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唑来膦酸姑息放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淮北矿工总医院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骨疼控制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37);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83.33% vs 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2,P=0.04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唑来膦酸姑息放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患者,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唑来膦酸姑息放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淮北矿工总医院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骨疼控制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37);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83.33%vs 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2,P=0.04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唑来膦酸姑息放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患者,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我国食管癌的主要病理类型,患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影响ESCC患者对治疗的应答以及预后的相关因素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与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在ESCC同步放化疗前的表达及其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1-30-2016-10-19淮北矿工总医院收治的96例ESCC患者和100名门诊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为ESCC组和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入组对象的血清TK1、SCCA的表达,比较2组血清TK1和SCCA表达差异,分析血清TK1和SCCA的表达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价血清TK1、SCCA对诊断ESCC价值,分析其与同步放化疗后24个月预后的关系。结果 ESCC组血清TK1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65,P<0.05。血清TK1表达量与年龄(t=1.783)、性别(t=0.467)、肿瘤位置(t=1.263)无统计学意义的关联,P>0.05。血清TK1水平病变长度≥5cm高于病变长度<5cm患者,t=3.481,P<0.05;Ⅲ期+Ⅳ期高于Ⅰ+Ⅱ患者,F=6.509,P<0.05;存在淋巴结转移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t=3.613,P<0.05。ESCC组血清SCCA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52,P<0.05。血清SCCA表达量与年龄(t=1.473)、性别(t=1.338)、肿瘤位置(t=1.280)无统计学意义的关联,P>0.05。血清SCCA水平病变长度≥5cm高于病变长度<5cm患者,t=3.229,P<0.05;Ⅲ期+Ⅳ期高于Ⅰ+Ⅱ期患者,F=8.513,P<0.05;存在淋巴结转移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t=3.029,P<0.05。血清TK1诊断的临界值为1.97,其对应的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85.4%,ROC曲线下面积为0.808,95%CI为0.750~0.89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TK1≥1.97pmol/L为9.3个月,<1.97pmol/L为13.6个月,P=0.004;SCCA诊断的临界值为3.54,其对应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66.7%,ROC曲线下面积为0.798,95%CI为0.728~0.869。SCCA≥3.54ng/mL PFS为9.1个月,SCCA<3.54ng/mL为13.6个月,P=0.001。血清TK1、SCCA与患者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HR=5.836,95%CI为1.585~21.486)、血清TK1(HR=1.024,95%CI为1.000~1.049)及SCCA(HR=1.879,95%CI为1.183~2.985)水平为影响ESCC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HR=1.060,95%CI为1.021~1.100)为影响ESCC患者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K1与SCCA在ESCC中的表达受分期、肿瘤病变长度和淋巴结转移影响,二者联合检测对于ESCC具有一定诊断价值,血清TK1与SCCA高表达可以作为评估ESCC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制执笔式静脉穿刺拔针按压器(按压器)在肿瘤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5例需静脉输液治疗的肿瘤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34例,B组31例,C组30例。A组采用传统按压方法,拔针后用棉签按压针眼止血;B组采用保留刺点上方的输液贴,拔针后使用按压器按压针眼止血的方法;C组采用拔针后保留穿刺处输液贴用手指按压针眼止血。结果3组病人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A组与B组、C组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按压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病人瘀斑、皮下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B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 < 0.05)。结论按压器应用于肿瘤病人静脉输液拔针时按压舒适、疼痛感小,止血效果好,按压时间优于传统手指按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