亢、2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术后血小板、白细胞明显增加,肝静脉楔压明显下降,脾静脉和门静脉直径缩小,而免疫功能无明显变化,亦无严重并发症.现就部分脾栓塞术的临床价值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9.
动脉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炬明 《浙江医学》1991,13(3):28-30
1986年12月~1990年2月间,我们对21例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采用选择性腹腔或肝动脉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对其近期疗效与临床分期、分型、肿瘤大小、灌注方法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本组21例均为男性,年龄19~  相似文献   
70.
患者男性,25岁,干部。因发热6天,晕倒1次,由当地卫生队拟诊急性黄疸型肝炎而于1991年12月27日转入本院,当时无头痛、鼻塞、咳嗽,肝功能示TB68.4μmol/L,ALT87IU。体检:T、P、R、BP均正常,精神软,神志清,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剑下压之不适感,肝脏肋下2.0cm,质软明显触痛,脾脏肋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明显,腹水征(一),两下肢无凹陷性浮肿。临床诊断: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入院次日下午患者出现神志模糊,定时、定向和计算力均障碍,各种检查均不能配合,即考虑“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予综合性抢救治疗。晚间患者精神症状加重,出现狂躁、吼叫、自拔输液管、踢翻输液架、挣脱手足束缚绷带,给予东莨菪碱、安定等镇静药物均不能使其安静。入院第3天(发病第8天)晨患者神志时清时糊,有时能正确对答,有时答非所问,基本能配合检查,皮肤巩膜黄染无明显加深,肝浊音界无缩小,肝仍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