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1篇
肿瘤学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云  王凡 《安徽医学》2019,40(6):603-605
目的研究滑轨CT不同配准方式对肺癌大分割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就诊的肺癌患者24例,每周行滑轨CT扫描所得图像与原计划图像行灰度、骨性、手动3种模式在线配准,得出X、Y、Z轴3个方向平移误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灰度配准、骨性配准和手动配准方式测量的X、Y、Z轴摆位误差分别为(0. 21±0. 16)、(0. 29±0. 15)、(0. 37±0. 22) cm,(0. 27±0. 16)、(0. 35±0. 25)、(0. 29±0. 19) cm,(0. 18±0. 12)、(0. 28±0. 16)、(0. 23±0. 14) cm,结果显示Y轴平移误差最大,其次为X轴,Z轴最小,且3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灰度模式在X、Y、Z轴上平移误差较骨性模式均缩小,灰度模式在X、Z轴上平移误差较手动模式有所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肺癌患者行图像引导大分割调强放疗时,应用滑轨CT中的灰度模式可缩小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水平在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所有入组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照射期间同时配合 TP 方案化疗2个周期。采用酶增强发光技术分别检测65例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的 TK1水平,并检测该65例患者的同步放化疗前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和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21-1)(以下简称肿瘤三项)作为对照组。结果血清 TK1在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的阳性率(75.38%)显著高于肿瘤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1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治疗前血清 TK1水平与 T 分期、N 分期及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P <0.05);同步放化疗治疗后的血清 TK1水平[(3.39±4.18) pmol·L -1]低于治疗前水平[(5.35±5.60)pmol·L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 TK1对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诊断、评价同步放化疗临床疗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收集6例肺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每完成10次分次治疗后,重新扫描、设计计划,并将新计划应用于下一阶段治疗。经过3个阶段放疗后,肿瘤体积缩减(65.59±17.09)%。3种计划中肿瘤靶区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适应放疗计划(ART)与调强放疗(IMRT)相比,全肺V20、V30、肺平均剂量( MLD )分别减少2.01%、2.66%、241.78 cGy( P =0.005、0.039、0.026);ART2同 ART1相比,全肺V20、V30、MLD 分别减少3.21%、2.97%、288.64 cGy ( P =0.005、0.013、0.046)。患侧肺V20、V30、MLD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侧肺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脏的V50和Dmean、食管的 V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RT1与IMRT、ART2与 ART1相比,食管的 Dmean平均分别减少261.98 cGy ( P =0.002)、300.43 cGy ( P =0.008)。脊髓的D2%和Dmean也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收集6例符合治疗指征的宫颈癌患者,采用西门子的Artiste 自适应放疗系统行适形调强放疗,分别于治疗前、8次治疗后、16次治疗后进行图像采集并重新勾画靶区,制定新的计划,分别比较3组计划间靶区与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与位置变化。结果显示在放疗过程中,治疗靶区体积逐渐缩小,3组计划的靶区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膀胱、直肠位置变化较大,其中以头脚方向最为明显;膀胱、直肠的 V40、V45、V50在3组计划中依次减少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果表明宫颈癌体外离线式自适应放疗可根据图像反馈信息调整计划,对治疗靶区影响较小,但对膀胱、直肠等重要正常器官组织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病理中癌结节的检出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更加详细、合理的分期方法。 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行结直肠癌切除术的361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生存差异,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结果术后病理中癌结节检出与否和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的浸润深度(T)、pTNM分期、CEA、CA19-9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癌结节阴性患者生存时间长于癌结节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5,P<0.05);将N0、N1c、N1和N2的患者进行生存比较,发现N1c和N1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0,P>0.05);随着癌结节数目的增加,患者的生存预后越差;当把癌结节当成转移淋巴结时,得到新的分期与第八版TNM分期的生存比较存在差异:当对癌结节数目、转移淋巴结数目和总检出淋巴结数目进行研究时发现,随着阳性结节比值(癌结节数+转移淋巴结数)/(癌结节数+病理检出淋巴结总数)的增加,患者的预后也随之变差(59.4 vs. 58.2 vs. 36.0 vs. 28.7,χ2=15.389;P=0.002)。 结论癌结节的状态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将癌结节及转移淋巴结均定义为阳性结节后,阳性结节比值越高的患者预后越差;阳性结节比值可作为评估结直肠癌患者TNM分期中的重要补充,为指导日后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7.
8.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和单纯放射治疗后,食管壁纤维化导致管腔狭窄,是较常见的并发症[1],本院放疗科2001年1月~2006年9月共收治食管异物病例52例,经糜蛋白酶联合甘露醇治疗,疗效和毒副作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57岁.既往有2型糖病2年.于2008-09-23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咽喉部疼痛,声音嘶哑,当时未予重视.因症状持续,并出现反复咳嗽,咯白痰,2008 10-14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慢性咽炎",给予抗炎治疗,症状无改善.2008-11-05在我院行喉镜示会厌水肿,口服大蒜素仍无效.后于南京鼓楼医院就诊,给予抗痨等治疗,症状无改善.2008-12-2009-04多次不同医院就诊,多次行喉镜示喉腔溃疡,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慢性炎伴淋巴组织增生(图1A和图1B).  相似文献   
10.
王凡  黄强  周丽英 《安徽医学》2005,26(3):175-177
目的观察SEC活化的淋巴细胞对胶质瘤的杀伤作用。方法分离并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SEC,将淋巴细胞与胶质瘤细胞(SHG-44、MGR2、MGR3、SF767、SF295、SKMG-1、T98G及UW28)混合培养,按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对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经SEC活化的淋巴细胞对8株胶质瘤均产生强大的杀伤,其中以10μ/ml剂量组作用最明显。SEC作用的第一天,淋巴细胞就被激活并对胶质瘤细胞产生杀伤,第三天杀伤率达到峰值。结论SEC活化的淋巴细胞对胶质瘤细胞有明显的抗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