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5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慧茹  刘会兰 《安徽医学》2023,44(8):883-886
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是多次输注血小板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不仅会导致危及生命的出血风险、住院时间延长和生存期降低等,还会因反复输血增加输血安全问题。本文就PTR发生的原因以及对策进行了回顾总结,重点探讨免疫因素导致的PTR和相应的血小板输注策略,以期对解决PTR困境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小板抗体筛查及交叉匹配血小板对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接受过allo-HSCT后发生免疫性PTR患者16例,共输注单采血小板253次。根据血小板输注前交叉配型试验结果进行分组,结果阴性为配合性输注组(37次),阳性为非配合性输注组(216次);其中13例HLA-I类抗体阳性患者,根据输注前血小板交叉配型结果,分为HLA-I类抗体阳性配合性输注组(28次),HLA-I类抗体阳性非配合性输注组(158次)。以血小板输注后24小时血小板校正后增高指数(CCI)为衡量指标,分析不同输注策略对allo-HSCT后PTR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结果 16例PTR患者,其中HLA-I类抗体阳性13例,HPA抗体阳性3例。配合性输注组血小板输注24 h-CCI和有效率分别为7.188(1.035,11.9)和62.16%,高于非配合性输注组0(0,3.546)和2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LA-I类抗体阳性的PTR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血液病患者HLAⅠ类抗体微珠反应的平均荧光强度(MFI)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68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小板输注前HLAⅠ类抗体MFI情况。依据血小板输注后24 h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判定血小板输注疗效,并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根据AUC计算约登指数和其最大值,采用ROC曲线分析HLAⅠ类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预测作用。结果 68例患者HLA抗体检测后输注血小板128次,其中有效输注98次,输注有效率76.56%,血小板无效输注30次,PTR发生率23.44%。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效组和无效组在性别构成、HLAⅠ类抗体阳性占比、HLAⅡ类抗体阳性占比输注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HLAⅠ类抗体阳性为PTR危险因素(OR=9.64,95%CI:2.73~34.08,P<0.001);Pear...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资料患者,35岁,女性,因“乏力,全血细胞减少”入院,追溯病史,2012年6月于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非特指型。口服环孢菌素和雄激素治疗,病情曾相对稳定,不依赖输血,血型B型Rh(D)阳性,孕2产2。2017年患者第二次怀孕后病情进展,需要依赖血小板和红细胞输注支持。2020年12月,病情进一步恶化,输血频繁。抗HLA-I类和Ⅱ类抗体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fluorescenceintensity,MFI)分别为8474.2和256.9(LABScreen混合试剂盒,One Lambda,加利福尼亚州卡诺加公园,美国),无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s, HPA)抗体。  相似文献   
5.
周明  王慧茹  陈洋  王敏  潘健 《安徽医药》2020,24(2):252-256
目的探讨产妇 Rh血型系统抗体的检出特点,分析其与新生儿溶血病之间的关系并制定临床输血应对策略。方法选取 2016年 10月至 2018年 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孕产妇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阳性的血标本,根据抗体的 Ig类型应用抗球蛋白法或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鉴定受检血清(血浆)与谱细胞及自身红细胞的反应结果;检测 Rh血型抗体的效价、免疫球蛋白类型及 37 ℃反应性以明确其临床意义;孕产妇受检红细胞 D、C、E、c、e抗原采用单克隆抗 ?D、抗?C、抗?E、抗?c、抗?e试剂鉴定其 Rh血清学分型;新生儿标本进行溶血病三项试验,鉴定新生儿放散液的抗体与其母亲血清(血浆)中是否有相同,分析妊娠史、输血史与抗体产生的相关性。结果从 4 680例住院孕产妇备血标本中共检出 Rh血型抗体 56例,检出率为 1.20%,其中有妊娠史者 48例,输血史者 6例; Rh血型抗体的特异性为:抗?E 33例( 58.92%)、抗?D 10例(17.86%)、抗?c 7例( 12.50%)、抗?cE 5例( 8.93%)、抗?C 1例( 1.79%);血型抗体的免疫球蛋白类型主要为 IgG或 IgG+IgM类,间接抗球蛋白试验 37℃下均可与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凝集反应,抗体效价介于 1~512;10例新生儿溶血病血清中抗体与其母亲相同。结论女性因妊娠或输血等免疫刺激是 Rh血型抗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来自母体的 Rh血型抗体可导致 Rh?HDN,应增加孕产夫妇 RhCE抗原常规检测并同型输血,可有效降低意外抗体的产生概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