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DNA倍体定量法联合宫颈脱落细胞p16INK4a对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AS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参加宫颈癌液基薄层细胞学筛查的608例妇女资料,比较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与ASC患者的DNA倍体定量分析结果、宫颈脱落细胞p16INK4a检测结果。结果 ASC患者异倍体细胞数目≥3个的检出率为21.05%,NILM异倍体细胞数目≥3个的检出率为0,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C患者p16INK4a阳性率为30.08%,NILM的p16INK4a阳性率为7.02%,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倍体定量联合p16INK4a检测对ASC的诊断灵敏度为95.11%,特异度为70.18%,准确率为81.09%。结论 DNA倍体定量法联合宫颈脱落细胞p16INK4a检测对早期诊断ASC具有良好价值,可及早筛查有癌前病变的病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坤复康片联合司帕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3月在南阳市卧龙区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9例)和治疗组(9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司帕沙星片,0.1 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坤复康片,3~4片/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7.53%,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明显升高(P<0.05),而TNF-α和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IL-2、TNF-α和CRP水平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宫颈举痛改善时间和小腹坠痛改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坤复康片联合司帕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可快速缓解患者宫颈举痛改善时间和小腹坠痛等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较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3组,米非司酮组(45例),GnRH-a(达菲林)组(47例),对照组(43例)。所有患者随访24个月,观察疗效。结果3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米非司酮组和GnRH-a组总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和GnRHa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守性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或GnRH-a药物治疗,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国际绝经协会(IMS)对于绝经后激素治疗(HT)的最新建议(新指南)[1],指出绝经后激素治疗(HT)早期应用,低剂量、不同给药途经与激素种类、剂型的重要性.对于临床中的混淆问题,如心血管疾病的预防,HT与乳腺癌的危险性提出了新观点,强调地域、人种、个体的差异.在没有明确适应征下不推荐使用HT.而妇女健康启动(WHI)研究结果显示HT对心血管风险与乳腺癌有不利影响,否定了HT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甚至二级预防,同时增加乳腺癌风险.因而,HT的治疗情况存在一定争议.  相似文献   
5.
随道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逐步代替了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并在护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总要的作用.本文笔者旨在探讨整体护理在孕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高虹 《中外医疗》2011,30(21):64-64
目的探讨宫外孕不同治疗方式血HCG变化。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269例分为药物保守治疗组69例、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组109例、腹腔镜根治性手术治疗组91例,观察治疗前治疗1d、治疗3d、治疗10d进行血HCG检测及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3种治疗方法组治疗3d、治疗10d进行血清β-HCG水平检测比较P〈0.05有显着差异性。术后出现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P〈0.05有显着差异性。结论宫外孕不同治疗方式血清β-HCG水平是不相同的,各治疗方式后进行血清β-HCG水平检测是对持续性异位妊娠观察的主要指标,对宫外孕治疗前后均有显着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组人干扰素 α2B 凝胶辅助治疗宫颈环形电切术术后创面修复及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以我院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11 月收治的 118 例行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 59 例.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联合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辅助保妇康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6 d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采用型微循环观察仪宫颈微循环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阴道灌洗液相关免疫炎症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Toll样受体2(Toll like receptor 2,TLR2)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ecretory immunoglobulin,sIgA)水平,且进行比较;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阴道排液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血性白带消失时间均明显降低,其中联合组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毛细血管管径、微血管管径、局部血流灌注均明显升高,其中联合组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阴道灌洗液INF-γ水平均明显升高,TNF-α、TLR2、sIgA水平均明显降低,其中联合组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其中联合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辅助治疗宫颈糜烂术后患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阴道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且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紫杉醇、顺铂方案(TP方案)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晚期卵巢癌病人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72例晚期卵巢癌病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紫杉醇、顺铂方案静脉化疗,观察组在静脉化疗的基础上,在末次化疗后第8天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卵巢组织中骨形成蛋白15 (BMP15)、雌激素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30 (GPR30)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41例PCOS患者卵巢组织(PCOS组)、因良性肿瘤实施卵巢肿瘤切除术获取的正常卵巢组织40例(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组卵巢组织中的BMP15、GPR30表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COS组患者的BMI、血清E2、LH、T、HOMA-IR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PCOS组的血清FSH低于对照组(P0.05);PCOS组的原始卵泡中卵母细胞的GPR30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MP15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PCOS组的初级卵泡中卵母细胞的GPR30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MP15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OS患者卵巢组织中BMP15表达下调、GPR30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卵泡发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上皮性卵巢癌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复发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分析,旨在为降低上皮性卵巢癌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复发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在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的186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根据患者复发情况将患者分成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观察两组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化疗方式、新辅助化疗、临床分期、组织分级、残余病灶、腹水、术前HE4、术后2月CA125、淋巴结切除之间的差异,同时分析影响上皮性卵巢癌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随访5年,复发患者有78例,复发率为41.94%,未复发患者108例;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在年龄、组织学类型、化疗方式、新辅助化疗等因素中比较无差异(P>0.05),在临床分期、组织分级、残余病灶、腹水、术前HE4、术后2月CA125、淋巴结切除中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Logistic回顾分析证明,临床分期、残余病灶、腹水、术前HE4、淋巴结切除是临床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9.786(3.484~27.493)、OR=8.199(4.431 ~15.172)、OR=9.143(3.975~21.031)、OR=9.337(4.593~18.983)、OR=11.917(6.440~22.053)]。结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经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后,复发率为41.94%左右,而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分期、残余病灶、腹水、术前HE4、淋巴结切除等,临床上可针对这些因素进行干预降低临床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