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1篇
  免费   834篇
  国内免费   166篇
耳鼻咽喉   4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116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854篇
内科学   692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86篇
特种医学   138篇
外科学   522篇
综合类   1442篇
预防医学   244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539篇
  1篇
中国医学   4140篇
肿瘤学   82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366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345篇
  2020年   382篇
  2019年   495篇
  2018年   426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383篇
  2015年   372篇
  2014年   590篇
  2013年   515篇
  2012年   613篇
  2011年   580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大黄灵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用张氏大黄灵脾汤治疗Takako-郑氏提供的大鼠肾功能不全模型,可使血肌酐,尿素氮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高血磷,低血钙得以明显纠正(P〈0.001),肾脏外表由灰白色变主灰红色,生命得以延长,提示该方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53.
内皮素性大鼠门静脉高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内皮素-1(ET-1)引起门静脉压力升高的动物模型。方法: 正常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ET-1低剂量组(0.3 μg/kg),ET-1中剂量组(1.0 μg/kg)和ET-1高剂量组(3.0 μg/kg)。生理盐水组大鼠经股静脉注入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大鼠按相应剂量经股静脉注入ET-1溶液,观察门静脉压力和颈动脉压力的变化情况,并筛选出能使门静脉压力升高最适宜的剂量;另取1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ETAR阻断剂(BQ-123)组和ETBR阻断剂(BQ-788)组,实验开始前30 min经各组大鼠股静脉分别注入生理盐水、ETR阻断剂BQ-123(给药剂量为12.5 μg/kg)和BQ-788(给药剂量为15 μg/kg),然后以选定的适宜剂量匀速注入ET-1溶液,观察各组大鼠门静脉压力变化。结果: 不同剂量的ET-1均能使门静脉压力升高,尤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而提前注入ETR阻断剂之后,再注入ET-1溶液门静脉压力虽然升高,但升高的幅度较小。结论: 成功创建了内皮素性大鼠门静脉高压模型,此模型可用于研究ET-1在PHT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药物对PHT时血中ET-1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鹿角方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肥厚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鹿角方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左室肥厚( LVH)程度的影响.方法将 20例 CHF患者随机分为鹿角方组和地高辛组,观察 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 [室间隔厚度( IVST)、左室后壁厚度( PWT)、左室重量指数( LVMI)、左室肥厚程度 ]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水平等的改变.结果鹿角方组和地高辛组治疗后 NYHA心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 P<0.05),鹿角方组治疗后 IVST、 PWT、 LVMI明显下降(分别为 P<0.001),而地高辛组未见明显下降( P>0.05);鹿角方组治疗后左室肥厚程度明显改善( P<0.05),而地高辛组未见明显变化( P>0.05);鹿角方组血浆 AngⅡ水平显著下降( P<0.001),而地高辛组升高无显著意义( P>0.05).结论鹿角方具有逆转或减轻 CHF患者 LVH程度的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循环或局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5.
乙肝病毒(HBV)的清除和预后转归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宿主的免疫应答。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复合体是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的重要基因群,为此,我们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了上海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LA Ⅰ类中的A位点与HLA Ⅱ类中的DRB1位点的基因分布,以探索乙型肝炎慢性化与HLA-A和HLA-DRB1的可能关联。  相似文献   
56.
我国是足部疗法起源最早的国家,汉代《华伦秘笼·足心道》中记载:“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足部末梢神经和血管极其丰富,穴位颇多,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的起止都在脚上,奇经八脉的阴晓脉、阳晓脉、阴维脉、阳维脉,也都起于足部。这些经脉加强了足部与全身组织、器官的联系,通过刺激脚上穴位、经络可起到调节脏腑气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58.
周桢  王倩  方荣 《中国中医急症》2023,(9):1560-1563
脓毒症相关肝损伤(SALD)是脓毒症常见的高病死率并发症,中医对此研究较少。笔者基于叶天士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提出SALD属于“血分证,热入血分”辨证范畴,以血热耗血为病机特征,以瘀血为关键病理因素,以此指导中医治疗SALD应在泄热凉血之余,配合破瘀养血,以期恢复肝之生理功能,及时“截断”血分证进一步发展。文章将结合文献查阅及前期临证研究探讨SALD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并论证以“凉血破瘀养血法”治疗SALD的中医思路,细化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的中医内涵,提供中医药治疗SALD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9.
脾虚X线征象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虚乃中医之病证 ,利用现代医学手段揭示其本质是中医研究的一个热点。虽然 X线照射可制作脾虚证的动物模型 ;也有学者将接触射线的医务人员作为脾虚人群。但 X线应用于医学 ,最主要还是它的诊断功能。放射诊断可作中医望诊的延伸和补充 ,能为许多病证提供影像学的客观依据。我们收集了二十余年来国内的文献资料 ,对其中明言脾虚的 X线征象加以归纳、分析。1 脾虚与胸部 X线表现沈家根等 [1] 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 X线胸片进行了中西医结合分型 ,发现慢支胸片的变化规律与中医肺虚—脾虚—肾虚的病机转归基本一致。而脾虚湿痰型 X线表…  相似文献   
60.
补肾复方含药血清对骨吸收陷窝影响的时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补肾复方用于破骨细胞药效观察的含药血清制备条件之一(时效关系)。方法取体重270±20g的SD大鼠,雌雄各半,每组10只,同等条件下制备补肾复方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分别观察不同采血时间、不同喂药时间的含药血清对骨吸收陷窝数量的影响。结果末次灌胃后1h采血组的骨吸收陷窝数明显少于其它各组(P<0.05);灌胃1d和3d、7d组比较其含药血清的药效无差异,而与对照血清差异显著。结论补肾复方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补肾复方用于破骨细胞药效观察的大鼠含药血清制备条件之一为连续2次(间隔2h)灌胃、末次灌胃后1h采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