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30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8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价值及优势。方法:本组增强扫描对比剂为Omnipaque,浓度为350mgI/ml,剂量为100ml。注射速率为4ml/s,扫描延迟时间为25~30s。将扫描原始数据重建成0.625mm的横断面图像,然后传送至AW4.2高级图像处理工作站,分别进行VR、MPR、MIP重建。结果:①11例患者的血管成像扫描时间为7~10s;②De BackeyⅠ型主动脉夹层3例,De BackeyⅢ型8例;③11例患者在VR、MPR重建图像上均清晰显示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双侧髂总动脉、双侧髂内外动脉以及腹腔动脉干、肠系膜上动脉、双侧肾动脉主要分支的血管,图像清晰,血管对比明显,血管边缘无阶梯状改变;④11例患者均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开口、范围及内膜瓣的情况;⑤3例肠系膜上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2例患者肠系膜上动脉有夹层表现;5例患者一侧肾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1例伴明显肾血供障碍;⑥11例患者均可以清晰显示真、假腔,4例患者假腔内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⑦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内支架置入术后,支架膨胀良好,其位置大小形态良好,原内膜破口被封闭,无渗漏现象,假腔内完全血栓形成。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在无创或微创的情况下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夹层及主要分支血管的改变,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项目记忆和源记忆的神经基础及其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健康男女各8名,实验材料为504个高频双汉字词,项目记忆和源记忆实验任务,Block设计,GE1.5T采集功能磁共振成像(mRI)数据,用SPM99分析,得到男女脑功能激活图(P〈0.002,体素块〉20)。结果在P〈0.002,体素块〉20时,女性项目记忆激活双前额叶背外侧BA6(激活数目左右侧分别为62和11个),源记忆较多激活左前额叶背外侧BA6/46(激活数目为59个);男性项目记忆激活右前额叶背外侧BA6/46(激活数目为64个),源记忆激活双前额叶背外侧BA6(左右侧分别为9和40个)。结论项目记忆更多激活右侧前额叶背外侧,而源记忆更多激活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女性较多地引起左前额叶背外侧激活;而男性较多地引起右前额叶背外侧激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对母亲苯丙酮尿症(MPKU)后代脑MRI表现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报告2例生化及临床检查证实为MPKU双胞胎的.MRI改变,并复习文献。结果 文中2例表现与文献报道不一致.与苯丙酮尿症患儿的表现相似。常规T2WI及FLAIR均显示室周白质、侧脑室三角区、半卵圆中心条片状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除更清楚地显示上述改变外,尚显示双侧内囊后肢及胼胝体压部信号增高。结论 常规T2WI及FIJAIR上可显示MPKU后代脑白质异常,DWI可提供更多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颅内多发性胶质瘤的CT与MRI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颅内多发性胶质瘤(MCG)CT与MBI特征,探讨其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CG15例,其中CT检查4例,MRI检查7例,CT+MRI检查4例。对其临床及CT、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共检出病灶34个,病灶主要分布于额叶、颞叶、顶叶。CT平扫病灶大多呈低密度或等密度,MR T1WI大多表现为低或等信号(96.1%),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100%);瘤周多为轻度或中度水肿及占位效应;增强扫描病灶大多表现为明显不均匀或花环样强化。结论 MCG具有一定的CT与MRI特征,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但其在影像学诊断上仍需与转移瘤、多发性硬化、多发性淋巴瘤鉴别。  相似文献   
5.
肝动脉解剖变异在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放射学肝动脉解剖变异及其在中晚期肝癌介入导管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中晚期肝癌肝动脉造影表现及其介入治疗资料。结果 125例中107例(85.6%)有典型肝动脉分布。肝动脉变异18例(14.4%),其中肝右动脉变异10例(8%),而又以肝右动脉始于肠系膜上动脉者最多,占6.4%。副肝左动脉变异1例(0.8%)。肝左动脉和肝右动脉同时变异2例(1.6%)。肝总动脉变异3例(2.4%)。胃十二指肠动脉起自肝右动脉和腹腔动脉各1例(1.6%)。对123例成功进行了肝动脉化疗栓塞,2例肝右动脉变异因角度关系超选插管未成功。结论 认识肝动脉解剖变异有助于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和中晚期肝癌的介入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6.
陶伟  韩卉  邓雪飞  陈方宏  庞刚  刘斌  赵红 《解剖学杂志》2007,30(3):347-350,F0003
目的:通过对上矢状窦(SSS)旁大脑桥静脉的显微解剖、影像学观察及其对照研究,为各种纵裂间手术入路中桥静脉的保护提供基础。方法:分别对30例(60侧)上矢状窦和颈内静脉内灌注蓝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40侧DSA静脉相和16侧CTV进行显微解剖和影像学观察。结果:上矢状窦前部和后部分别有一缺乏桥静脉注入段,显微解剖、DSA和CTV观察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数量分别为11.2支、8.9支和7.0支,DSA和CTV观察发现桥静脉注入上矢状窦处常显示不清。结论:熟悉和比较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解剖学和影像学特征有利于各种纵裂间手术入路和手术过程中桥静脉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在鉴别结肠型克罗恩病(CCD)与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就诊的有完整CT小肠成像(CTE)且经病理证实炎症性肠病(IBD)患者44例(CCD 25例,UC 19例)。利用ITK-Snap软件在静脉期病灶最明显肠段进行勾画,共计勾画106个病变肠段(CCD 58个、UC 48个)。利用AK软件提取勾画区影像组学特征,以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训练集用Correlation_xx和MultiVariate_Logistic算法进行数据降维,筛选组间差异明显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6种机器学习模型,用测试集的特征对其进行验证。结果 175种组学特征中有4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种模型中有4种模型曲线下面积均>0.90。训练集中邻近算法(KNN)模型鉴别CCD与U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58 (95%CI:0.917~0.992),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87.7%、100%和72.7%;在测试集的AUC为0.904(95%C...  相似文献   
8.
立体定向放射性脑水肿危险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诱导放射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X刀治疗且有完整影像学随访资料的病人67例,分成两组:水肿组(22例)、对照组(4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χ^2或Wilcoxon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年龄、性别、肿瘤体积、最大剂量、边缘剂量、肿瘤位置、靶点数目、10Gy剂量覆盖的体积及随访时间对治疗后脑水肿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体  相似文献   
9.
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恶性食管气管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恶性食管气管瘘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在X线引导下14例食管气管瘘用国产覆膜支架治疗,门诊行食管造影或电话随访。结果 除1例瘘口封堵不全外,其余13例瘘口完全封堵,未发生因操作引起的并发症。8例进普食,6例进半流食,12例肺部感染得到控制。并发症:严重胸痛3例,支架移位致瘘再开放1例,颈动脉及左侧喉返神经受压致头晕及咽麻痹各1例。8例病人死亡,术后生存时间1.4~12个月,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