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拔针后应用压力递减按压止血法的效果。方法将426例住院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2例,对照组2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按压止血方法,观察组采用压力递减按压止血方法。结果两组淤血发生率、淤血面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压力递减按压止血方法可有效降低淤血发生率及淤血面积,提高了再次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拔针后两种按压方法止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荣  王红  张笑婷  肖玲  刘丽秀 《吉林医学》2010,31(29):5173-5173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合适有效的按压方法。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153例患者,486次静脉输液拔针后,同一患者分别采用拇指按压法和上举按压方法,按压力度中等,按压时间为4min,观察皮肤出血和皮下淤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种按压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举按压法优于拇指按压法,并能显著减少穿刺点的出血或皮下淤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局部按压的最佳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输液老年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连贯式按压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式按压法(交换式),观察2组患者皮下瘀血和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皮下瘀血和出血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应用连贯式按压优于传统按压方法,可减少出血和皮下瘀血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米舒 《中外医疗》2010,29(25):152-152
通过对拔针后引起皮下出血、皮下瘀血相关因素的分析,探讨静脉输液后科学的拔针按压方法。指出: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病人相关知识缺乏;按压部位及按压面积太小;按压方式不当,边压边揉;按压时间和力度不够;肢体过早下垂及负重为引起皮下出血、皮下瘀血的重要因素。针对以上因素提出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做好健康教育,采用非交换式纵向按压法既减轻了病人拔针时的疼痛感,又有效防止了皮下出血的发生,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输液贴指压法应用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输液贴指压法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的效果。方法:将静脉输液病人394例次,随机分为实验A组(输液贴三指横压法)、实验B组(输液贴拇指直压法),观察输液贴不同指压法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的比较;再将静脉输液病人241例次,随机分为输液贴组(实验组)、传统棉签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的比较,制定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使用输液贴指压法按压止血效果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使用输液贴不同指压法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而输液贴指压法与传统棉签按压法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输液贴指压法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针眼固定、不移位、止血效果好,病人满意度高,止血按压效果明显优于棉签按压法。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随着医疗水平和静脉输液要求的不断提高,不仅要求“一针见血率”,也要求输液完毕时“无痛性”拔针和拔针后“无瘀血”。多次输液的病人因静脉输液拔针后穿刺点周围皮下瘀血、青紫、肿胀,影响了血管的清晰度,给继续输液造成困难,也给病人带来痛苦。我们随机选择静脉输液病人274例,对静脉输液拔针后穿刺点采用不同按压方法的结果进行了观察与分析,旨在探求能够减少静脉穿刺点局部不良反应的正确按压方法。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选择我院 2002 年 8 月~2002 年10月…  相似文献   

8.
马冬芹 《中国医药导报》2014,(17):167-168,F0003
静脉输液是目前在医院内最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操作过程中的最后一步拔针按压的方法技巧对患者的血管、皮肤的保护至关重要,同时通过对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增强护患之间的信任度,提高医疗质量。本文对静脉输液后的拔针方法、按压方法、按压时间和按压力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静脉输液拔针后的按压方法。方法300例需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50例:大面积按压法,示指、中指和无名指3指并排横向,将针眼上、下1-3cm全部压住,按压的力量,以指尖按压变苍白又没有变苍白的力量正好,按压时间为3-5min。对照组150例:小面积按压,只按压针眼,用拇指指腹横向按压,力量为指尖按压变苍白,时间同实验组。结果实验组出血、皮下淤血、血管闭塞(完全、不完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此方法确实有效,使患者的血管得到保护,给再次静脉穿刺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需要按压的时间。方法:选择我科648例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输液后分别按压3min,5min、10min,观察有无皮下淤血,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三组的淤血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A组差异有显著性,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静脉拔针后按压5min已能有效防止皮下淤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朱琰 《赣南医学院学报》2021,41(12):1242-1243
目的:探讨自制手套式沙袋在小儿股静脉穿刺后局部压迫止血中的效果.方法:将93例经股静脉穿刺后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7例,对照组46例.实验组在股静脉穿刺后采用输液贴贴于患处,然后用自制沙袋压迫局部止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用棉签按压局部止血,24 h后比较两组患儿局部血肿、渗血、出血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  相似文献   

12.
13.
刘平 《吉林医学》2013,(28):5884-588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穿刺时不同的退针方法,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7月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的患儿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边进针边退内芯,双手同时操作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静脉分布情况,采用右手边进针边退内芯的单手操作方法。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单手进针法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可以提高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保证输液质量,患儿家属乐意接受,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罗三妹  霍咏红 《吉林医学》2012,33(25):5533-5534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门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56例门诊静脉输液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方式进行输液,然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256例患者留置时间3~7 d,平均5 d。穿刺成功率98.05%(251/256),并发症发生率5.86%(15/256),患者需求达到92.19%(236/256),仅有少部分人认为不需要或者无所谓,满意度97.26%(249/256)。结论:静脉留置针也适合门诊输液患者,减少了门诊输液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有利于保护血管;方便临床用药,接受门诊静脉输液患者欢迎;静脉留置针还可以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但应加强置针期间的护理以及了解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将循证护理应用于临床,寻求科学依据,探讨周围静脉输液患者无痛穿刺的科学方法,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方法随机选取蚌医一附院骨科2013年1—3月收治的70例周围静脉输液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观察组按照循证护理的模式,引入最佳研究证据,在周围静脉输液无痛穿刺的实施过程中将最佳证据作为指导依据,改进了穿刺手势、穿刺方法、进针角度等,并在穿刺过程中实施心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穿刺时的疼痛情况,对2组患者的疼痛体验进行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疼痛程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指导使静脉输液无痛穿刺更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理想的实践活动,指导护理人员应用最佳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提高了照护水平,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右江医学》2019,(7):499-502
目的探讨麻醉剂助推器辅助下快速达到静脉留置针无痛穿刺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306例,按抽签法分为三组,A组102例,B组100例,C组104例。A组: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前,使用麻醉剂助推器在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后穿刺;B组: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前20 min湿敷利多卡因后进行穿刺;C组:常规方法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穿刺前、穿刺后三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评分变化情况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术中输液外渗发生率。结果穿刺前三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18 G留置针为患者行静脉穿刺后,三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评分均较穿刺前增高(P<0.05),三组间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其中,A组患者穿刺后心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较穿刺前变化幅度最小,C组变化幅度最大。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C组(P<0.05或0.01),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三组输液外渗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组术中输液外渗发生率低于C组(P<0.05或0.0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剂助推器辅助可有效减轻静脉留置针穿刺时的疼痛,达到无痛穿刺的满意效果,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7.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8,(2):197-199
目的:研究单手送管法在提高婴幼儿静脉留置针一针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方法:将我科8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婴幼儿按照输液号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双手送管法,观察组采用单手送管法。比较两组患儿在留置针静脉穿刺中的一针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一针穿刺成功率(85.00%)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单手送管法提高了婴幼儿的静脉留置针一针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股静脉穿刺联合静脉推注输血在消化道大出血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间住院治疗的160例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其中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股静脉穿刺,另外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并与静脉推注输血相联合,对比两种方法在消化道大出血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液路构建时间(5.2±2.1)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2.7)min,一次穿刺成功率96.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1)。两组患者均能够进行中心静脉压的检测。结论股静脉穿刺联合静脉推注输血方法在抢救和治疗消化道大出血病人方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有效提高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儿童生活计划干预在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2月25日—2021年6月12日年龄3~10岁需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新入院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干预组61例,对照组59例。对照组留置针穿刺前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儿童生活计划干预。采用疼痛行为评估量表(FLACC)和面部表情疼痛量表(Wong-Baker)对患儿留置针穿刺时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比较2组患儿的疼痛评分、留置针穿刺依从性和一次穿刺成功率。  结果  在静脉条件良好的患儿中, 干预组FLACC量表得分[2(1, 3)分]和面部表情疼痛得分[2(2, 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2, 8)分和6(4, 8)分, Z=-4.335、-5.802, 均P < 0.001]。在穿刺护士年资为N3(6~10年)、N4(>10年)的患儿中, 干预组FLACC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2(1, 3)分vs. 4(2, 8)分, Z=-3.022, P=0.003; 2(1, 3)分vs. 5(2, 7)分, Z=-2.975, P=0.003), 面部表情疼痛得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2(2, 4)分vs. 6(3.5, 10)分,Z=-4.760, P < 0.001; 2(2, 2)分vs. 6(4, 10)分,Z=-4.431,P < 0.001]。干预组患儿留置针穿刺依从性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儿童生活计划干预可减轻儿童对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疼痛反应,提高留置针穿刺的依从性和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